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05篇
  免费   2673篇
  国内免费   8925篇
  2024年   284篇
  2023年   916篇
  2022年   1017篇
  2021年   1070篇
  2020年   1036篇
  2019年   1033篇
  2018年   807篇
  2017年   953篇
  2016年   939篇
  2015年   968篇
  2014年   1215篇
  2013年   1158篇
  2012年   1362篇
  2011年   1557篇
  2010年   1330篇
  2009年   1372篇
  2008年   1586篇
  2007年   1420篇
  2006年   1311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1102篇
  2003年   812篇
  2002年   727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599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351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微血管形态变化以及Bcl-2和P53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245例消化不良症状的住院患者,首先用放大内镜观察胃微血管形态,然后根据胃小凹状况分为A、B、C、D、E型,分别检测不同胃小凹分型标本中Bcl-2和P53阳性率.结果:浅表性胃炎主要见于A型(57.9%)、B型(49.0%)和c型(20.0%)小凹类型;萎缩性主要见于C型(40.0%)和D型(50.0%);肠上皮化生主要见于C型(32.0%)、D型(35.7%)和E型36.0%);不典型增生多见于D型(10.7%)和E型(34.0%);胃癌仅见于E型(14.0%).不同类型的微血管形态,其Bcl-2和P53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型小凹的标本中Bcl-2和P53阳性率分别为68.0%与62.0%,均显著高于A(5.2%与7.8%)、B(7.8%与11.8%)、C(18.0%与16.0%)、D型(26.8%与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型小凹的标本中Bcl-2和P5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主要发生在D、E型小凹类型;微血管形态可作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指标,放大内镜可以作为早期胃癌诊断的一种临床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I0002-I0002
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肝脏病学》(Hepatology)上发表了题为”Loss of Immunity-supported senescence enhances susceptibility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in TLR2-deftcient mouse”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TLR2缺陷小鼠中证实免疫支持衰老的丧失增加了对肝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将Bcr-Abl及Bcr-Abl T3151突变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靶向降解受体型酪氨酸激酶BCR-Abl,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供研究基础.方法:pcDNA3.1 (-)-Bcr-Abl质粒构建:分别设计引物,通过分段PCR将BCR-ABL克隆入pcDNA3.1(-).首先通过PCR扩增出Bcr-a片段,将其克隆入pcDNA3.1(-)的NheⅠ/XhoⅠ之间;接着将PCR扩增出的Abl-c片段克隆入KpnⅠ/ HindⅢ之间,最后XhoⅠ/KpnⅠ双酶切pGD210,将酶切下片段插入pcDNA3.1(-)的相应位点即可.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验证质粒的表达.pcDNA 3.1(-)-Bcr-Abl T3151的突变质粒:首先设计引物,第一步以pcDNA3.1(-)-BCR/ABL为模板,以Abl-c-u和ba-M1为引物扩增出A-1:560 bp.第二步,相同模板,以ba-M2和ba-M-down为引物扩增出A-2:870 bp.第三步,以扩增出的A-1和A-2为模板,以Abl-c-u和ba-M-down为引物,扩增出1434 bp的片段A-l+2,以Bcl和Kpn Ⅰ分别酶切pcDNA3.1 (-)-BCR/ABL以及A-1+2,将突变后的A-l+2置换入pcDNA3.1 (-)-BCR/ABL.结果:PCR结果显示3.1(-)-Bcr-Abl及3.1 (-)-Bcr-Abl T3151突变质粒条带大小符合,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正确,转染后可见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 (-)-Bcr-Abl及pcDNA 3.1(-)-Bcr-Abl T315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且转染293T细胞后证实其能够正确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常压下强电场辐射对国稻6号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常压下在相同时间下,以不同强度(和在相同强度下,以不同时间)辐射国稻6号种子,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在不同辐射条件下,水稻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水平及差异.结果:所有强电场辐射的试验组甲基化水平都比未辐射的对照组有所降低,并与辐射的时间和强度有关.细胞DNA全甲基化、半甲基化扩增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比例为:12.89%~13.62%,3.36%~4.63%,随着辐射强度和时间的增加有所降低.结论:说明经强电场辐射的国稻6号水稻基因组DNA甲基化较亲本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强电场能引起表观遗传变异,为研究其规律奠定了基础,也为探讨水稻甲基化对水稻生长调控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脾门淋巴结(10组)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2011年)75例胃癌根治术伴10组淋巴结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病例.分析了临床病理学因素和10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结果提示10组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52%.胃下部癌的转移率(20%)相对较低(P=0.000),大弯侧肿瘤的转移率高达76.2%.病灶的侵润深度及病理TNM分期与10组淋巴结阳性率密切相关,组织学类型或分化程度与10组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相关.病灶小于3 cm病例的10组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0%,而大于9 cm或Borrmann-Ⅳ的肿瘤患者的10组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100%.结论:10组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包括:1.中上部胃癌;2.肿瘤位于胃大弯侧;3.大于3 cm; 4.侵达胃壁浆膜层.含以上高危因素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中,建议常规行术中快速冰冻检查10组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含2个以上高危因素的进展期胃癌建议行脾切除术,或如果技术条件具备应行保留脾的10组淋巴结清扫术以便最终获得R0切除.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存蛋白(surviv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 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和10例手术切除的远端正常食管组织中HIF-1α、Survivin、CyclinD 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IF-1α、Survivin、CyclinD 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HIF-1α与CyclinD 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HIF-1α、Survivin、CyclinD 1的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以及推断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针对人源HDAC2外显子拼接功能区(CDS)基因,运用双管法突变体构建技术,构建HDAC2去乙酰化酶功能失活的片段缺失与关键位点突变体,检测突变体的SUMO化修饰E3连接酶功能活性,探究此HDAC2新功能是否受到其固有的去乙酰化酶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HDAC2 100-322位氨基酸密码子缺失的片段突变体引物与142位H→A点突变体引物,利用HDAC2的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为模板,通过耐热Fusion酶PCR反应双管扩增相应的单链DNA,并经退火、模板酶切、乙醇纯化、感受态转化、抗性平板筛选、测序鉴定获得两种HDAC2去乙酰化酶功能失活的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印迹检测突变体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其SUMO化修饰E3连接酶功能活性.结果:成功构建HDAC2去乙酰化功能失活的片段缺失突变体pcDNA3.1/HDAC2 (DEL 100-322AA)与关键位点突变体pcDNA3.1/HDAC2(142 H→A).C-myc标签的免疫印迹检测显示两种突变体在细胞中可稳定表达.将突变体转染进入三种细胞,LUC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仍具有E3连接酶功能活性.结论:HDAC2的E3连接酶功能不依赖于其去乙酰化酶活性,并且E3连接酶功能结构域位于其序列C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eIF3I蛋白在细胞中的泛素化修饰,阐明其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点突变技术获得突变体K282R,与野生型eIF3I比较泛素化的水平,研究细胞内的泛素化修饰调控.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研究野生型蛋白eIF3I和突变体K282R对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再从周期蛋白水平研究eIF3I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结果:突变体K282R比野生型eIF3I蛋白的外源表达量大.在Hela细胞中K282R突变体的泛素化水平低,抑制了该蛋白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过表达eIF3I能上调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量,促进细胞进入由G1期进入S期.同时,泛素化程度低的突变体K282R具有较强的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抑制eIF3I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能上调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提示eIF3I在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近年来,关于UCP2-866G/A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各研究的结果不尽一致.本文拟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已公开发表的有关UCP2-866G/A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研究进行系统综合定量分析,以期科学的评价UCP2-866G/A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运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关于UCP2-866G/A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相关的公开发表的文献,选择OR值及其95%CI作为Meta分析指标.利用Stata10.0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计算.结果:根据统一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纳入14篇文献,共有肥胖者5195例,对照组9735人.在总人群中,UCP2-866G/A位点A/G的OR=0.931 (95%CI:0.884-0.980),AA+GA/GG的OR=0.924 (95%CI:0.859-0.994),AA/GG的OR=0.886 (95%CI:0.797-0.985),GA/GG的OR=0.925 (95%CI:0.856-0.999),有统计学意义.在欧洲人群中,UCP2-866G/A位点A/G的OR=0.912 (95%CI:0.857-0.970),AA+GA/GG的OR=0.882 (95%CI:0.808-0.962),AA/GG的OR=0.846 (95%CI:0.743-0.963),GA/GG的OR=0.893(95%CI:0.814-0.980),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亚洲人群中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认为-866G/A基因多态性与欧洲人群的肥胖有关,与亚洲人群的肥胖无关.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