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炭疽病菌侵染对荔枝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测定了荔枝果实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后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的变化和果皮氧化、过氧化作用以及与酚类代谢有关的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炭疽病菌的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显著增高,果皮活性氧(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增高。说明炭疽病菌的侵染可导致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的增高,加速荔枝果皮氧化和过氧化进程,并诱导荔枝果皮PPO、POD、PAL活性增高,是加速采收后荔枝果实衰老、褐变、腐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73.
冯红  张义正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5):341-345
将从杉木和大叶黄杨上分离获得的8个胶孢炭疽菌(Colletoctrichum gloeosporioides)分离物培养在含氯酸钾的平板上,得到快速生长抗氯酸钾的不利用硝酸盐的突变体(Nit)。所有的突变体经鉴定分属于3种表现型,即硝酸还原酶结构位点(nit1),硝酸盐同化途径的专化调节位点(nit3),和钼辅因位点(nitM)。分离物发生突变的频率随氯酸钾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并且不同的氮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突变表型种类。除CC3外,所有的分离物都是自身亲和的,即不同表型的突变体能遗传互补,其  相似文献   
74.
在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发根液体培养中,黄花蒿内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 B501)细胞壁寡糖提取物可促进发根青蒿素的合成.经寡糖诱导子(20 mg/L)处理4 d后,发根青蒿素含量达1.15 mg/g, 比对照高出64.29%.诱导作用与诱导子浓度、作用时间相关.诱导处理1 d后,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黄花蒿发根细胞中Ca2+积累量显著增高,电镜观察发现液泡内出现高电子致密物,具活性氧清除作用的过氧化物酶表现出高活性(6.5 unit*min-1*g-1 FW).诱导处理第三天,细胞核DNA呈梯度条带降解,部分细胞出现程序化死亡.内生菌细胞壁寡糖提取物引起的生理反应有利于细胞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75.
【背景】胶孢炭疽菌是引起橡胶炭疽病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可导致橡胶树产胶量下降。【目的】从山东青岛一农田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胶孢炭疽菌生防放线菌SD-29,并对其进行鉴定及抗菌活性评价。【方法】采用对峙生长法及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菌株SD-29的拮抗活性进行鉴定;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菌株SD-29发酵液粗提物并进行活性评价;根据菌株SD-29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结果】菌株SD-29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皿内抑制活性达到82.6%。发酵液粗提物对菌丝生长的EC50为13.6μg/mL,100μg/mL的粗提物对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到63.16%,其对感炭疽病橡胶叶片的防治效果达到48.96%。根据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菌株SD-29为Streptomyces yatensis。【结论】菌株SD-29对胶孢炭疽菌有较强的防治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Chilli anthracnose is a major problem in India and worldwid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52 fungal isolates associated with chilli anthracnose in southern India. All the 52 isolates were sequenced for partial ITS/5.8S rRNA and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 genes and showed affinities with Colletotrichum siamense and C. fructicola within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pecies complex. Further, a reduced subset of 17 selected isolates was made and in a maximum parsimony analysis of a multigene data-set including partial ITS/5.8S rRNA, actin (act), calmodulin (cal), chitin synthase (chs1), gapdh and β-tubulin (tub2) gene sequence data, these fungal isolates clustered with the type strain of C. fructicola, except for strain MTCC 3439 that showed phylogenetic affinities with C. siamense. The pathogenicity tests involving two representative isolates: UASB-Cg-14 and MTCC 3439, confirmed the involvement of C. fructicola and C. siamen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symptoms on fresh chilli fruit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association of C. fructicola and C. siamense in causing chilli anthracnose in India.  相似文献   
77.
78.
对日本菟丝子有较强致病力的刺盘孢菌,其在PDA培养基上的特点是,菌落桔红色,产孢量大,气生菌丝稀疏,不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刚毛。 不太可能筛选出一个对所有寄主上的日本菟丝子都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但完全有可能筛选出对其中少数几个主要寄主上的菟丝子均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 高温高湿和伤口对菌株的侵染有利;菌株的孢子悬浮液中加入2%蔗糖或少量菟丝子压榨液可促使孢子提早萌发并提高其萌发率。 菟丝子的茎蔓尤其幼嫩部分比花穗更易感病。 固体扩大培养基的成分中,用80%麦麸加20%玉米粉配制较好,菌株的产孢量大。  相似文献   
79.
胶孢炭疽菌的菟丝子专化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对寄生菟丝子的两个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rda)分离系(鲁保一号New-76)的鉴定结果。两分离系按其培养特性、分生孢子和附着孢的形态、大小及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盘的特点,应属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但在对寄主的选择性方面不同于该种的其他分离系,特别是对菟丝子(Cussuta chinensis)具有寄生专化性,故确定为胶孢炭疽菌菟丝子专化型[C.gloeosporioides(Penz.)Sacc.f.sp.cuseutae]。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