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体外研究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S基因及其5’端、3’端在BLCL(EBV-transformed 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BLCL)内稳定表达的意义,为核蛋白T细胞表位的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建立与HTNV特异性CTL同源的患者自身的EB病毒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将含有不同HTNVS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BLCL,获得长期稳定表达,作为靶细胞系,为下~步进行CTL杀伤试验提供靶细胞系。设计4条引物,用PCR方法从PBV220-S22原核质粒中扩增出s基因全读码框(37—1326bp)及s基因5’端(37—501bp),S基因3’端(502—1326bp),用TA克隆将其克隆入pcDNA3.1/V5.His-TOPO载体中,成功构建pcDNA3.1-S及pcDNA3.1-S—N、pcDNA3.1-S-C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染至BLCL细胞中,进行了稳定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成功检测到pcDNA3.1-S及pcDNA3.1-S-N、pcDNA3.1-S.C在BLCL细胞中的表达。pcDNA3.1-S及pcDNA3.1-S—N、pcDNA3.1一S—C真核表达载体有较高的转染效率,目的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长期稳定表达,有利于研究HTNV-S基因在T细胞表位研究中的意义。建立的特异性CTL克隆对表达完整NP、NP羧基和氨基端肽段的靶细胞均有比较明显的杀伤效应,平均杀伤率分别为50.2%、39.0%和25-4%。HTNV-NP优势T细胞表位可能主要位于病毒核蛋白的羧基端。  相似文献   
552.
参考GeneBank发表的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AKAV)的核蛋白基因(SmR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从分离自牛体的AKAVBHK21细胞培养物巾提取总RNA,对.AKAV核蛋白基因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呈现一条约696bp的条带,同收纯化后,将其克隆至pMD18-T质粒载体中,然后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报道的多株AKAV编码核衣壳蛋白(N)的SmRNA基因比较后发现,与其它株的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2%~98.3%,推导的氨荜酸的同源性为97.6%~100%,证实为AKV的N基冈。为生产AKAV特异性核蛋白抗原、免疫血清学诊断试剂的制备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53.
对2000-2004年从中国9个省市分离到的13株IBV的核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的结果表明,13株IBV分离株核蛋白基因均含有一个长1230bp的ORF,但存在基因突变现象.与GenBank中的42株参考毒株核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55株IBV毒株分属于9个群.第Ⅰ-Ⅲ群主要包括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以及中国的部分IBV分离株和疫苗株.其中本研究中的CK/CH/LHN/00I可能为一株分离的疫苗毒,CK/CH/LSD/03I、CK/CH/LDL/01I可能为重组毒.而中国近十年来分离的IBV毒株主要分布在第Ⅵ-Ⅷ群中,此3群内IBV毒株之间N蛋白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8.3%~100%,与其他各群之间同源性为62.3%~95.1%.因此,此基因型的IBV毒株可能在中国已有较长时期的存在且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其中第Ⅵ群中两株韩国分离株与中国IBV分离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IBV分离株在N基因进化关系上较为独立,与国外毒株相比,和韩国毒株进化关系密切.此外,中国IBV毒株基因重组现象更加普遍,尤其是疫苗毒和野毒之间的重组.  相似文献   
554.
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了灭多威对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wana腹六神经节(A6节)突触传递的影响。用灭多威溶液浸泡A6节,电刺激尾须神经粗支,用甘露醇间隙法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突触后动作电位。给予弱刺激只记录到EPSP时,灭多威作用初期EPSP幅度增加、时程延长,能诱发突触后动作电位,随后EPSP逐渐减小至消失,冲洗可恢复,突触前反应保持不变。增加电刺激强度记录到突触后动作电位时,灭多威可阻断A6节的突触传递,阻断时间是浓度依赖性的,阻断是可逆的,但冲洗30 min仍保留一定的后作用。对美洲大蠊雄性成虫腹腔注射灭多威测定致死中量(LD50)为(3.56±0.01) μg/g体重。根据灭多威的作用机理对其阻断A6节突触传递的特点以及对虫体的毒杀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5.
钙粘蛋白是一类跨膜糖蛋白 ,在起粘着作用时 ,其胞外区结合有钙离子 ,故称为钙粘蛋白。近年的研究表明 ,它不仅在生物的发育、组织形态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还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其中研究比较多的主要是经典钙粘蛋白和原钙粘蛋白。1 .经典钙粘蛋白已发现的经典钙粘蛋白有E 钙粘蛋白、N 钙粘蛋白、R 钙粘蛋白、P 钙粘蛋白等 ,它们由一段 5个串联重复单位 (EC1 5 ,每个重复单位约 1 0 0个氨基酸 )组成的胞外区、一个跨膜区和一个很保守的胞质区 (约 2 0 0个氨基酸 )构成[1、2 ] 。结合有钙离子的胞外区是细胞间嗜同种…  相似文献   
556.
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主要包括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抗Sm抗体等种类[1]。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双向扩散(DID)法,该法虽特异性好但敏感性很低,常造成漏检。本文应用国内较少报道的日本新一代ELISA法对264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了抗RNP抗体测定研究,并与常规的双向扩散法作了对比试验,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待检对象;38名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70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8名干燥综合征(SJS)患者,58名全身进行性硬化症(PSS)患者,180名健康者。12 试剂:ELISA法抗…  相似文献   
557.
对2000-2004年从中国9个省市分离到的13株IBV的核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的结果表明,13株IBV分离株核蛋白基因均含有一个长1230bp的ORF,但存在基因突变现象。与GenBank中的42株参考毒株核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55株IBV毒株分属于9个群。第Ⅰ-Ⅲ群主要包括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以及中国的部分IBV分离株和疫苗株。其中本研究中的CK/CH/LHN/00I可能为一株分离的疫苗毒,CK/CH/LSD/03I、CK/CH/LDL/01I可能为重组毒。而中国近十年来分离的IBV毒株主要分布在第Ⅵ-Ⅷ群中,此3群内IBV毒株之间N蛋白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8.3%~100%,与其他各群之间同源性为62.3%~95.1%。因此,此基因型的IBV毒株可能在中国已有较长时期的存在且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其中第Ⅵ群中两株韩国分离株与中国IBV分离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IBV分离株在N基因进化关系上较为独立,与国外毒株相比,和韩国毒株进化关系密切。此外,中国IBV毒株基因重组现象更加普遍,尤其是疫苗毒和野毒之间的重组。  相似文献   
558.
张喆  李巍 《遗传》2010,32(3)
<正>答: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是由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损害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目前已经发现多个与家族性PD相关的基因,其中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的基因有:突触核蛋白基因(α-synuclein,SNCA)(PARK1PARK4)、UCHL1基因(PARK5)、LRRK2基因  相似文献   
559.
目的:构建含汉滩病毒截短核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在口服疫苗载体产气荚膜梭菌中表达。方法:以质粒pGEX-4T-2/SA为模板,PCR扩增汉坦病毒截短核蛋白(SA)基因片断,克隆入穿梭载体pJRC200,构建重组质粒pJRC200-SA,转化E.coliDH5α,酶切鉴定。将pJRC200-SA电穿孔转化产气荚膜梭菌,厌氧培养,促芽孢形成诱导蛋白表达。超声裂解产气荚膜梭菌芽孢,对裂解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酶切、测序表明,SA基因片段被正确插入pJRC200中,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SA蛋白成功表达,并能被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汉坦病毒截短核蛋白重组克隆构建成功,并能在产气荚膜梭菌中成功表达,为口服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0.
神经元长时程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神经元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维持依赖于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然而,这些转录产物和新合成的蛋白质是如何从胞体运输到突触点,还不甚清楚.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当长时程突触可塑性发生时,被激活的突触能通过建立突触标记(synaptic tag)来识别、捕捉和利用其所需要的基因产物,以维持突触可塑性的长时程变化.这一过程或现象被称为突触标识(synaptic tagging).本文就近年来突触标识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