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3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0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819篇
  2000年   638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444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543篇
  1995年   499篇
  1994年   425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郑谦  东英穗 《生理学报》1989,41(6):543-554
用大鼠脑干脑片,给三叉神经中脑核79个神经元作了细胞内记录,测算了20个神经元膜的电学特性:静息电位-60.3±5.6mV;输入阻抗为10.5±5.4MΩ;时间常数1.3±0.5ms。电刺激可诱发动作电位,测算32个神经元的有关参数:阈电位-50—-55mV;波幅69.5±6.1mV;超射11.9±3.6mV;波宽0.8±0.2ms。TTX(0.3μmol/L)或无钠使之消失。通以长时程矩形波电流可引起200—250Hz的2—15个重复放电,但在通电停止前终止,TEA或4-AP可延长放电。膜电位-60—-55mV时在动作电位之后可看到阈下电位波动,它不受TTX的影响,无钙时消失,TEA或4-AP使波幅增大。静息电位去极化可使45个神经元中的40个发生外向整流作用,并被TEA,4-AP或无钙抑制,超极化则发生内向整流作用,Cs或无钠抑制之。灌流液中加入各种钾通道阻断药时神经元的稳态I-V曲线发生相应变化,提示I_(DR),l_A,I_(K(Ca))及I_Q可能都与静息时的膜电导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氧电极法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测氧技术,可用以测定光合强度。我们在用氧电极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时,发现目前采用的HCO_3~-浓度都偏高。本文试讨论用氧电极测定植物叶圆片光合作用时的适宜HCO_3~-浓度问题。目前用氧电极测定光合作用所用的HCO_3~-浓度一般为20mmol/L,亦有用1mmol/L,15mmol/L或100mmol/  相似文献   
103.
载脂蛋白A—I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4.
用双向Southern转移和分子杂交方法,分析证明了SRSV有关的克隆pSF11插入子含有LTR结构、非编码区、gag基因和部分env基因。并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5.
单柱法分离L—缬氨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6.
嗜热栖热菌HB8耐热α—葡萄糖苷酶的提纯和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从镰刀菌中提取T-2毒素,对不同的酵母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证明红酵母属(Rho-dotorula)的三个种,即红酵母(R.glutrnis)、深红酵母(R.ruber)和小红酵母(R.minuta)对T-2毒素最敏感,被定为测毒敏感菌。将抑菌试验与家兔皮肤反应试验、豌豆发芽抑制试验进行对比,结果有部分重合,但不能相互取代。由于抑菌试验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可做为测定T-2毒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9.
L—苹果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10.
蝌蚪(Bufo bufo andrewsi)血红细胞微核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滇池是云南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昆明地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的水源,又是昆明市的重要风景区。近年来,滇池水质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昆明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大观河等流入滇池,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多达30多种,包括镉、汞、砷、铅、铬、氟、有机磷、氰货物等。其中砷(Léonard et al.,1980;Katsuhiko,et al.,1981;贺维顺等,1988),铅(刘明韬等,1983;黄旭培等,1984),铬(Léonard,1980;Nakamuro et al.,Wild,1978;贺维顺等,1987),氟(贺维顺等,1983),有机磷(贺维顺等,1982)等都是业经证实或可疑的致突变物。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远期效应,尤其是潜在的致癌效应如何?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利用蝌蚪血有核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来检测大观河污水的致突变性,以预测流入滇池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致癌性,是本工作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