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64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目的 对广西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收集广西全区各级医院椎管内麻醉神经损伤并发症调查表,根据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计算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0408%,其中以短暂神经综合征(TNS)为最多,发生率为0.0340%,其次是脊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0050%,其他三种类型的并发症较为少见.硬膜外麻醉出现的神经并发症最少,与其他两种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神经并发症总康复率为89.8%,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神经并发症完全康复率分别为87.80%、90.26%、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短暂神经综合征病人均完全康复(100%),而脊神经损伤只有48%病人完全康复,马尾综合征只有25%病人完全康复,截瘫、前脊髓综合征、硬膜外血肿这三类病人均无完全康复病例,出现了永久性损伤(P<0.05).结论 与椎管内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最少.大多数的神经并发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但严重性、永久性的损伤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食指固定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食指和中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观察组使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比较两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两组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经清创处理后,取前正中切口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并观察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0~16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板、断钉、平台塌陷及骨折再移位情况,骨折均愈合,且无延迟愈合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5周.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总体优良率为80.9%.结论 前正中直切口入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仅可以实现充分、直接的暴露,方便直视下复位,且骨折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练国爱  杨淑红  罗琼 《蛇志》2013,25(2):240-241
目的 探讨腔内微波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腔内微波联合手术治疗的153例患者,在手术前常规进行物品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协助配合医生手术操作,同时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及术后仪器的保养,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153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腔内微波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生物学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40例28-40周孕妇分为ICP组(n=20)、正常组(n=20).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血胆汁酸浓度;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分离两组单个核细胞培养后进行EPC数量、增殖率、黏附及迁移能力测定并对胆汁酸与EPC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ICP组孕妇的EPC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受损;数量较正常组减少(P=0.00).结论:ICP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功能受损,可能与高胆汁酸造成的细胞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2007年5月~2010年9月应用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和闭合橇拔复位斯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的64例跟骨骨折患者中,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结果:其中2例切口感染浅表坏死,1例腓肠神经损伤,腓骨长短肌腱断裂1例,腓骨肌腱炎4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复位丢失3例.结论: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正确把握手术时机、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究镉吸附细菌是否能够高效固定土壤有效镉(Cd),为土壤有效Cd的微生物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含Cd2+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对细菌进行Cd的耐受性测试筛选出镉抗性强的菌株;通过16S rRNA基因相似性及系统进化分析鉴定耐镉细菌,将菌细胞加入含CdCl2溶液中进行Cd2+吸附效率测定;通过土培模拟实验,测定土壤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CEC、有效Cd及微生物数量来分析镉吸附细菌对镉污染土壤的影响。[结果] 从德阳鱼腥草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57株细菌对Cd2+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并从中筛选出3株耐Cd优势细菌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DY8、芽孢杆菌属(Bacillus)DY3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DY1-4。其对溶液中的Cd2+表现出较好的吸附作用,吸附效率随着Cd2+浓度升高而降低。DY8、DY3、DY1-4能使镉污染土壤中有效Cd含量分别降低72.11%、68.55%、62.32%,同时显著提高镉污染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结论] Cd污染农田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耐Cd微生物资源,Cd吸附细菌能降低土壤中有效Cd的含量,且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MR Imaging,IVIM-DWI)在肺癌所致肺不张的影像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取独立肺段肺不张病变患者43例,其中肺癌致肺不张31例(肺癌组),局部炎症致肺不张12例(炎症组)。所有患者在药物治疗或手术前均行3.0T磁共振IVIM-DWI检查,b值取0、50、100、200、400、600、800、1000 s/mm~2,分别测量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真实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D)以及关注相关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 from the perfused compartment,D*),对上述参数值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并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各参数的评价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的D值、D*值以及f值分别为(0.64±0.16)×10~(-3)mm~2/s、(19.77±6.16)×10~(-3)mm~2/s以及(29.62±9.74)%,而炎症组的D值、D*值以及f值分别为(0.67±0.14)×10~(-3) mm~2/s、(21.14±8.32)×10~(-3)mm~2/s以及(47.62±11.46)%;经比较,肺癌组D值、D*值与炎症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者f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f值最佳阈值为38.42%,此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诊断肺癌的特异度为0.89,敏感度为0.93,阳性预测值为0.92,阴性预测值为0.89。结论:磁共振IVIM-DWI技术在肺癌所致肺不张的影像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修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研究组给予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均获得改善,且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步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方案。但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0.
外周动脉疾病(PAD)与心血管疾病(CV)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密切的联系。ACCF/AHA指南建议无症状和症状性PAD患者戒烟并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对于存在严重肢体缺血(CLI)的PAD患者应考虑接受腔内与开放保肢手术治疗。即便存在CLI的PAD患者接受如上治疗,有时仍无法为患肢提供足够的血流灌注以消除症状。为建立有效血供,许多研究已经深入细胞治疗层面。内皮干细胞、单核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也被应用于PAD患者,以诱导血管生成。其中,HGF最有优势,因为它可诱导血管生成却不伴有反应性血管炎及血管通透性增高。同时,血管腔内治疗器械及技术,如药物涂层球囊等也获得较快发展。本文将PAD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