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1.
汪一安 《动物学研究》1986,7(3):233-242
“群飞”是白蚁群体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群飞与气象因子有着密切关系。张祯祥(1956)、李始美(1958)、唐觉、李参(1959)、张寿东(1965)、大井达也(1965)、赵元(1981)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白蚁研究室(1982),都曾先后有过报道。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二十余年的工作实践,对家白蚁的群飞与巢位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群飞这一生理现象在巢位判断中的作用等与巢位判断相关的问题,作了一些观察和研究。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12.
海南土白蚁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土白蚁是我国南方诸省土质堤坝的重要危害种类.本文较详尽地研究了该种的形态、初级群体和分群活动.  相似文献   
213.
平正明  徐月莉 《昆虫学报》1989,32(3):330-336
原鼻白蚁属(Prorhinotermes Silvestri, 1909)广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期来被公认作为一个岛屿分布属,已知16种。近年来,对此属的额腺化学分析,进一步确立了这个属由Quenneday et Deligne(1975)建立单属亚科Prorhinotermitinae的进化位置。 我国已知记录为2种,本文记述2新种。海南原鼻白蚁Prorhinotermes hainanen-sis新种是据海南省崖县标本经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的台湾省兰屿的模式标本核对后而定名的;崖县标本曾被认为是P, japonicus(Holmgren)。奇丽原鼻白蚁P.  相似文献   
214.
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的栖北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Kolbe)种类,进行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扩增测序,将所得序列与日本和韩国的R.speratus COⅡ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比较东亚地区R.speratus种类的亲缘关系和迁徙路线。结果显示中国与韩国、中国与日本分别存在相同的R.speratus亚种,且R.speratus在东亚地区的最有可能迁徙路线是先从中国迁徙到日本,再从日本传播到韩国。  相似文献   
215.
白蚁监察与防治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栋  饶绮珍 《昆虫知识》1995,32(4):251-253
  相似文献   
216.
高氰戊菊酯(Sumialpha5FL)防治白蚁试验(Ⅱ)室内木材处理张方耀,李参,樊德方(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城市昆虫学研究中心,杭州310029)多年以来,我国用氯丹、灭蚁灵等有机氯农药预防和防治白蚁。由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不仅...  相似文献   
217.
文章报道了等翅目蛮白蚁属Microtermes Wasmann和钩白蚁属Ancistrotermes Silveastri的地理分布和云南新种。作者认为,该二属类群随着与非洲分离的印度板块在始新世中期与西藏连接后,逐渐形成现今包括我国云南等地域的地理分布。文中描述了蛮白蚁属2新种——曼庄蛮白蚁Microtemes mangahuangensis,勐捧蛮白蚁M.mengpengensis;并首次报道了分布在我国云南的钩白蚁属及2新种——河口钩白蚁Ancistrotermes hekouensis,孟连钩白蚁A.menglianensis。  相似文献   
218.
1,孟定地白蚁 Hypotermes mengdingensis Zhu et Huang,新种兵蚁(图Ⅰ:1—8) 体中型。头深黄褐色,前半部较浅;上颚赤褐色,上唇、触角黄色;前胸背板浅黄褐色,腹、足浅黄白色。头背面散生长毛,上唇自端至中部各排列6根长毛,中部另具2根对称长毛。  相似文献   
219.
【目的】黑翅土白蚁共生真菌BYSTW3菌株的鉴定及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对目标菌株BYSTW3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采取滤纸片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对该菌株粗提物进行抗细菌、抗真菌活性的测定。综合运用多种色谱柱分离方法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多种谱图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解析。【结果】经鉴定,BYSTW3为Pleosporales(格孢腔目)真菌,是一潜在新种。在测试浓度为100μg/m L时,粗提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rnordicae)表现出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分别为54.5%和53.4%。通过分离纯化,共得到3个活性化合物Physcion(1)、FK-17-p2a(2)和Citrinin(3),其中化合物1和3均首次从格孢腔目真菌中分离得到。当供试浓度为30μg/滤纸片时,化合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0、24.2、20.7 mm。【结论】BYSTW3是一株发展前景较为良好的潜在新菌,具有开发微生物源杀菌剂的潜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20.
张方耀  高其康 《昆虫学报》1994,37(4):435-439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种木白蚁(平阳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pingyangensis、叶额堆砂白蚁C.Havilandi和侧角楹白蚁Incisistermes laterangularis)和2种草白蚁(东方原白蚁Hodotermopsis orientalis和尤氏原白蚁H.Yui的翅面微刻点。微刻点类型有:乳突:基部宽5.0-20.6μm,长3.0-19.7μm,翅面中央密度可达2070-3375乳突mm2;瘤状突起:基部直径15.0-58.6μm,翅面中密度282-356突起/mm2;粉刺状突起:基部直径2.4-4.8μm。此外,还发现有长11一57μm的毛。同种白蚁的前、后翅和翅的背、腹面之间,微刻点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初步讨论了白蚁翅面微刻点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