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153.
鼻面及鼻眶脑真菌病(rhinofacial and rhino-orbital-cerebral mycosis,ROCM)是一种病死率高的暴发性真菌感染疾病,主要由毛霉目、虫霉目、蛙粪霉目真菌引起。曲霉属真菌多引起真菌性鼻窦炎,如果侵入邻近的鼻、面、眼眶组织,真菌可能会延伸到颅底和/或神经系统,从而危及生命。由于该类感染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可能较高;此外,对曲霉的有效抗真菌治疗与其他真菌的抗真菌治疗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对PubMed和中文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Meta分析,全面总结了引起ROCM的相关曲霉菌种类、分布、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4.
155.
猴痘(monkeypox)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发生在非洲中部、西部地区。猴痘病毒可感染多种哺乳类动物,主要在动物中流行,人接触感染动物后可被传染。猴痘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发热、皮疹等),但症状较轻。天花疫苗接种可提供预防猴痘的免疫保护力。然而,因全球天花被消灭而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后,猴痘成为最可能威胁人类的正痘病毒性疾病。近期,其散发病例在欧洲多地出现。2022年5月7日英国报道了猴痘疫情。随后,欧洲报道猴痘确诊和疑似病例超过100例。猴痘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感染动物、与患者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2022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就此次猴痘疫情召开了紧急会议,旨在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做好防范应对准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卫生部门报告了相关疫情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截至2022年5月28日我国尚无输入性猴痘报道,但因国际交往频繁等仍须提高警惕。本文介绍了猴痘流行现状及有关防控信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6.
大流行性流感减毒活疫苗(pLAIV)常被用于基础免疫以使受试者对后续的流行性流感灭活亚单位疫苗(plSV)产生强烈的中和性抗体应答。然而,在使用pISV加强免疫前曾接受与未接受pLAIV免疫的受试者之间,其外周血中的H5特异性记忆B细胞未检测出不同。为了探究pLAIV基础免疫的机制,研究者分别单独使用H5N1 pISV或pLAIV,或序贯使用H5N1 pLAIV和pISV免疫12只非洲绿猴(AGM)并系统检测其全身和局部引流淋巴结(LN)的免疫力。AGM模型重现了临床研究的血清学观察结果。有趣的是,H5N1 pLAIV在纵膈淋巴结(MLN)中诱导了强烈的生发中心B细胞应答。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及鼻眼联合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0 例儿童过敏性 结膜炎与310 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点眼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朗喷鼻联合人工泪液点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 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300 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中,50 例(16.67%)并发变应性鼻炎;310 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中,59 例 (19.03%)并发过敏性结膜炎(P>0.05);(2)109 例同时并发两种疾病患儿中,均进行眼结膜与鼻粘膜的刮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 其中60 例(55.05%)结膜刮片与67 例(61.47%)鼻粘膜刮片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P>0.05);(3)两组治疗前后BUT 及角膜荧光素 染色评分、症状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鼻朗喷鼻 联合人工泪液点眼治疗儿童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8.
<正>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带领团队,在疟疾和艾滋病相互关系研究中,发现疟疾感染有利于艾滋病病毒储存库的清除。相关成果于12月9日发表在《逆转录病毒学》杂志上。据介绍,陈小平等建立了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疟原虫共感染的恒河猴模型,模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疟原虫的共感染。基于该动物模型,研究团队发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前提下,疟疾感染有利于HIV储存库的清除,并初步阐述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159.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采用实时PCR技术了解51个T2DM相关基因mRNA在健康和糖尿病人/食蟹猴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与健康组相比,糖尿病猴中有34个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约为66.7%,其中24个基因表达上调(P<0.05);而糖尿病人中有26个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约为50.1%,其中16个基因表达上调(P<0.05),这些基因表达受到糖代谢、脂肪代谢、炎症等方面的影响。糖尿病人与食蟹猴样本中有18个基因都存在差异性表达(P<0.05),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因此,食蟹猴可以作为研究糖尿病的较理想的模式动物,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的表达模式可以为糖尿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0.
较小鼠等啮齿类动物而言,猴和小型猪等大型实验动物在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更为接近,在解剖、生理生化代谢及疾病发病机制等多方面与人类更接近,使它们在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和新药研发等中有无可替代的应用。而制备遗传工程大动物可以更深入地解析人类疾病,并可为器官移植和新药研发提供更充分的实验材料。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近几年已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制备遗传工程猴和小型猪。与传统的原核显微注射方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相比,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转基因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因此,构筑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遗传工程猴和小型猪的技术平台将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