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EVL)与硬化剂(EIS)联合组织胶(TAI)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98例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8例给予EVL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EIS联合TAI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止血率、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静脉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 d及1、3个月时的止血率(99.00%、96.00%、93.00%)均高于对照组(91.84%、87.76%、8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术后3 d,两组患者的门静脉直径、血流量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血流速度均有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与EIS联合TAI栓塞治疗EGVB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92.
青海省下三叠统巴颜喀拉山群下亚群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次对青海中部下三叠统巴颜喀拉山群下亚群孢粉组合进行综合研究。共发现孢粉:下岩组59属89种(包括1新种),按在组合中百分含量的平均值,蕨类植物孢子占55.71%,裸子植物花粉占36.3%,疑源类9属2种占7.36%,称之为Lundbladispora-Cycadopites-Veryhachium组合;上岩组86属119种(包括3新种),蕨类植物孢子占46.03%,裸子植物花粉占31.91%,疑源类13属16种占21.64%,称之为Limatulasporites?Cycadop-tes?Tubermonocolpites-Micrhystridium组合。上述孢粉组合特征,大体可与国内外早三叠世孢粉组合对比,因此,巴颜喀拉山群下亚群的时代应属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了在中间宿主赤豆螺体内发育的中华下弯吸虫雷蚴和尾蚴形态,并用其尾蚴形成的囊蚴感染鸭和鸡,从试验动物体内检得不同虫龄的童虫和成虫,5日龄童虫出现龙骨样突出的中间列腹腺,9日龄虫体成熟,大小为2.50─3.30×0.675─0.950mm,出现发育完全的生殖腺,子宫内已含有成熟的虫卵。虫体两侧列腹腺数为9─13个,多为12个,中列腹腺起自内贮精囊的后部,止于卵巢后缘。  相似文献   
94.
Tan GJ  Yang TZ  Zhao XY  Zhou LX  Cao CL  Ma CS 《生理学报》2003,55(1):58-64
为探讨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分别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和NF-κB p65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了CFA-GPSCH诱导大鼠EAE1、7、14和21d时脑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观察了这些变化与EAE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仅有少量NF-κB蛋白表达,其活性也很低;诱导EAE后,伴随着大鼠EAE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出现和进行性加重,其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在免疫后14d达到高峰,NF-κB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脉络丛、穹隆下器、血管“套袖样”病灶的周围,与EAE病变部位一致,此时大鼠EAE发病率最高、病情最重、体重减轻最显著、脑组织病理改变也最明显;21h脑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以抑制脑内组织NF-κB活性和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以抑制脑内NF-κB蛋白表达后,大鼠EAE症状和脑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说明脑组织NF-κB的动态变化与EAE症状及脑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脑组织NF-κB的激活对EAE的发病起着关键的作用,应用NF-κB抑制剂可能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化学刺激和电刺激穹窿下器官(subfornical organ, SFO)诱发的饮水量和脑内c-fos表达的结果是否不同进行比较. 方法向大鼠SFO内微量注射L-谷氨酸作为化学刺激,用恒流刺激SFO作为电刺激,记录诱发的1 h内饮水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内Fos蛋白表达.结果电刺激和化学刺激SFO均能诱导相似的饮水行为,其诱饮率分别为75%和85.7%,1 h平均饮水量分别为(0.28±0.22) ml 和(0.31±0.15) ml ,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并均能使前脑的 11个脑区(终板血管器官, 正中视前核,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丘脑室旁核,联合核和中央内侧核,终纹床核,穹窿周背区和无名质)和后脑的4个脑区(最后区,孤束核,臂旁外侧核和中缝背核)相似的Fos蛋白表达.结论刺激SFO所诱导的饮水行为和脑内Fos蛋白表达是激活其神经元胞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
江苏下扬子区牙形刺荧光强度与色变指标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江苏下扬子地区不同色变指标牙形刺的荧光强度测试,发现随牙形刺色变指标的增加,牙形刺荧光强度减弱,从而建立了牙形刺荧光强度与色变指标的相互关系,为江苏下扬子区海相地层的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提供一个新的参数。  相似文献   
97.
红光能增加细胞壁的Hyp含量和细胞各部分的Hyp/Pro,绿豆下胚轴切段伸长被红光抑制的程度与两者呈正相关。环己酰亚胺和放线菌素D明显降低细胞壁的Hyp含量,提高WSFC和CWRSE中的Hyp/Pro,抑制切段伸长。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定的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患者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剖腹引流的经典引流。比较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至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位96.2%(25/26),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死、腹腔出血、胰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效果良好,并发症的低,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患者肾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 年5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单发肾结石且结石直径均≤ 2 cm的患者1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90 例,A组采取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组采取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尿Kim-1 及血清NGAL、Cys-C水平,评估患者肾功能。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6 h、12 h、24 h、72 h尿Kim-1 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A 组术后48 h尿Kim-1 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6 h、12 h、24 h尿Kim-1 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 6 h、12 h、24 h、48 h、72 h血清NGAL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前2 h、术后6 h血清Cys-C 水平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2 h、24 h、48 h、72 h血清Cys-C 水平均A 组均高于B 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 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均对患者肾功能造成损伤,但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肾小球损伤更为严重,经皮肾镜下钬激 光碎石术对肾小管损伤较为严重,临床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府逐瘀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大鼠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 CRP) 、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的影响。方法:50 只大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组,模型组,醒脑静组 (0.3 mL/kg),血府逐瘀汤组(0.3 mL/kg),联合用药组(醒脑静联合血府逐瘀汤)。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采用" 二次枕大池注血法" 建立大鼠SAH 模型。从造模成功后的第1 d 开始给药,连续给药7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术后 1 d、3 d、7 d、14 d取血浆及脑脊液,按ELISA 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各组血清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C- 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结果:(1)术后随着时间推移,SAH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TNF-alpha及CRP 含量逐渐上升,在第7 d 达到高峰。(2)术 后第1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琢、CRP含量均显著上升,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醒脑静组及 血府逐瘀汤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alpha、CRP 含量无差异(P>0.05),而联合用药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琢含量下降,差异具有 显著意义(P<0.05)。(3)术后第3 d、7 d、14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琢、CRP 含量均显著上升,差异显著 (P<0.01);与模型组比较,醒脑静组、血府逐瘀汤组及联合用药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琢、CRP 含量下降,差异均显著(P<0.0 1),与醒脑静组或血府逐瘀汤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中血清及脑脊液中TNF-alpha、CRP含量下降,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醒脑静 联合血府逐瘀汤能有效缓解SAH大鼠CVS,与降低SAH大鼠血清及脑脊中TNF-alpha、CRP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