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4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黏膜免疫佐剂。现有研究已经发展rCTB能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2(IL-12),能激活Th-2细胞,使Th1/Th2平衡发生改变。目前尚无rCTB在细胞免疫中发挥相关作用的报道。作者在研究中发现鼻内给予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rHBs)和rCTB免疫动物能够在动物体内同时产生IgG1和IgG2,提示rHBs和rCTB可能同时介导了Th1和Th2型反应。 相似文献
362.
目的:研究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 N)的现患率,并分析该人群年龄与HPV感染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以及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之间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对553例30岁-78岁有性生活史的女性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对所有接受筛查的妇女均行宫颈HPV检测及电子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并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子宫颈病变的金标准。资料采用EXCEL整理,利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和CI N的关系。结果:553例受检对象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8.0%。hrHPV感染情况在不同年龄段分布有显著差异,hrHPV病毒载量越高宫颈病变的程度越重。结论:不同年龄段hrHPV感染情况不同,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63.
近年来,在无颌类脊椎动物七鳃鳗体内发现了以可变淋巴细胞受体(Variable lymphocyte receptors, VLR)为基础的抗原识别机制。为揭示七鳃鳗鳃黏膜免疫系统中类淋巴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遗传基础,探索无颌类与有颌类脊椎动物在适应性免疫应答机制上的进化关系,本文构建了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鳃囊组织免疫前后cDNA文库并进行了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及分析。通过对组装得到的88 525个独立基因(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别有21 704和9769个unigene在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得到注释。999个unigene参与免疫系统的多个通路,其中184个与高等脊椎动物TCR(T cell receptor)和BCR(B cell receptor)信号通路的51个分子具有较高的同源关系,说明七鳃鳗体内存在高等脊椎动物适应性免疫应答信号通路的相关分子。本文还发现5个VLRA、7个VLRB和4个VLRC分子,说明七鳃鳗鳃黏膜免疫组织内至少分布3种类淋巴细胞亚群。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k、Fyn和Zap70基因在免疫激发后表达量显著上调,而Syk、Btk和Blnk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变化,说明七鳃鳗鳃组织受到抗原刺激后,类似T淋巴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被激活。本研究初步证明,尽管无颌类和有颌类脊椎动物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在抗原识别机制上存在不同,但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研究结果为探讨七鳃鳗VLRA+、VLRB+和VLRC+淋巴细胞免疫应答信号传导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364.
365.
骆明芬黄欢李倩刘红芳席丽艳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5):368-372
目的总结与探讨中国大陆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CMC)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方法检索分析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1980—2020年中国大陆确诊为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相关文献资料。结果共纳入文献24篇,病例61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38岁,本病以反复发作的皮肤(57.38%)、口腔黏膜(95.08%)、甲(63.93%)念珠菌感染为特点。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子1功能获得性突变(STAT1 gain-of-function,STAT1 GOF)为最常见病因,治疗以唑类药物最常用,复发率高。结论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是一种少见的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多器官和系统的异常,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66.
随着深部真菌感染率的上升,白念珠菌病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白念珠菌之所以能引起全身播散性的感染,黏附并侵袭黏膜屏障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总结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白念珠菌黏附、侵袭黏膜屏障相关的机制做一综述,为更好的了解和治疗念珠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7.
本研究在已建立的柯萨奇病毒B3型(CVB3)黏膜疫苗chitosan-pVP1基础上,引入C家族趋化因子,即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TN),以期诱导更强的黏膜免疫应答,获得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将pLTN与pVP1各50μg混合后,与chitosan形成共聚复合物,隔周滴鼻免疫小鼠,共4次;末次免疫后2周,检测血清IgG、粪便IgA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同时,以3LD50/0.1mlCVB3腹腔感染小鼠,7d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hi-(pVP1+pLTN)可显著提高CVB3特异性血清IgG水平、粪便IgA水平以及增强肠系膜淋巴结特异性CTL应答。病毒攻击后,chi-(pVP1+pLTN)组心肌炎发病率仅为16.7%,显著低于chi-(pVP1+pcDNA3.1)组的33.3%。心肌组织病理显示,chi-(pVP1+pLTN)组心外膜下仅有轻微炎症,而chi-(pVP1+pcDNA3.1)组除心外膜下有较多淋巴细胞聚集外,心肌内尚有少量炎症浸润和坏死灶。结果提示,LTN与VP1质粒经chitosan共包装后进行滴鼻免疫,可增强CVB3特异性黏膜免疫应答,更有效地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8.
戈登氏链球菌是一种非致病性革兰氏阳性黏膜共生菌, 参与组成人类口腔正常菌群。它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 非常适合作为黏膜疫苗的载体。了解戈登氏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常用表达体系及该菌在黏膜疫苗的应用情况, 将为其黏膜疫苗的进一步研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69.
染色体外环状DNA (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eccDNA)是一种真核生物染色体外的闭合环状DNA结构,长度和染色体起源具有较高异质性。ecc DNA这一名称目前主要指大小在数百kb以内的小分子染色体外环状DNA,包括micro DNA、小多分散环状DNA (small polydispersed circular DNA, spcDNA)以及其他未分类的小分子eccDNA等。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是一种可以同时对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的技术,又名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等优势。近年来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不仅在揭示eccDNA染色体起源、分子结构、发生机制和潜在功能以及循环系统中的eccDNA分子特征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推动了eccDNA在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生物信息学软件的发展和eccDNA分析算法的开发也对其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血浆以及尿液等液体活检常用体液样本中... 相似文献
370.
流感病毒是呼吸道传染病毒,增强疫苗接种诱导的黏膜免疫反应对于预防流感尤为重要。目前,流感病毒疫苗主要为病毒灭活疫苗,且通过肌肉注射接种,很难诱导产生黏膜免疫。为增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黏膜免疫效果,本文利用薄膜分散法将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相似的磷脂以及胆固醇制备成包裹瑞喹莫德(R848)的PS脂质体(PS-R848)做黏膜佐剂,将该脂质体与H7N9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混合后经鼻腔免疫BALB/c雌性小鼠,检测免疫指标及攻毒后的保护效果。与灭活疫苗添加R848组相比,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Ig G)以及分型抗体Ig G1与Ig G2a效价、血凝抑制(HI)效价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泌型Ig A(s Ig A)效价显著提高;诱导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与IL-4的分泌量也显著增加。用同亚型流感病毒攻毒小鼠后的肺部病毒滴度较单独疫苗组降低,存活率达到100%,最大体重丢失率较单独疫苗组低且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R848仿生PS-R848作为黏膜佐剂可以有效提高H7N9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开发流感病毒的黏膜疫苗做了数据积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