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2102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对贵州产小柴胡(B.tenue Buch.-Ham.ex D.Don)黄酮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乙醇浸膏的水溶性物质中分离出四种黄酮醇类成分。根据光谱分析、衍生物制备、酸水解及理化常数测定,分别鉴定为芸香甙(槲皮素-3-芸香糖甙)、水仙甙(异鼠李素-3-芸香糖甙)、山萘酚和槲皮素。此类成分在该种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在11种溶原性细菌系统中,以双层琼脂平板-纸片法检测药用植物肿节枫对前噬菌体的诱导作用,表明温和性噬菌体φ52 Ⅰ溶原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009,对肿节枫的诱导反应最为敏感。其它溶原性菌株,包括曾用以筛选抗肿瘤药物的大肠杆菌K_(12)(λ)-K_(12)S系统都呈阴性反应。化学成分的进一步分析说明,仅肿节枫黄酮糖苷组分Ⅰ具有诱导活性。并与丝裂霉素C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甜菊不同叶龄细胞结构及其甜菊糖甙含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不同叶龄细胞结构与甜菊糖苷含量分布。应用电镜技术观察表明,现蕾期成叶细胞内具有内含物丰富的巨大液泡,这些内含物呈大小不一的颗粒或小泡。应用差速离心法,对甜菊成叶的叶肉细胞进行亚细胞分离,并对各部分进行甜菊糖苷的提取与微量测定。结果表明,甜菊糖苷主要存在于12000g的上清液(这部分主要包括液泡内含物和可溶性细胞质)。结合细胞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胞质是合成UDPG的主要场所,在甜菊糖苷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不同叶龄叶片甜菊糖苷测定表明,现蕾期成叶的甜菊糖苷含量最高。从甜菊不同叶龄细胞结构和甜菊糖苷含量测定结果,现蕾期是甜菊叶片收割的最适时期。  相似文献   
14.
从管花马兜铃中分得马兜铃酸-A,7-甲氧基马兜铃酸-A,马兜铃内酰胺-β-D-葡萄糖甙,尿囊素和Eupomatenoid-7。  相似文献   
15.
从油茶饼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两个黄酮甙,经UV、~1H NMR、~(13)C NMR、EI-MS、FAB-MS等仪器分析,鉴定为山奈酚-3-O-葡萄吡喃糖基(6→1)鼠李吡喃糖甙(1)和山奈酚-3-O-葡萄吡喃糖基-[(2→1)葡萄吡喃糖基](6→1)鼠李吡喃糖甙(2)。正丁醇提取物以酸水解亦分离到山奈酚(4)。油茶饼正丁醇提取物中还分离到蔗糖,得率达2.3%。  相似文献   
16.
前人已证明人参和三七中富含的达马烷型人参皂甙在通常酸性水解下甙元即发生变化,而在弱酸(如50%醋酸,0.1N盐酸)条件下则形成次级皂甙。本文报道人参甙(ginseno-sides)和三七甙(notoginsenosides)的水溶液在水浴上加热亦分别形成相应的C-20位去糖基的次级皂甙。联系到人参和三七均有在蒸煮加工后C-20位去糖基皂甙收率增大的趋势,似可认为人参和三七中的这类皂甙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生药的加工泡制以及提取过程中形成的次级皂甙,而不一定是植物体的原生成分。将人参甙Rb_1单体以酸水解,不仅得到主产物人参二醇(3),还分离到异去氢原人参二醇(5)、达马烷-20(22)-烯-3β,12β,26-三醇(6)、20(R)-达马烷-3β,12β,20,25-四醇(7)以及20(S)-和20(R)-原人参二醇(1、2)的混合物,从而认为这些微量成分与人参二醇一样均为达马烷型人参皂甙在酸性水解条件下C-20位糖基断裂后由真甙元的侧链转化形成的工作产物。  相似文献   
17.
从能利用正十二烷产生1,12-十二碳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D28出发,经两次紫外线照射诱变,选育到一株从正十三烷产生1,13-十三碳二元酸较高的突变株2—23号菌。该突变株较出发菌株提高产酸率20%,达40.4g/L。突变株2—23也能将一定链长的长链烷烃以较高的产率转变成相应的单一二元酸。此外,在产酸摇瓶条件试验中观察到烷烃的诱导作用,使突变株产酸能力得以提高。用烷烃预培养的种子发酵正十三烷,其产生1,13一十三碳二元酸的量较糖质碳源培养的种子发酵时要提高30%。  相似文献   
18.
李星学  沈光隆等 《古生物学报》1989,28(3):283-295,001,T002
自李星学等(1974)首次报道Eleutherophyllum waldenburgense(Stur)Zimmermann在我国发现以来,这一纳缪尔A期Eumorphoceras带的重要标志化石,除甘肃靖远大水沟外,我国其它地区至今尚无新材料增补。同时,甘肃靖远的材料,亦因标本较少和其它原因,尚未进行正式研究。近年来,为迎接  相似文献   
19.
长果雪胆的两种皂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果雪胆(Hemsleya dolichocarpa W. J. Chang)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雪胆属植物。最近我们从其块根中分离、鉴定了竹节参甙-Ⅴ和竹节参甙-Ⅳa甲酯。两种成分均为首次由雪胆属植物中获得。 竹节参甙-Ⅴ为白色粉末,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和泡沫试验为阳性,薄层板上  相似文献   
20.
植物桐甙类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目前已发现的天然产 酮甙类化合物及其主要植物来源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 酮碳甙和氧甙的结构特点,同时介绍了它们在植物界的分布情况以及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