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91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本研究用CD23单克隆抗体交联活化的人扁桃体B细胞,证明CD23McAb对B细胞呈双向调节效应,即:高浓度区抑制B细胞增殖,低浓度区促进B细胞增殖,继而,用对B细胞有抑制效应浓度的CD23McAb交联B细胞膜CD23分子,通过研究抑制效应恢复条件,探讨了CD23McAb产生抑制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去除CD23McAb后,抑制作用不能恢复,用SAC再次活化,使B细胞恢复增殖状态,用促B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2.
银额果蝇武汉群体的B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远槐  张菁 《遗传》1995,17(4):19-20,24
本研究发现,银额果蝇武汉群体的有丝分裂中期核型中存在着B染色体,其出现频率为38%,仅低于昆明,而高于其他地区,B染色体形态为点状。细胞内染色体的不同步分裂可能是造成B染色体形成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3.
柯萨奇B组病毒的心肌毒力和炎性心肌病的遗传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萨奇B组病毒(CVB)是人类炎性心肌病的病原因子,通过对CVB基因组感染性cDNA的研究,CV在小鼠体毒力表型的遗传学逐渐被了解,CVB3及CVB4的研究表明,非翻译区及衣壳蛋白区内的某些位点可影响病毒毒力表型。  相似文献   
94.
EB病毒相关疾病与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X连锁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病、腮腺癌、霍奇金病等。针对EB病毒膜抗原gp85抗体有中和作用。针对gp350抗原的抗体与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有关。在限制EB病毒感染的B细胞增殖过程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花的脱落与乙烯,生长素类似物及超氧自由基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乙烯促进而生长素类似物延缓马缨丹花瓣的脱落,前者大大加速而后者抑制花瓣O2^-的产生,外源O2^-的加入明显快花瓣的脱落,O2^-的清除剂则延缓脱落。  相似文献   
96.
释百合科(广义)分类的沿革及对我国今后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试图阐明近60年来一些作者对广义百合科所作的重大变革。广义百合科分类的变革不能不涉及其近缘科的分类,因此我们以Engler&Prantl(1930)的Liliiflorae目中的族作为基本单位,列表以明Hutchinson(1934)、Dahlgren et al.(1985,包括G.Dahlgren,989)、Takhtajan(1987)和Thorne(1992)各系统所作不同的处理。作者对Hutchinson的观点和其采用的分类特征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因为他可能是对广义百合科作重大变革的第一个作者,而对Dahlgen et al.、Takhtajan和Thorne系统的介绍则较为简略。本文还讨论了科级范围大小的利弊,不同意有些作者仅仅将亚科或卫星类群都提升为科的作法。假如这种提升之后仍如原先的科保留于同一类群之中,而不作系统上的改变,则意义不大。 本文对Hutchinson、Takhtajan和Dahlgren et al.(1985)的单子叶植物起源的假说也作了介绍。虽然Dahlgren et al.的见解未被大多数作者所接受,但他们的方法论值得注意。基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共性,他们假设出一个臆想的分类群,从这个臆想的分类群演进到一个单子叶植物祖先只需经过最少的步段。这样的一个单子叶植物祖先现在是不存在的,但最接近它的是现存的Trichopus(隶Trichopodaceae,Dioscordales)。Trichopus肯定不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之间的一个直接联系的纽带,但它有许多特征可以在Annonales(隶lianae超目)中找到。因此,他们认为Dioscoreales是最不特化的单子叶植物,把它作为百合超目的第一个目,置于单子叶植物系统的最前位置。本文作者最后对今后我国开展广义百合科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其中以选择一些分布于北半球类群,如Lilium,Monocharis,Paris等等,作广泛研究(可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三个层次进行)最为现实,因为对它们取材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97.
玉米叶片涝渍伤害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的积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相似文献   
98.
应用CTB基因启动子及信号肽序列构建分泌性表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的启动子、信号肽序列及ctx操纵子的转录终止信号构建了分泌性表达的质粒载体pMCOSS。Β-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至霍乱毒素B亚基基因的信号肽序列下游后能得到高效分泌性表达。不同的宿主菌和培养基成分中对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产量有较大的影响,以MM2为宿主菌、在玉米浆培养基中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产量达4 lOOu/ml,产物的大部分分泌至细胞的周质,活力测定的结果与SDS—PAGE电泳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绝大部分都具有酶活性。构建的蛋白质分泌性表达的载体-宿主系统及合适的培养条件为易形成包含体的蛋白质的高效表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
菌紫质光生物分子器件及其超快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紫质是嗜盐菌紫膜中的一种光能转换蛋白.它具有光致色变和光驱动质子泵功能,其原初光异构化过程极其迅速,可在430fs内完成.由于菌紫质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光电和光学特性,如对光强的微分响应,高的空间分辨率,高的光灵敏度,高循环次数等,使得它在光电探测,仿视觉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光学及光学信息记录和处理方面有很多重要应用.利用超短脉冲激光技术,高时间分辨光谱学技术及高速取样探测技术,对菌紫质的光循环,原初光异构化,激发态动力学,质子泵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