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2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246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碘乙酰胺氮氧自由基标记钙调蛋白研究了它与三氟拉嗪(TFP)、酸枣仁皂甙A(Ju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每分子CaM分别至少可以结合两分子的TFP及JuA,它们的作用影响了CaM上的Met残基(主要是71,72和76)的环境,使反应自由基运动自由度的旋转相关时间τR值下降。据τR变化的趋势,推测TFP和JuA都是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到CaM上的疏水沟区,但两者的结合位点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主要观察硫酸铝钾——饮用水净化剂引致小鼠肝酶组化,超微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动物30只,分为正常组、硫酸铝钾大、小剂量组。实验结果:硫酸铝钾10mg/kg/日(大剂量组)与5mg/kg/日(小剂量组)动物用药10天、80天均可使肝SDH酶活性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和溶解。在光学显微镜下用药80天后大部分肝细胞肿胀,胞浆疏松淡染、肝小叶内可见呈小灶状分布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门管区偶见少许炎性细胞,但肝小叶和门管区未见结缔组织增生。为此,硫酸铝钾作为净水剂,不宜用量过大。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索HBV感染所致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形成条件及表型分析。方法 以18只CBA/CaJ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实验组(n=14),实验组按照每只2μg的剂量、通过高压水动力方法进行尾静脉注射cccDNA,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转染68周后采样。通过qPCR方法检测肝中HBV DNA及HBV cccDNA,ELISA方法检测血清HBsAg、HBeAg,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HBsAg、HBcAg,用一代测序法检测HBeAg+/HBsAg-及HBeAg-/HBsAg+组织DNA基因测序,生化分析ALT和AST,HE染色、天狼星染色及Masson染色分析肝组织病理。结果 实验组中,100%的小鼠HBV-DNA拷贝数高于1000 copies/mL;小鼠肝组织cccDNA拷贝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42.9%的小鼠血清HBsAg和HBeAg呈阳性;60%的小鼠肝HBsAg呈阳性和26.7%的小鼠肝HBcAg呈阳性;HBeAg-/HBsAg+...  相似文献   
124.
125.
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应用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内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菌群的影响。用大黄水煎液灌胃予小鼠,造成实验性脾虚模型,引起小鼠肠道内菌群紊乱,其中双歧杆菌,乳杆菌量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当服用扶正固本丸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均上升至正常水平。本研究表明,扶正固本丸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26.
本文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Bif.a)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青春型双歧杆菌在瘤细胞移植前或移植后应用均显示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将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入肤腔可激活肤腔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而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细胞未显示有杀伤瘤细胞作用。认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抑瘤作用可能是该菌刺激了宿主的免疫活性细胞杀伤了瘤细胞,而非直接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7.
从1985年开始,陆续从国外实验动物著名机构引进常用近交系小鼠共23个品系(亚系和亚群)。在多年来保种繁殖过程中,根据修饰平行线系统选择留种动物,同时对动物进行全兄妹近亲交配繁殖,保持完整的谱系记录,控制饲养环境条件,成功地保持了绝大多数品系。同时对多数品系的繁殖性能和体重增长进行了观察,为这些品系的实验应用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28.
人和哺乳类精子的获能与顶体反应及其相关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9.
地球生物学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局面。得益于现代技术方法的大发展, 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从宏体动植物向微体古生物再向地质微生物和地质病毒的发展, 研究主题从气候环境对生物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到生物演化如何影响气候环境乃至深地过程, 进而回答生命是如何塑造地球的宜居性这个地球科学的根本性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的拓展也提升了地球生物学服务人类社会的能力, 资源能源安全的保障、气候—环境—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协调应对等都需要地球生物学的支撑。同时, 地球生物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它首先需要技术方法的进一步革新来带动认识的创新, 其次需要回答生物演化的驱动力问题, 更需要破解生物演化如何影响深地过程, 包括板块运动、火山活动等地质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正确地评估生物是否改变了宜居地球的演化方向, 以及如何应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难题。  相似文献   
130.
协调生态网络格局与城镇网络格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2000、2010、2020年成渝城市群3期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连通性、最小累计阻力(MCR)模型等方法构建研究区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经济社会源地与交通廊道形成的区域生态网络格局与城镇发展网络格局,分析节点、廊道、源地、网络等“点、线、面、网”4类空间要素特征与演变趋势,探讨区域双网络格局空间关系与干扰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受到不同程度城镇化影响,两者总面积分别减少2660.26 km2、1169.9 km2,经济社会源地与交通廊道总面积则分别增长4324.19 km2、2392.14 km2;(2)以重庆中部、四川西南部为核心的高密度区生态关键点在2000—2020年间重心呈现先由东至西南迁移,后又向东及东北回移的趋势,数量减少了311,同时2020年生态干扰点数量达到2000年的3倍;(3)2000—2020年交通廊道对生态源地的干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