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篇
  5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全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全麻手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患者均常规给予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试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分别于术前(T0)、手术开始2 h(T2)、术后24 h(T24)检测血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定;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于术后1d和2d进行认知状态评定,并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T2和T24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低于T0,T2时试验组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2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和2d时试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2d时MMSE评分高于术后1d,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除POCD以外的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有效减轻腰椎全麻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MMSE总分为(26.78±0.85)分,高于对照组的(22.25±0.63)分(P0.05);实验组认知功能障碍率为37.50%,低于对照组的55.00%(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6.7±3.9)天,低于对照组的(9.6±4.5)天(P0.05),两组院内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高原缺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Model组)、Sal[按体重1g/(kg·d)]治疗组(sal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捡测缺氧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同时检测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lk(GSH)、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1)模型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l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相对于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撤离平台后,模型组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Sal治疗后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较模型组显著延长(P〈0.05)。(2)模型组SOD、GSH—PX、GSH显著下降,MDA明显增高,Sal干预组SOD、GSH.PX、GSH显著增高,而MDA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Sal可改善高原缺氧大鼠认知功能,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减轻海马区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海马区的损伤,从而实现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找出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子。方法:参照运动障碍协会工作组推荐的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 C A)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Ⅰ~Ⅲ)对81例PD患者进行评估。结果:81例PD患者中47例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占58%,23例无认知功能障碍,占28%;14%PD-MCI病人病程小于5年。PD-MCI组与帕金森病不伴有认知功能障碍(PD-NCI)组在文化程度、HY分期、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空间/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认知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Ⅲ、姿势不稳步态障碍(PI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 CA评分与年龄(r=-0.31,P0.05)、HY分期(r=-0.44,P0.05)、UPDRS-Ⅲ分数(r=-0.32,P0.05)、UPDRS-Ⅱ(r=-0.35,P0.05)、UPDRS-Ⅰ(r=-0.40,P0.05)、迟缓(r=-0.38,P0.05)、PIGD呈负相关(r=-0.31,P0.05),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30,P0.05)。纳入Mo CA评分为因变量,年龄、教育程度、HY分期、UPDRS-Ⅲ分数、UPDRS-Ⅱ分数、UPDRS-Ⅰ分数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βcoefficients-0.06,P0.05)和HY分期(βcoefficients-0.80,P0.05)为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子;为观察UPDRSⅢ中亚项评分对认知功能的独立影响,单独纳入迟缓和PIGD评分为自变量,结果迟缓为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因子(βcoefficients-0.12,P0.05)。结论:MCI是PD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以视空间/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语言功能障碍为主。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年龄、教育程度、疾病严重程度、运动障碍密切相关,特别是迟缓与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年龄、HY分期、迟缓为PD-MCI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5.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特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检者脑CT灌注成像检查数据,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特征,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CT灌注成像对抑郁症的诊断效能。随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其中包括连线检测(TMT)、视觉再生测验(VRT)、言语流畅性测验(VF)、数字广度测验(DST)以及数字符号测验(SDMT),并分析脑CT灌注成像与抑郁症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rCBV、rCBF、MTT、TIP、右枕叶、左枕叶、右颞叶、左颞叶、右顶叶、左顶叶CT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右额叶、左额叶CT值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90例抑郁症患者经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后分数均>20分,确定存在抑郁症状,脑CT灌注成像与HAMD评分诊断抑郁症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脑CT灌注成像的曲线下面积为83.89,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2.53%,HAMD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84.26,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7.57%;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连线提笔数、连线错误数、视觉再生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连线、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连线提笔数、连线错误数、视觉再生与脑CT灌注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连线、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与rCBV、rCBF、MTT、TIP、右枕叶、左枕叶、右颞叶、左颞叶、右顶叶、左顶叶CT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连线与右额叶、左额叶CT值呈负相关(P<0.05),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与右额叶、左额叶CT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与健康群体呈现差异,其中右额叶、左额叶差异情况最为显著,提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大脑额叶功能改变,另外,抑郁症患者的大脑额叶功能与认知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
摘要 目的: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脑氧代谢、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麻醉中予以瑞芬太尼,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和认知功能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开始后30 min(T1)~手术结束时(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呈下降趋势,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2时间点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2时间点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7 d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呈下降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3 d、术后7 d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术后7 d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方案选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可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维持脑氧供需平衡,可减少POCD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14天内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MoCA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其中12例患者在发病3-6个月后应用MMSE、MoCA和神经心理成套测验进行神经心理评估。以MMSE〈23分、MoCA〈21为分界值,受教育年限小于12年加1分,文盲加2分。结果:MMSE的平均分值为25.2±4.3,MoCA的平均分值为18.6±5.7。37例患者MoCA评分显示有认知损害,但其中19例患者(29%)MMSE评分显示正常。28例MoCA评估显示认知正常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示认知正常。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和语言重复测试受损最常见,定向和命名受损较少。在3-6个月的随访期内,12例患者中1例诊断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oCA的分值上升1分,MMSE分值无变化;5例认知正常患者、3例轻度认知损害无痴呆的患者和3例中度认知损害无痴呆的患者MMSE和MoCA平均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平均得分值在2次检测中无明显变化。结论:MoCA较MMSE检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敏感性更高,对认知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下的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安全性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入组60例需要MECT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30例)使用氯胺酮诱导麻醉的MECT治疗;异丙酚组(30例)使用异丙酚诱导麻醉的MECT治疗。入组患者在基线期及MECT治疗8次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及连线测验A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汉诺塔测试,出组时评定副反应量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异丙酚组较氯胺酮组降低更明显。结论:氯胺酮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较异丙酚组轻,未出现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炎 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021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和48小时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12、24和48小时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和IL-6水平无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手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对患者认知功能损伤更低,并且术后炎症更低。  相似文献   
40.
We consider an excitatory population of subthreshold Izhikevich neurons which exhibit noise-induced firings. By varying the coupling strength J, we investigate population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 noise-induced firings which may be used for efficient cognitive processing such as sensory perception, multisensory binding,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memory formation. As J is increased, rich types of population synchronization (e.g., spike, burst, and fast spike synchronization) are found to occur. Transitions between population synchronization and incoherence are well described in terms of an order parameter $\mathcal{O}$ . As a final step, the coupling induces oscillator death (quenching of noise-induced spikings) because each neuron is attracted to a noisy equilibrium state. The oscillator death leads to a transition from firing to non-firing states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which may be well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 time-averaged population spike rate $\overline{R}$ . In addition to the statistical-mechanical analysis using $\mathcal{O}$ and $\overline{R}$ , each population and individual state are also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nonlinear dynamics such as the raster plot of neural spikes, the time series of the membrane potential, and the phase portrait. We note that popul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noise-induced firings may lead to emergence of synchronous brain rhythms in a noisy environment, associated with diverse cognitive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