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07篇 |
免费 | 279篇 |
国内免费 | 2977篇 |
专业分类
114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202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311篇 |
2013年 | 230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275篇 |
2010年 | 270篇 |
2009年 | 350篇 |
2008年 | 436篇 |
2007年 | 336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333篇 |
2004年 | 265篇 |
2003年 | 565篇 |
2002年 | 823篇 |
2001年 | 904篇 |
2000年 | 685篇 |
1999年 | 462篇 |
1998年 | 478篇 |
1997年 | 369篇 |
1996年 | 553篇 |
1995年 | 506篇 |
1994年 | 409篇 |
1993年 | 144篇 |
1992年 | 168篇 |
1991年 | 176篇 |
1990年 | 186篇 |
1989年 | 154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表达EB病毒主要膜蛋白gp350/220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复制痘苗病毒质粒载体pNEOCK11β75及pNEOCK,改造了表达EB病毒主要膜蛋白gp350/22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MA,构建了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MA△CK。该病毒能在鸡胚原代成纤维细胞(CEF)中正常繁殖,而在人源细胞中不能正常繁殖。在CEF中连续传代至第25代,经PCR证明,该病毒符合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的特征。经免疫荧光及免疫酶斑法证实,VMA△CK可稳定表达gp350/220,且表达水平与VAM无明显差异。VMA△CK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4周后能诱生一定水平的抗gp350/220特异性抗体,加强免疫2周后该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这一结果类似于VMA免疫Balb/C小鼠的结果,初免后,VMA△CK且抗痘苗抗体水平明显低于VMA免疫组;加强免疫2周后,两组小鼠的抗痘苗抗体水平趋于一致。上述结果证明,所构建的非复制痘苗病毒不影响目的抗原的表达,也不影响该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导致病毒毒力下降,而且用该病毒免疫小鼠后小鼠抗痘苗病毒载体的免疫反应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3.
基因疫苗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已经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但由于其免疫原性相对较弱,限制了基因疫苗的广泛应用。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基因疫苗运送系统,它不仅能将基因疫苗导入体内,还能提高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持续高水平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家蚕 Bombyx mori 溶茧酶基因 (cocoonae)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生物活性,将溶茧酶基因(GenBank 登录号 EF428980)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FastBacTM 1 中获得 pFast-cocoonase,将其转化 DH10Bac 感受态细胞后,PCR 方法检测证实所分离的重组病毒 DNA 中含有目的片段溶茧酶基因。用脂质体法 转染家蚕 BmN 细胞,获得重组病毒。SDS-PAGE 分析显示,感染重组杆状病毒 Bac-cocoonase 的细胞表达产物在约为 27.6 kD 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这与预测的蛋白大小相符。用该表达产物与茧丝反应后,电镜下观察茧丝的形态,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对茧丝的丝胶层有一定的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75.
76.
南海北部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及系统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20072008年在南海北部(107°00'120°00'E、17°00'23°30'N)进行的海洋生态综合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南海北部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的总体特征,并简要总结过度捕捞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初级生产者是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3.99,哺乳动物占据了最高的营养层,平均渔获物营养级为2.93。利用生态网络分析,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6级,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流效率为12.6%,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0.4%,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5%。系统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分别为0.290和0.239;Finn’s循环指数(Finn’scy cling index,FCI)和系统平均路径长度(Finn’s mean path length,MPL)分别为4.380和2.476;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为2.596,综合研究表明当前南海北部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77.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12,(2):119-119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于2012年5月29日组织专家对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基于孔径编码技术的γ射线成像系统”进行了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78.
最大信息熵原理与群体遗传平衡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建立了用最大信息熵原理推导群体遗传平衡定律的统一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统一解,此解正是Hardy-Weinberg定律所给出的平衡群体的基因型频率,说明当群体信息熵达到最大时,群体基因型频率不再变化,即达到“平衡”。这证明了最大熵分布就是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与最大信息熵原理的内在一致性说明,杂交和随机交配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使群体基因型信息熵增大,无序性增,是选择和近亲交配使群体的信息熵降低,有序性增加,育种过程实际就是调节群体信息熵的过程。过程信息熵的含义是表示一个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最大熵原理意味着在一定的约束条件,选择具有最大不确定性的分布,从而其分布是最为随机的。最大熵原理在信息,工程,天文,地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广泛的成功应用,本文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证明了这一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熵是描述系统状态的函数,而最大熵原理则表明了系统发展变化的趋势,系统的最终状态必然是熵增加至最大值的状态,对于任何系统都是如此。因此,群体遗传系统的平衡定律可以统一用最大熵原理进行判定和描述;任意群体的基因型信息熵在随机交配世代传递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基因型信息熵达到最大值时,就称之为达到遗传平衡。本文将信息论原理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揭示了基因信息熵的生物学意义,并表明可以用信息学和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群体遗传学问题。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