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4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本文用PCR对116份胃活检标本进行幽门螺杜菌(HeticobacterPyloriHp)检测,总阳性率71.55%(83/116),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的阳性率分别为87.5%(14/16)、86.96%(20/23)和63.51%(47/74),同时用尿素酶法作参照,其总阳性率为58.62%(68/116),上述疾病分别为43.75%(7/16)、56.52%(13/23)和62.16(46/74)。结果表明PCR能快速、敏感特异地检出HP,这对研究HP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致病作用、传播途径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2.
肝脏穿刺活检是评估肝脏性质、病变程度及治疗效果的最特异手段。但不少肝病患者对肝穿检查存在错误的认识,检查前产生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为缓解其应激反应,我们尝试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80例行肝穿检查的病人在检查前、检查中实施心理干预,起到了良性的效应。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病人均为2005年1月~2007年1月本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具备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指征[1]。操作时使用自动活检枪配套一次性16G切割针,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 相似文献
403.
宁方颖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7):812-81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8例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口服思密达3g,3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d。对照组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血清内毒素和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内毒素和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6%(x^2=4.52,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保护和改善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恢复患者的肠功能。 相似文献
404.
《四川动物》2015,(1)
为了探讨牦牛肠源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3对牦牛小肠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将10头健康牦牛(2~2.5岁)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益生菌组和空白对照组,益生菌组在饲料中添加2×109CFU·kg-1L.acidophilus L3,饲喂28 d后取其小肠组织样品,采用组织学和显微测量学方法对益生菌组和空白对照组牦牛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V/C),以及回肠黏膜淋巴集结厚度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组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隐窝深度降低,V/C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回肠淋巴集结的测量发现,益生菌组牦牛回肠淋巴集结的平均厚度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牦牛肠源L.acidophilus L3可有效改善其肠道黏膜结构,增强肠道黏膜免疫效应部位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0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西医结合科和消化内科收治的20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苦参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黏膜病变、疾病活动指数与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病变与疾病活动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汤联合美沙拉嗪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肠道黏膜病变,降低肠道炎性反应,控制病情进展,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06.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及对肠黏膜功能和肠壁黏膜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8年10月到2020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EPISBO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 相似文献
407.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脑卒中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84例重症脑卒中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时是否添加益生菌将患者分为联用组和单用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控制颅内压、营养脑细胞、保护胃黏膜和... 相似文献
408.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中对局部黏膜免疫反应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构建小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阿奇霉素组.阿奇霉素组一次性给予阿奇霉素(80mg/kg),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当天、给药第7天、给药第14天和给药第21天,阴道拭子取宫颈脱落细胞,分离沙眼衣原体.给药21天,处死动物.收集血清,ELISA测定血清IL-6和TNF-α水平,同时进行阴道、宫颈黏膜常规HE染色和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1.阿奇霉素组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未出现上行感染(P〈0.05).2.阿奇霉素组生殖道黏膜内树突状细胞数量增加(P〈0.05),肥大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3.阿奇霉素组血清内IL-6和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除了有效清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亦可以调节生殖道黏膜的免疫反应,减轻免疫病理损伤,使沙眼衣原体感染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09.
目的:探讨术前空芯针穿刺与开放性手术活检对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为乳腺癌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临床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术前针穿刺组(n=92)和手术活检组(n=288),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无病生存率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肿瘤分级情况、ER阳性表达率、PR阳性表达率和HER-2阳性表达率水平差异不大,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肿瘤直径≥2 cm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4个月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91%和99.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36个月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65%和96.1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采用空芯针穿刺活检对于患者的预后没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患者病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10.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试验对象, 灌喂氧化鱼油7d后, 采集肠道黏膜组织并提取总RNA, 采用RNA-seq方法, 进行氧化鱼油组和正常鱼油组草鱼肠道黏膜基因差异表达水平、基因注释和IPA基因通路分析, 并测定了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研究结果显示, 草鱼肠道黏膜在受到氧化鱼油损伤后, 胆固醇和胆汁酸生物合成通路代谢酶、调节胆固醇和胆汁酸合成或转运的代谢酶或蛋白基因差异表达, 部分基因差异表达达到显著性上调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 草鱼肠道黏膜具备完整的乙酰辅酶A胆固醇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基因通路. 肠道黏膜在受到氧化鱼油损伤后, 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的胆固醇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基因表达增强, 胆固醇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的逆转运途径基因通路表达下调, 胆固醇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基因通路表达上调; 以胆固醇为原料的胆汁酸经典合成代谢途径基因通路表达上调, 而胆汁酸的补充合成途径基因表达下调. 在灌喂氧化鱼油后, 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分别增加了28.84%、29.56%和12.13%, 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了8.1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