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技术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新技术、新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兔30只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为嵌插组、改良嵌插组和经皮穿剌组。分别按不同方法建立肝癌模型,于建模后第1、2、3周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肝脏成瘤及转移情况,比较各组转移率,并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30只动物建模成功28只,成功率93%,经皮穿剌组有2只肝脏未见种植灶,嵌插组和改良嵌插组全部种植成功。改良嵌插组腹壁转移率显著低于嵌插组和经皮接种组。结论改良嵌插法3周内不会形成接种部位腹壁以及远处的转移,是一种理想的移植性肝癌模型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942.
利用调节性T细胞消除的致死型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 chabaudi AS,P.c chabaudi AS)感染鼠疟模型,探讨DBA/2小鼠对P.c chabaudi AS感染易感性的原因。DBA/2小鼠对P.c chabaudi AS易感,伴随原虫血症增加CD4+CD25+Foxp3+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以CD4+CD25+Foxp3hi增加更为明显。原虫血症达峰值时CD4+CD25+Foxp3hi细胞数量亦达到峰值。相比,Treg消除鼠的原虫出现时间和疟血症峰值时间均明显延迟,且在疟血症达峰值前(5~8 d)原虫血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之相应,CD4+CD25+Foxp3hi细胞数量明显处于低水平。同时,Treg消除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由此提示,P.c chabaudi AS感染导致Foxp3表达增加,扩增的CD4+CD25+Foxp3hi细胞有利于疟原虫复制和逃避宿主免疫应答,进而影响疟疾感染的进程和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943.
鼠兔科虽然是地质历史时期较为繁盛的一个门类,但现在仅有一个属(鼠兔属Ochotona)。Ochotona被认为与Bellatona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可能是由后者衍生而来。详细描述了内蒙古大庙上猿化石地点发现的鼠兔科化石,识别出一种古老类型Desmatolagus moergenensis以及其他三个种Bellatona cf.B.forsythmajori,Bellatonoides eroli,Ochotonacf.O.lagreli。归入Bellatona,Bellatonoides和Ochotona的这三个种的p3具有相似的形态,并呈现出连续变化的特征。Bellatona的p3具有两个唇侧褶沟,但无舌侧褶沟;Bellatonoides的p3具有浅的舌侧前褶沟,但与唇侧前褶沟分开较宽;Ochotona的p3则具有深的舌侧前褶沟,与唇侧前褶沟之间仅以很窄的齿质桥连接。M2从无后突起、较小的后突起至发育的后突起,也呈现出连续变化的特征。中间颊齿则难以区分。因此,推测这三个种之间存在连续的线性演化关系,Ochotona可能直接起源于Bellatonoides。磁性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显示该地点的年代约为12Ma,与根据分子钟推测的Ochotona的分化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构建天然兔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方法:采用RT-PCR法从未免疫的兔子脾脏中克隆得到抗体重链可变区(VH)与轻链可变区(VL)基因,重叠PCR将VH和VL拼接成scFv片段,将scFv连接到噬菌粒pComb3XSS上,电转入XL1-Blue菌中,得到单链抗体库,并用此抗体库筛选抗肌酸激酶抗体。结果:构建了容量为4×108,基因重组率95%的单链抗体库,DNA指纹图谱显示抗体库多样性良好。以肌酸激酶为抗原,从该库中筛到3株抗肌酸激酶的抗体。结论:分析表明构建的天然兔源单链抗体库质量良好,可用于快速筛选、制备多种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945.
946.
铅损伤对新生鼠脑组织中多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生Wistar大鼠按腹腔注射醋酸铅的剂量 ,随机分为正常、低铅组、高铅组。各组注射剂量分别为 0 ,2 0 ,6 0mg/kg。定期测量体重 ,采用薄板层析法测脑中精脒的含量。结果显示正常组出生后体重增长迅速 ;与正常组相比 ,高、低铅组分别于出生 5、10天后体重增长明显落后 ;脑重、脑精脒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并且与铅损伤的剂量有明显的负相关 (r =- 0 .793,P <0 .0 1)。研究表明脑中多胺的量是反映铅神经毒性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47.
表皮生长因子对neu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rb B2/neu oncogene encodes a protein which sequence is closely similar to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We have previously found that EGF can induce the expression of erb B1/EGFR gene in normal and 3H-TdR transformed C3H/10T1/2CL8 mouse embryo fibroblast cells i.e. NC3H10 and TC 3H10 respectively, but we do not know whether the neu oncogene expression can be induced by EGF.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EGF on NC3H10 and TC3H10 has been observed by Northern blot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EGF had a obvious induction effect on neu oncogene expression in these cells. Thus, the expression of both erbB 1/EGFR gene and erbB 2/neu oncogene can be induced by EGF. This result may provide a novel clue 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EGF action in cell nucleus.  相似文献   
948.
动物的消化生理特征和消化对策可决定其营养生态位。为揭示黄毛鼠适应高纤维食物的消化对策,在高纤维食物饲喂10 d和20 d时,以食物平衡法测定摄食量、粪便量及相应的能量学参数。在取食高纤维食物10 d时,摄食量无显著变化,但粪便量显著增加,消化率显著下降;至20 d时,摄食量显著增加,消化率仍低于对照组,但消化能与对照组无差异。高纤维组动物的体重在第10 d时显著下降,但在第20 d时未进一步下降。该结果表明,黄毛鼠能够通过增加摄食量和降低消化率的消化对策适应高纤维食物,此外,降低体重使总能量需求减少,也是其适应低质量食物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949.
高原鼠兔脑红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高原鼠兔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基因编码区并检测其在成年高原鼠兔脑组织和其他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探讨高原鼠兔低氧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高原鼠兔脑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 - PCR 获得高原鼠兔NGB cDNA,将其与pGEM - T Easy 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鉴定和测序;制备地高辛标记的RNA 探针并采用原位杂交法(In suit hybridization,ISH) 分析脑红蛋白基因在高原鼠兔脑组织中的分布;采用RT - PCR 和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检测高原鼠兔不同组织中脑红蛋白的表达含量。将含有目的片段的阳性克隆经测序和Blast 分析,显示其部分编码序列与GenBank 中绵羊、大鼠等同源性很高(大于84% ),表明本实验所克隆的序列为脑红蛋白基因;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GB 在青藏高原土著动物高原鼠兔脑部分布较为广泛;高原鼠兔不同组织中都有NGB mRNA 表达,NGB 基因并不是中枢神经系统所特有的,睾丸和肾上腺也有较高的表达。NGB 基因在高原鼠兔脑组织和其他组织中分布较为广泛,推测NGB mRNA 可能在高原鼠兔机体较为广泛的区域中发挥着作用,同时为高原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50.
最近在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遗址采集到1件具有现代智人解剖特征初始状态的下颌骨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啮齿类中的鼠科化石有锡金小鼠(Mus pahari)、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似德氏狨鼠(Hapalomys cf.H.delacouri)、笔尾树鼠(Chiropodomys gliroides)、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印度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黄毛鼠(Rattus losea)共8属11种。这种全部由当地或邻近地区现生种类构成的组合显然比当地早更新世的三合大洞和川黔地区中更新世歌乐山期的鼠类组合进步, 而与广西田东雾云洞的鼠类组合相似, 其动物群的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 与不平衡铀系法得到的测年结果(距今约11万年)相吻合。智人洞鼠科动物的组合明显具有东洋界热带-亚热带动物群的特点, 其中林灌和草地型所占比例较大表明当时的森林面积可能减少、林灌和草地面积可能增加, 反映出当时的气候相对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