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5篇
  37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肺炎肠道菌群分布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为重症肺炎患者选择可靠的营养支持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所有患者入院即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建立...  相似文献   
152.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场所,而且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益生菌通常被认为是胃肠道共生菌,摄入适量时,可对宿主产生益处。现就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并通过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来调节肠上皮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为开发新型益生菌制剂,抑制肠道病原菌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健康儿童口服法国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后的唾液中sIgA(分泌型IgA)含量的变化,从而判定其对提高消化道黏膜免疫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健康儿童28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其中从每组随机抽出1或者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共为7例,而试验组则为21例。收集口服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前后正常健康儿童唾液标本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sIgA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儿童之间唾液sIgA分泌量差异较大,个体的唾液sIgA水平会随着身体健康状况和饮食条件等呈不稳定情况,而试验组儿童的唾液sIgA分泌量在连续口服益生菌冲剂6天后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并在继续服用益生菌冲剂的7天内获得比较高而稳定的水平。结论口服法国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可有效诱导消化道黏膜免疫应答,提高并维持儿童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肾内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正确地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能继续接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科治疗.结论 加强狼疮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5.
重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屏障应激性变化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观察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IMB)应激性变化的模型。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两组。TBI组(32只):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TBI模型;假手术对照组(32只):只开骨窗,不行落体致伤。两组大鼠分别按术后6、12、24和48h时相点分为4个亚组(每组均为8只),观察脑组织、肠黏膜组织病理以及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下TBI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电镜下还可见细胞间紧密连接较对照组明显增宽。结论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的重度TBI大鼠模型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宽,提示其IMB的功能的确发生了应激性损害,说明这种用来观察重度TBI后IMB应激性变化的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6.
肠道是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亦是共生微生物群的主要寄居场所,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如免疫和内分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肠道功能紊乱与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多糖具有肠道功能调节作用,包括通过作用于肠道黏膜 参与机体免疫过程、保护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以及刺激肠道内分泌。从伴随疾病过程中的肠道功能紊乱的角度, 对多糖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7.
口腔黏膜白斑病(oral leukoplakia,OLK)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的癌前病变.OLK恶性转化率高达43%,因此加强其风险调查和监测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美国SuperArray公司的肿瘤基因芯片(OHS-802)检测口腔正常组织、OLK组织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组织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旨在筛查与口腔黏膜白斑病发生和癌变相关的表达阳性基因,为探究OLK的发生及癌变机制奠定基础.将“正常组织→OLK组织→OSCC组织”连续递增2倍以上或递减2倍以上的基因确定为OLK组织癌变的标志性基因.SuperArray基因芯片、RT-PCR法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仅有3个基因(ACP-2、BCL-2、SOCS-3)表达水平连续下调2倍以上,有6个基因(CLK-3、CTNNB-1、FKBP-8、GDF-15、NF-1、XRCC-1)表达连续上调2倍以上.进一步经RT-PCR和实时定量PCR验证,其结果与SuperArray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ACP-2等9个基因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组织经OLK转变为癌组织的驱动基因,可作为OLK组织、OSCC组织和口腔正常黏膜组织诊断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58.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肠道内的黏膜总面积约为300 m2,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间直接交流的主要界面.肠道黏膜不仅是营养吸收及水分、矿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许多病原体感染或起始感染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159.
为探究桑叶物提取物(MLE)和单体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生长、消化、免疫能力和肠道菌群影响的差异,研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别添加0.75%的MLE和0.04‰的DNJ制成3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初始均重为(47.81±0.23) g的大鲵90d。结果:MLE组和DNJ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显著提高(P<0.05);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肠道丙二醛、血浆内毒素显著降低(P<0.05),肠黏膜绒毛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更加紧密;与对照组相比, MLE组雷帕霉素靶蛋白(Target of rapamycin, TOR)、白细胞介素-10 (Interleukin, IL-10)、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 pIgR)、类Toll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 TLR2)和髓样分化初级反应基因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  相似文献   
160.
肖洁 《蛇志》2007,19(4):317-318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穿刺”),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活检方法。此术对原发性疾病、继发或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肾穿刺术的护理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于2006年1~12月对4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诊疗效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6~65岁,平均27岁。临床诊断为急性及慢性肾炎共1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糖尿病肾病1例,紫癜性肾炎1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