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6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长时程抑制(LTD)是突触可塑性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诱导条件及部件的不同,LTD至少可分为四种类型本文不LTD的诱导和调制机理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2.
关于染色体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就染色体的高级结构已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型,尽管目前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但染色体骨架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都认为在染色体中存在一个由非组蛋白或核糖核蛋白(RNP)组成的骨架结构,进一步研究染色体骨架的组成、结构特点对于认识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蔡树涛等在甲藻染色体中观察到骨架结构并证明其主要成分是酸性蛋白,他们认为这些成分在甲藻染色体高级结构的组建和维持上可能起支架作用。本文用RNP优先染色和银染的方法对甲藻染色体中的RNP和银染蛋白进行初步研究,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甲藻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以及真核生物染色体的高级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3.
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在RNA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真核细胞中,初始转录产物(前体mRNA)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录后加工过程形成成熟的mRNA.在这一过程中,大量蛋白质和加工因子有序汇集在核糖核蛋白复合体中并参与对前体RNA的加工过程. 该复合体中的蛋白质部分主要由一类约20种称为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的多肽分子构成.除了早期了解的一些结构性功能外,近来已有许多证据显示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RNA的代谢及其他活动方面具有更加广泛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王琼  费俭 《实验生物学报》1999,32(3):221-225
The DNA fragment (named F182) corresponding the position of -1775(-)-1594 in the mouse GABA transporter 1 (mGAT-1) 5' proximal region was amplified by PCR. Then the DNA was immobilized to the surface of sensor chip SA5 via biotin-streptavidin linkag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182 on SA5 and nuclear proteins from mouse liver and kidney was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SPR with Biosensor of BIAcore-1000 respectively. The Binding between F182 and two nuclear proteins was definitely and specifically and both with the apparent dissociation rate of about 1.4E-5/s. Competitive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a conserved sequence within F182 had the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binding event.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探讨核糖核蛋白NHP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疾病进展与预后的关系,通过Quick Go、GEPIA 2在线数据库筛选HCC细胞衰老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了研究对象基因NHP2;进一步使用STRING、TIMER 2.0、UALCAN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NHP2在泛癌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在肝癌和其他泛癌中病理进展过程中的相关性,并预测预后生存关系;使用miRNet数据库分析其靶向miRNAs和lncRNAs,应用Cytoscape v3.8.0绘制可能的CeRNAs调控网络图。结果显示,在线数据库检索到细胞衰老相关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113个,HCC差异表达基因2 206个,共有19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肝癌细胞衰老的生物学过程。其中,NHP2在包括HCC的多种癌症中显著高表达,NHP2高表达的肝癌人群预后较差,具有统计学差异。NHP2基因编码的互作蛋白有10个,主要参与了1个信号通路(KEGG信号通路)、6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11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  相似文献   
126.
为了阐明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I型)中糖蛋白(GP)、核蛋白(NP)在免疫保护中的作用,采用脾细胞转输法,分别将GP、NP、GP+ NP免疫小鼠后的脾细胞与未经免疫的小鼠正常脾细胞(3.5×105 个)经腹腔转输给乳鼠,2 h 后以100 LD50的汉滩(HTN)病毒(LR1 株)进行脑腔攻击。结果表明,其乳鼠的保护率分别达77.0% ,38.5% 和92.3% ,而未经免疫的小鼠正常脾细胞则不能提供保护(0% ),揭示了GP+ NP在抗HTN 病毒感染中具有免疫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7.
迷走神经感觉输入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胞内电位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u LM  Xie Y  Yu F  Zhang MX 《生理学报》2001,53(4):252-256
实验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初步探索了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在双侧Mauthner(M)细胞胞体诱发的胞内电位变化。结果表明:(1)直接刺激鲫鱼右侧迷走神经,可在同侧或对侧M细胞胞体记录到一种短潜伏期、长持续时间、分级的、复合的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s,PSPs)。此PSPs表现出明显的强度依从性和频率依赖性。(2)刺激迷走神经诱发的PSPs可使逆向锋电位的幅度降低。(3)肌注士的宁后,PSPs的幅度增高、平均持续时间增加、峰值前移。并且可爆发两个以上的动作电位,上述结果提示:迷走神经到M细胞的通路可能 是由长短不等的神经链群组成的。且此通路中不仅包含有兴奋性成分还包含有抑制性成分,而兴奋和抑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起着调节M细胞兴奋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氧糖剥夺"模型作为研究脑缺血的离体模型被广泛使用,该模型模拟了局灶性脑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然而在缺血病灶核心区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的区域,脑血流也有程度不一的降低。为了模拟这种病理变化,发展了一种"不完全氧糖剥夺"的离体脑片模型,该模型满足两个条件,灌流液里氧气部分剥夺而葡萄糖含量降低;"氧糖剥夺"可以导致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坏死。而A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以对抗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因此近年来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而谷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在缺血半暗带是否有改变尚不得而知。因此本文采用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的记录方法,研究"不完全氧糖剥夺"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A型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膜电流(IPSCs)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完全氧糖剥夺"使GABAAR介导的IPSCs的峰值增加而衰减时程延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电流的峰值增加是由于GABAAR-氯离子通道的电导增加所致,而与氯离子的反转电位变化无关。这些发现提示在脑缺血的缺血半暗带区域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能是增强的,这可能是神经元面对缺血状态产生自我保护的一种内稳态机制。  相似文献   
129.
血管生成素是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较弱的核糖核酸酶活性.最新研究发现,血管生成素参与细胞内多种RNA的代谢过程.在生长条件下,血管生成素可以发生核转位聚集于细胞核中,促进rRNA转录,并可参与其剪切加工,同时它也调控一系列mRNA基因的转录,最终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在应激条件下,血管生成素能降解tRNA形成tiRNA,抑制细胞内整体蛋白质的翻译水平,并促进应激小体的形成,激活细胞内应激保护机制,从而促进细胞存活.此外,血管生成素还可参与非编码小RNA等RNA代谢过程.本文概述了血管生成素在RNA代谢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并探讨了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期开拓血管生成素的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0.
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是在递质出胞释放后清除突触间隙的递质 ,但转运体也携带离子。已证实在突触后膜和胶质细胞 ,转运体的激活可导致离子流的产生。某些谷氨酸转运体也存在于突触前终末 ,它们的活动可能影响突触前膜的电位 ,从而调节递质释放。但是 ,突触前终末的体积极小 ,在这些部位记录转运体介导的电流是一件较难的事情。最近 ,Palmer等通过记录两种大型的突触前终末 ,证实了谷氨酸转运体的确能引发突触前离子流。研究者记录了金鱼视网膜双极细胞的大型终末 ,发现突触前离子流与谷氨酸的释放相伴发生 ,这一离子流有较大的电导系数 ,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