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4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2003 年2 月至4 月间, 在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0 头海南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摄食、卧息和反刍占有较大的比例;人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摄食、卧息、反刍、站立和运动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 P < 0.01), 半散放条件下幼鹿每天用于摄食和运动的时间比人工圈养的多, 而用于卧息、反刍和站立的时间较少, 其余行为时间比较接近; 在昼间活动节律方面, 圈养条件下摄食有3 个高峰期(09:00~10:00, 11:00~12:00, 16:00~18:00) , 卧息有2 个高峰期(10:00~11:00, 13:00~16: 00) ; 半散放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摄食高峰期,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食物的搜索和处理上, 而其卧息高峰出现在14:00 以后。  相似文献   
203.
海南坡鹿对采食场地及食物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采食痕迹估计法对海南坡鹿(Cenrus eldi hainanus)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取食地1273个,其中旱季748个,雨季525个.海南坡鹿取食植物234种,其中木本植物71种,草本植物161种,蕨类植物2种.其中取食频率超过0.01%的有76种,取食频率占总取食频率的81.85%.无论旱季和雨季坡鹿对采食场地都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旱季X2=21.476,P=0.000 7;雨季X2=19.882,P=0.001 3;df=5).尽管旱季坡鹿更多地选择在低平地热带草原生境中采食、雨季则喜欢季雨林,但是它们选择采食场地的季节性差异没有达到显著的水平(X2=9.447,P=0.092 5,df=5).坡鹿对植物种类的选择存在季节性差异,旱季喜欢采食的植物种类比雨季更多(30种vs.18种),采食的木本植物种类的比例也高于雨季(14种vs.6种).  相似文献   
204.
梅花鹿的微卫星多态性及种群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梅花鹿是我国极度濒危的鹿科动物,其野生种群已濒临灭绝。为了探讨我国野生梅花鹿的保护和管理对策,我们选用了16 个微卫星位点检测来自东北、四川、江西和浙江种群的122 份样品,以此分析我国野生梅花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费希尔确切性检验表明,四个种群中均存在偏离哈迪- 温伯格平衡的现象。与其它的濒危动物相比,中国梅花鹿有着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 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 559。四个种群中,东北种群拥有最高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 = 3. 688),东北种群、四川种群、江西种群以及浙江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 584,0. 477,0. 585 和0.589,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利用逐步突变模型、双相突变模型和无限等位基因突变模型检测了种群的瓶颈效应,结果表明:除四川种群外,其他种群在近期内都经历过遗传瓶颈。费希尔确切性检验及配对样品F ST 的结果均表明:四个梅花鹿种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P < 0. 001)。因此,我们建议将我国梅花鹿的野生种群划分为4 个管理单元进行保护和
管理。  相似文献   
205.
对圈养条件下水鹿的空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雄性水鹿在空间上趋于分离,而雌性趋于结合。无论在秋季或冬季,雄性水鹿花费在不同雌性上的时间比例是相近的。不存在一主雄鹿排斥其他雄鹿,独占雌鹿群的现象,也不存在雄性为占有一雌鹿而相互排斥的模式。秋、冬季节相比,水鹿空间关系的日变化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6.
四川梅花鹿的分布、数量及栖息环境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92年 7月至 1 999年 8月野外调查发现 ,四川梅花鹿现残存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地、岷山山系北段 3块相互完全隔离的区域。铁布分布区 (E1 0 2°46′~ 1 0 3°1 4′、 N33°58′~ 34°1 6′)属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自然保护区和占哇乡、降扎乡 ,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电尕乡 ,面积 860 km2 ,有鹿 630~ 650只 ;巴西分布区 (E1 0 3°0 8′~ 1 0 3°35′、 N33°33′~ 33°46′)属若尔盖县巴西乡、求吉乡、阿西茸乡、包座乡和九寨沟县的大录乡 ,面积 60 3km2 ,有鹿 1 30~ 1 50只 ;白河分布区 (E1 0 3°59′~ 1 0 4°1 0′、N33°0 5′~ 33°2 0′)属四川省九寨沟县白河自然保护区和农康乡、白河乡、罗依乡、马家乡 ,面积 390 km2 ,有鹿 30~ 45只。高原与高山峡谷的过渡地貌、山地温带气候、森林与灌丛草甸相互镶合的植被 ,加之地域偏僻、人烟稀少 ,当地藏族群众视其为神鹿 ,使上述 3个区域成为四川梅花鹿最后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207.
水鹿冬季生境选择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小明  宋玉赞 《兽类学报》1998,18(3):168-172
1996年10月至12月,用样带法对井冈山水鹿冬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讨论了林型、隐蔽程度、坡度、离水源距离、人为干扰程度、坡向、坡位、海拔这8类生态因子对水鹿生境选择的作用。发现井冈山水鹿冬季以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要生境。  相似文献   
208.
散放条件下春季梅花鹿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梅花鹿 (Cervusnippon)是我国珍贵的经济动物 ,梅花鹿野生种群数量极少 ,主要分布在吉林东部、四川诺尔盖、江西彭泽、安徽南部以及浙江西部[14 ] ,是国家 1级保护动物。国内对梅花鹿行为学研究仅对活动节律[2 ] 、性行为[7] 、社群行为[12 ] 有一些零星报道[8,11,13,14 ] ,尚未见有关行为时间分配及其与性别和天气之间关系的报道。我们于 1998年4~ 5月对散放条件下东北梅花鹿 (C .nipponhor tulorum)的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 ,为保护梅花鹿这一濒危物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 研究地区与方法1 1 自然概况黑…  相似文献   
209.
We assessed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diversity in 14 populations of sika deer (Cervus nippon) from Japan and four populations of sika deer introduced to the UK, using nine microsatellite loci. We observed extreme level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versity between populations. Our results do not support morphological subspecies designations, but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es which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two genetically distinct lineages of sika deer in Japan. The source of sika introduced to the UK was identified as Kyushu.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Japanese populations probably derives from drift in separate glacial refugia and male dispersal limited by distance. This structure has been perturbed by bottlenecks and habitat fragmentation, resulting from human activity from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Most current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differences in diversity among populations probably result from recent drift. Coalescent model analysis suggests sika on each of the main Japanese islands have experienced different recent population histories. Hokkaido, which has large areas of continuous habitat, has maintained high levels of gene flow. In Honshu the population is highly fragmented and is likely to have been evolving by drift alone. In Kyushu there has been a balance between gene flow and drift but all the populations have experienced high levels of drift. Habitat fragment size wa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diversity in populations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abitat fragment size and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相似文献   
210.
梅花鹿3个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兴凯湖农场、大庆市银浪牧场、五大连池大庆农场鹿苑)的3个梅花鹿(Cervus nippon)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统计了3个鹿群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遗传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除5个位点外,其余11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不同的多态信息含量,其中高度多态位点5个,中度多态位点4个.这说明本研究所选用的微卫星位点可较准确地评估3个梅花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为今后相关研究筛选出了有价值的引物.3个梅花鹿群体的平均h在0.454~0.636之间变动,其中兴凯湖梅花鹿群体最高,为0.636,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