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竹亚科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近年来在竹亚科作为一个单系类群的界定、其系统位置的确定、内部系统演化趋势以及地理分布和起源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竹亚科作为一个单系类群仅包括了木本的竹族(Bambuseae)和一个草本的莪利竹族(Olyreae),其中莪利竹族分布在新几内亚的伊里安竹(Buergersiochloa)处于Olyreae最基部。禾本科12个亚科中除了3个亚科为基部类群以外,其余9个亚科分成PACCAD(包括黍亚科,狭义的芦竹亚科,广义的虎尾草亚科,假淡竹叶亚科,三芒草亚科和扁芒草亚科)和BOP单系分支(包括竹亚科,稻亚科和早熟禾亚科)。在BOP支中,竹亚科与早熟禾亚科相近缘,共同组成稻亚科的姐妹群。竹亚科分成草本和木本两个单系类群,木本竹子又分成热带和温带支系,热带支系进一步分成新世界热带和旧世界热带两个单系类群。从现有的化石证据和基部类群的地理分布推断,竹亚科很可能起源于晚白垩纪的冈瓦纳古陆。最后,本文就竹亚科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斑、胃肠道多发息肉、家族遗传性为主要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随着息肉体积增大,患者年龄增加,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主要致病基因为19号染色体短臂上的LKB1/STK1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是一种肿瘤易感综合征,临床应及早处理胃肠道息肉及密切随访观察,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及早期诊治,减少PJS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3.
24.
白珠树属(Gaultheria)在杜鹃花科(Ericaceae)系统演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系统位置和演化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最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白珠树属已经不再属于传统上的越橘亚科(Vaccinioideae)的綟木族(Andromedeae),而是与一些相关属组成了白珠树族(Gaultherieae).对白珠树属产于美洲的类群和相关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的初步研究则表明,该属与Diplycosia、Tepuia和Pernettya等属(均为"常绿类群")关系密切,可能应将这几个属并入到白珠树属中,但其属下分类系统关系还需要对产于亚洲的类群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才能确定.白珠树属与其近缘属的进化历史和生物地理学关系较为复杂,与杜鹃花科其他大多数属不同,白珠树属为典型的环太平洋分布.关于白珠树属的起源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推测:一种观点认为该属起源于南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其起源于北半球的劳亚古大陆.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白珠树属的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并对该属尚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促黑素(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s, MSH)和其它的黑色素主要是由垂体中央部前阿黑皮素(POMC)衍生的内源性的多肽,也可产生于机体的其它组织,通过结合五种黑色素受体而产生生理学效应,包括抗炎症反应、抗微生物、降脂、抑制瘢痕形成等。本文主要是对MSH的分类及生成路径和在创面愈合过程的抗脂、抗瘢痕、抗微生物和抗炎效应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研究MSH对参与伤口修复的干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将更好地揭示干细胞参与创面修复的分子机制,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6.
27.
燕麦属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燕麦属(Avena L.)分类学、系统学、多倍体起源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燕麦属系统学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有:燕麦属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燕麦属的范畴即大穗燕麦转隶归属问题缺少确证;燕麦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六倍体栽培燕麦基因组起源备受争议;燕麦属分化时间尚未估测。六倍体栽培燕麦基因组起源争议的根源在于对A、C、D基因组间分化程度缺乏精准认识。总的来说,分子系统学、细胞遗传学、古地质学、古气候学的整合研究将为燕麦属多倍体起源和分化提供令人信服的新证据,对于深度利用谷类作物野生近缘种核心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8.
植物耐热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受到高温胁迫时,会激活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物的耐热性。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耐热相关基因被相继克隆并转化植物体。本文对植物耐热的分子机制、相关基因的克隆、耐热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植物耐热基因工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适应辐射类群穇属的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花序拓扑学、比较形态学、分子系统发育、细胞遗传学等资料,对适应辐射类群穆属(Eleusine Gaertn.)的系统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穆属系统位置--Eleusiinae亚族成员得到分子系统发育证据的支持.该属具有3种花序类型、7个基因组类型、多倍体均由二倍体杂交起源、C4植物高度适应半湿润-半干旱镶嵌气候等特征.据可靠化石记载和现代地理分布推断,穆属很可能起源于东非,时间是晚中新世,而适应辐射则发生在上新世-中新世间隔.总的来说,分子系统发育、细胞遗传学、古地质、古气候数据的整合研究能够为穆属多倍体起源和谱系多样化历史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 相似文献
30.
第 1 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于 1 999年 8月 1日至 7日在美国密苏里召开 ,这是 2 0世纪世界植物学家的最后一次盛会 ,大约有 450 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2 1世纪的植物科学等主题展开讨论 ,主要内容包括 6个方面 ,即植物生物多样性 :系统和进化 ;生态学、环境和保护生物学 ;结构、发育和细胞生物学 ;遗传和基因组学 ;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 ;植物的人类利用 :经济植物学和生物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会的概况 ,特别评述了有关植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进展 ,并对我国植物科学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