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3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大家白蚁的分布及其检疫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口岸动植物检疫部门从选境植物检疫中截获并已定名的有害白蚁计10种,其中大家白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二类危险性害虫。该种家白蚁分市广,适应性强,比其它种类白蚁危害更严重,我国至今没有发现这种家白蚁的自然分布,然而它已多次入侵我国11处地域,其中多数是它的适生地域,对我国、特别是南方的经济建设构成潜在的威胁。本文也对该种白蚁的植物检疫预防措施提出了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122.
华象白蚁属,新属Sinonasutitermes Li,gen.nov. 本新属兵蚁,体大型,多态(二态或三态)。 大兵蚁(图1、3、4、5)头部黄色,象鼻黄色带褐。除象鼻端部有几根毛外,头部、胸部几乎无毛,腹部背板有少量幼小短毛。 头除象鼻外,宽明显大于长,宽圆形,两侧圆形凸出,后缘宽圆形。触角13节,第3节长为第2节2倍或更多。上颚有极短小尖刺,前胸背板马鞍状,前半部直立翘起。胫节距式为2:2:2。跗节4节。 小兵蚁(图1、3、5)色泽、毛序、头型均似大兵蚁。上颚尖刺极小,多数仅是点尖状。触角仅12节。距式2:2:2。跗节4节。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为了开发一种高效环保型白蚁饵剂.[方法]选定烯啶虫胺和溴虫腈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筛选毒力较高药剂进行驱避试验,并制备3种不同剂量的肠衣饵剂,开展室内白蚁毒杀效果试验和园林白蚁防治效果试验;选用合适剂量肠衣饵剂进行堤坝黑翅土白蚁诱杀试验,并用挖巢法检测肠衣饵剂对堤坝黑翅土白蚁的诱杀效果.[结果]1.6tg/mL烯啶虫胺处理黑翅土白蚁72 h后校正死亡率达100%,16 μtg/mL溴虫腈处理72 h后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也达到10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黑翅土白蚁的LC5o值低于溴虫腈,100 μtg/mL烯啶虫胺处理8h后对黑翅土白蚁无显著驱避作用.3种剂量烯啶虫胺肠衣饵剂处理72 h后,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均在60%以上.将不同剂量的烯啶虫胺肠衣饵剂投放到园林中45 d后,肠衣饵剂基本被食空,施药点周围无白蚁及活动迹象.在福建省水库大坝周围投放60 μtg/g烯啶虫胺肠衣饵剂,3个月后肠衣饵剂未发霉且基本被食空,6个月后挖巢发现蚁道内无黑翅土白蚁活动,白蚁巢体出现死亡和坍塌情况.[结论]60 μg/g烯啶虫胺肠衣饵剂对园林和堤坝中的黑翅土白蚁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是一种高效环保型白蚁肠衣饵剂. 相似文献
124.
氟虫腈、吡虫啉作为黑翅土白蚁诱杀药剂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0.025~0.4μg/mL氟虫腈和吡虫啉分别在药后3 d和5 d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表现出明显的毒杀效果,氟虫腈和吡虫啉药后1 d的LC50分别为药后5 d的509倍和63.8倍,2种药剂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杀效果均比较缓慢。毒性传递试验表明,0.5μg/g毒沙处理白蚁1 h后,氟虫腈和吡虫啉的致死毒性均可被传毒白蚁传递给受毒白蚁。驱避作用试验表明,50μg/mL氟虫腈对黑翅土白蚁无明显的驱避作用,而50μg/mL吡虫啉对黑翅土白蚁表现出了明显的驱避作用。可见,2种供试药剂中,氟虫腈是较理想的白蚁诱杀药剂。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使用显著促进了白蚁踪迹信息素研究的开展。目前, 已有77种白蚁的踪迹信息素得到研究, 常见化学成分为十二碳单烯醇、 十二碳二烯醇和十二碳三烯醇, 其次为新松柏烯。已经鉴定的踪迹信息素主要为单组分或双组分系统。白蚁踪迹信息素由腹板腺分泌, 除澳白蚁科的达氏澳白蚁Mastotermes darwiniensis具有3个腹板腺外, 现存的白蚁均具有1个腹板腺, 位于第4或第5腹节。所有腹板腺都具有类型Ⅰ和Ⅱ两类细胞, 原白蚁亚科(Termopsinae)、 齿白蚁科(Serritermitidae)、 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种类的腹板腺还具有类型Ⅲ细胞。踪迹信息素的生物合成还缺乏研究, 推测有甲羟戊酸、 脂肪醇和饱和表皮烃3种途径。白蚁踪迹信息素的简约性十分显著, 不同地理分布、 生物生态习性以及一些系统距离较远的种类具有相同和密切相关的踪迹信息素。对于许多种类, 相同的信息化合物具有踪迹信息素和配对性信息素双重功能。白蚁踪迹信息素种特异性和简约性的适应意义和进化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6.
【目的】为探讨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叶片精油化学成分以及其对3种害虫的生物活性,以应用于生物防治。【方法】马缨丹叶片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产率为0.21%。经过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从马缨丹叶片精油中检测出主要的26种化合物,其中α-姜黄烯(α-curcumene,32.76%),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16.36%),石竹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12.22%),桉油烯醇(Spathulenol,10.48%)含量较高,并对3种不同害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马缨丹精油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成虫和Ⅳ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幼虫的触杀效果显著,LC50分别为0.92 mg/cm2和32.33μg/m L。随着浓度的升高,对白蚁驱避作用增强,白蚁死亡率增加;高浓度精油对白蚁有触杀作用,但较低浓度对白蚁无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证明马缨丹叶片精油对3种害虫有良好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130.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种木白蚁(平阳堆砂白蚁Cryptotermespingyangensis、叶额堆砂白蚁C.havilandi和侧角楹白蚁Incisitermes laterangularis)和2种草白蚁(东方原白蚁Hodotermopsisorientalis和尤氏原白蚁H.yui)的翅面微刻点。微刻点类型有:乳突:基部宽5.0—20.6μm,长3.0-17.7μm,翅面中央密度可达2070—3375乳突/mm2;瘤状突起:基部直径15.0—58.6μm,翅面中央密度282—356突起/mm2;粉刺状突起:基部直径2.4-4.8μn。此外,还发现有长11—57μm的毛。同种白蚁的前、后翅和翅的背、腹面之间,微刻点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初步讨论了白蚁翅面微刻点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