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980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首次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对组的概念进行子修订,首次将耳蕨属小鳞片根据长度分为长型和短型两类。本文共记载后生耳蕨组植物22种,包括中国新分布1种: P.longipinnulum Nair, 新异名2种:P. glingense Ching et Y. X. Ling, P. shennongense Ching, Boufford et Shing.本组共分五系,即线鳞系、水囊系、缺耳系、长小鳞系和黑鳞系。本文编制了后生耳蕨组的分种检索表,对一些种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甚至喜马拉雅地区并无P. mucronifolium (BI.) Presl 和P. setiferum (Forsk.) Moore ex Woynar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2.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四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疏果耳蕨 新种 图1:A—D Polystichum oligocarpum Ching ex H. S. Kung et L. B. Zhang, sp. nov. Species affinis P. yunnanensi Christ, differt lamina oblongo-lanceolata, paleis rhacheosminus tectis, pinnis evidenter incurvis, apice caudatis, pinnulis oligosoris, indusiis integrisvel subintegris.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蓟县团山子组(17亿年)宏观藻类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蓟县团山子组下部铁质白云岩中碳质宏观化石自H.J.Hofmann和Chen(1981)最先报道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通过多年工作,1993年始发现富集层位,本文报道这一发现的初步研究成果。宏观碳质压型化石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初步归纳有7属10种,其中包括2新属,5新种,1凝问属,1亲近种,2相似种和2未定种。新属为团山子藻属Tuanshanzia gen.nov.和古掌状藻属Eopalmaria  相似文献   
104.
宁夏中卫上石炭统羊虎沟组的一个孢粉学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中卫上石炭统羊虎沟组中,小一头沉孢(Torispora securis)高含量异常所揭示的孢粉学事件,可视为确定晚石炭世维斯发C期地层的标志之一。这一事件表明,从维斯发C期开始,真蕨类植物有了较大发展,并取代了种子蕨类一度占优势的地位,成为当时植被中的重要类群,开始了其后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5.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登楼库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登楼库组孢子花粉化石,计39属60种,描述10属16种,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对包括被子植物花粉在内的主要孢粉类型地质地理分布的分析,认为登楼库组时代应为早白垩世Albian期,这一孢粉组合的研究,对于登楼库组地质时代的地一步确定及我国东北地区白垩纪孢粉组合序列的建立、完善与地层划分对比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江西信江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轮藻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记述了江西信江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的轮藻化石,计8属13种(包括4个新种)。  相似文献   
107.
孤峰组最底部的牙形刺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孤峰组底部发现了包括Mesogondolella nankingensis在内的牙形刺动物群。Gondolella serrata Clark et Ethington,1962是Mesogondolella nankingensis(Jin,1960)的同义名,Mesogondolella nankingensis已被北美学者推荐为瓜达洛坪统底界的标志化石。因Mesogondolella na  相似文献   
108.
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地区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并对照测定野生与人工栽培样品,结果人工栽培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野生高。  相似文献   
109.
庄璇   《广西植物》1983,(4):312-312
<正> 滇铁榄,新组合 Sinosideroxylon yunnanense(C.Y.Wu)H. Chuang, comb. nov. Planchonellu yunnanensis C. Y. Wu, 云南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研究报告1:26,p1。24,t,1.1965;云南植物志1:311,图版73,图3-5,1977。 A,Aubreville(1963)以种子形态特征为分属标准之一。本种浆果卵圆形,种子长圆状卵圆形,具圆形、近基生的疤痕,因此将本种归入铁榄属  相似文献   
110.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火龙果(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红肉品种‘大红二号’的花芽、果实和枝条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68.68 Gb原始数据(Raw data),从头组装获得239 152条转录本和162 519条unigene,约53.74%的unigene得到注释。分别在43 506条和16 251条unigene中检测到600 283个SNP位点和56 147个SSR位点。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火龙果不同组织Fl510、Fl513、Fl514、Fl518、F711、F715、S513、S419中分别有31、7、5、152、17、63、17、8个特异表达的unigene。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了一些组织特异的GO条目和代谢通路,如在Fl510中富集的类萜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等。本研究还对参与花发育的候选基因进行了鉴定和表达分析,他们包括COL基因、FT-like基因、分生组织决定基因和器官决定基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