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目的:通过改造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 (PA)及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 (LF),尝试建立更加广谱的新型炭疽毒素靶向给药系统并对其递送效率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分别构建了3种改构的天然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PA及炭疽毒素的LF N端融合海肾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LFn-linker-Luc的大肠杆菌重组表达体系.利用CCK-8法评价改构PA和LF共同作用肿瘤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利用改构PA和LFn-linker-Luc与肿瘤细胞共孵育,通过测定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评价改构PA靶向肿瘤细胞的效果.结果:体外酶解实验证明构建的改构PA蛋白能够被正确地酶解成目的大小的片段;改构PA和LF共同作用肿瘤细胞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利用LFn-linker-Luc能够评价改构PA的靶向效率,PA蛋白的改构方式与其递送效率相关.结论:设计并改构的炭疽毒素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实现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效果,并具有更广谱的作用效果,为研制新型广谱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眼周皱纹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接收眼部皱纹改善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激光组、肉毒毒素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CO_2点阵激光治疗、A型肉毒毒素注射和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后7 d、1月及3月进行疗效随访评价,比较三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眼周皱纹均有所改善,治疗1个月时效果最为明显。激光组的静态皱纹治疗效果明显,对动态皱纹治疗效果不明显;肉毒毒素组对动态皱纹治疗效果明显,对静态皱纹治疗效果不明显;联合治疗组对静态皱纹和动态皱纹均有明显的改善,其满意度评价总分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三组患者对CO_2点阵激光和注射A型肉毒毒素所引起疼痛均能耐受,安全性好。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CO_2点阵激光对静态皱纹和动态皱纹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筛选能有效中和炭疽毒素和抵抗炭疽毒素损伤细胞的CMG2-Fc(炭疽毒素受体II-人免疫球蛋白Fc段融合蛋白)突变体。方法:运用FoldX等计算软件分析CMG2与PA晶体学结构,设计能提高CMG2-PA亲和力的突变体分子,并与人IgG1Fc片段构成融合基因,转染CHO-S细胞并通过亲和层析获得CMG2-Fc突变体蛋白,通过亲和力检测和细胞保护实验分析各突变体中和炭疽毒素能力。结果:筛选并表达了8个CMG2-Fc突变体分子,亲和力实验显示其中E117Q突变可明显提高CMG2-Fc与PA的亲和力(KD=1.35×10-11 mol/L),细胞保护实验提示E117Q突变能有效提高CMG2-Fc中和炭疽毒素能力(CMG2-Fc(E117Q)的IC50为15 ng/μL,而wt CMG2-Fc的IC50为50ng/μL)。结论:CMG2-Fc(E117Q)突变体分子可作为拮抗炭疽毒素损伤的炭疽治疗药物分子,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疗效及对尿毒症毒素、免疫球蛋白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于2012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组给予HFHD治疗,两组均透析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尿毒症毒素、免疫球蛋白及肺功能指标水平,记录两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缓解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血磷(P~-)、血钾(K~+)、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明显低于透析前,血钙(Ca~(2+))水平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观察组透析后K~+、Ca~(2+)、P~-等尿毒症毒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后PTH、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 M、Ig A、Ig G水平均较透析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残气量(RV)均低于治疗前,最大肺活量(FVC)、肺活量(VC)、肺总量(TL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RV低于对照组,FVC、VC、TL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P0.05)。结论:HFHD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能够安全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毒素,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35.
免疫性疾病、急性肺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病征的发生与补体异常激活密切相关。抗补体药物研究是新药开发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发现并分离纯化获得新的抗补体活性蛋白质,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加以研究。在抗补体活性追踪的指导下,采用蛋白质层析技术对眼镜蛇毒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ALDI-TOF-MS、SDS-PAGE和葡聚糖凝胶过滤法测定目标蛋白质的纯度及分子量;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测定其等电点;采用Edman降解法测定目标蛋白质的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目标蛋白质对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抑制活性以及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和SRB法检测目标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测定目标蛋白质对多种来源红细胞的溶血活性;采用KB平板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SP 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层析和RP-HPLC C18反相层析,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一个均一的抗补体蛋白质,将其命名为CTX-CI。还原性SDS-PAGE测得CTX-CI的表观分子量为12.7 kD,凝胶过滤法测得分子量为9.7 kD,MALDI-TOF-MS测得精确分子质量为7.0 kD;变性条件下测得CTX-CI的等电点为9-81;N-端氨基酸序列为LKCH。相关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TX-CI能有效抑制人血清补体经典途径,其IC50为0.046 g/L,但对补体旁路途径无明显抑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TX-CI能抑制补体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同时,CTX-CI对肿瘤细胞株A549、K562和MCF-7细胞表现出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32 g/L、0.58 g/L、0.63 g/L;对豚鼠红细胞有轻微的溶血作用;能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个新的抗补体蛋白质CTX-CI,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表明其属于细胞毒素,CTX-CI能明显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其机制与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合成2个来自泡芋螺的新型ω-芋螺毒素Bu1、Bu13,测定其作用靶标,为研制新型镇痛药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固相合成线性肽,然后在折叠液(0.5 mol/L乙酸铵、1 mmol/L谷胱甘肽、0.1 mmol/L氧化谷胱甘肽)中于4℃折叠24~48 h,富集纯化得目标肽;利用膜片钳技术,测定其对N、P/Q及L型钙离子通道的抑制活性。结果:Bu1、Bu13对N型钙离子通道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86、1.02μmol/L,抑制作用低于MⅦA(IC50=0.21μmol/L);10μmol/L Bu1、Bu13对P/Q型钙离子通道的抑制率分别为17.05%±1.34%、13.1%±2.69%,稍高于MⅦA(8.92%±2.12%);10μmol/L Bu1、Bu13对L型钙离子通道的抑制率分别为19.31%±6.22%、4.78%±0.77%,高于MⅦA(<5%)。结论:Bu1、Bu13选择性作用于N型钙离子通道,对P/Q、L型钙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37.
A field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quantify plant growth and the foliar chemistry of transgeni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cotton (cv. GK-12) exposed to ambient CO2 and elevated (double-ambient) CO2 for different lengths of time (1, 2 and 3 months) in 2004 and 2005.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2 level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lant height, leaf area per plant and leaf chemistry of transgenic Bt cotton. Significantly, higher plant height and leaf area per plant were observed after cotton plants that were grown in elevated CO2 were compared with plants grown in ambient CO2 for 1, 2 and 3 months in the investigation. Simultaneous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CO2 level x investigating year was observed in leaf area per plant. Moreover, foliar total amino acids were increased by 14%, 13%, 11% and 12%, 14%, 10% in transgenic Bt cotton after exposed to elevated CO2 for 1, 2 or 3 months compared with ambient CO2 in 2004 and 2005, respectively. Condensed tannin occurrence increased by 17%, 11%, 9% in 2004 and 12%, 11%, 9% in 2005 in transgenic Bt cotton after being exposed to elevated CO2 for 1, 2 or 3 months compared with ambient CO2 for the same time. However, Bt toxin decreased by 3.0%, 2.9%, 3.1% and 2.4%, 2.5%, 2.9% in transgenic Bt cotton after exposed to elevated CO2 for 1, 2 or 3months compared with ambient CO2 for same time in 2004 and 2005,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re was prominent interaction on the foliar total amino acids between the CO2 level and the time of cotton plant being exposed to elevated CO2. It is presumed that elevated CO2 can alter the plant growth and hence ultimately the phenotype allocation to foliar chemistical components of transgenic Bt cotton, which may in turn, affect the plant-herbivor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38.
该项目主要研究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 MC-LR)对草鱼机体的毒害作用。草鱼经腹腔注射微囊藻毒素-LR的剂量为100μg/kg, 0.5 h、1 h、3 h、6 h、12 h和24 h后对草鱼组织和血液采样,然后进行组织显微结构和基因HO-1和IL-10R1的表达分析。(1)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变化表现为肠绒毛上皮细胞脱落,杯状细胞增多,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变形; 6 h实验组出现肠道充血; 12 h实验组和24 h实验组肠绒毛黏膜固有层分离,且有时间效应。(2)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O-1和IL-10R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草鱼鳃、肝脏、肠道、脾脏和心脏组织各实验组较对照组的HO-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草鱼脑、肝脏、肠道、脾脏组织和血液各实验组较对照组的IL-10R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微囊藻毒素-LR导致草鱼肠道、肝脏和鱼鳃等器官的病理损伤和HO-1和IL-10R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可为MC-LR刺激草鱼的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微嗜酸寡养单胞菌中的漆酶对AFB1的降解活性,并确定漆酶在菌株CW117降解代谢AFB1过程中的贡献.[方法]从微嗜酸寡养单胞菌基因组中,共筛选到两个漆酶基因lc1和lc2,并用大肠杆菌BL21外源表达蛋白rLC1和rLC2,在体外检测其对AFB1的降解活性.同时参考前人报道,研究了氧化性辅剂对漆酶AFB1...  相似文献   
40.
<正>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之一,可以定植于人类的口腔、胃肠道和生殖道等部位[1],当宿主的体表微生态失衡时,皮肤黏膜屏障或免疫功能受到破坏,白念珠菌就会导致感染[2-3]。白念珠菌感染机体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介导对病原体的杀伤,从而清除血液和感染器官中的真菌[4]。其中固有免疫作为抵抗真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真菌感染的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巨噬细胞是其主要组分之一[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