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从分子水平解析热带特征性蓝藻-拉氏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简称拟柱孢藻)环境适应机制,研究以广东省镇海水库中分离的拟柱孢藻藻株N8为材料,采用PacBio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ingle Molecule Real-Time, SMRT)进行测序,并初步进行全基因组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拟柱孢藻N8全基因组大小为3.857 Mb, GC含量为40.13%,预测编码基因个数为3598个,在COG、KEGG和GO数据库中注释到的基因数分别为2429、1664和2244个。N8藻株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上公布的27株拟柱孢藻基因组大小和GC含量基本一致,但N8的编码基因数最多。基于拟柱孢藻全基因组单拷贝基因的系统进化树表明N8藻株与韩国藻株GIHE 2018的亲缘关系最近。N8藻株的基因组中未发现拟柱孢藻毒素(CYN)和石房蛤毒素(STX)合成酶基因簇,表明该藻株不产蓝藻毒素CYN和STX。对N8藻株和其他7藻株的磷吸收转运通路比较分析表明,这些藻株均拥有较为完整的磷吸收转运基因(双组分调节系统、低亲和力无机磷转运基因、高亲...  相似文献   
62.
首次报道了中国4种蝙蝠的G-带和C-带核型。大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二倍染色体数目(2n)为36,常染色体臂数(FN)为56;马来假吸血蝠(Megaderma spasma)2n=38,FN=70;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2n=42,FN=64;皱唇蝠(Chaerephon plicata)2n=48,FN=54。通过C-带显示,除着丝粒异染色质外,在皱唇蝠的许多染色体臂内和马来假吸血蝠染色体的端粒处也有较多的插入异染色质,大长舌果蝠的基因组中既有臂内异染色质也有端粒异染色质。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一种同时定量分析叶黄素、玉米黄素、α-隐黄素、β-隐黄素、ε-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6R)-δ-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10种类胡萝卜素的方法。该方法的色谱条件为:YMC Carotenoid C30(250 mm×4.5 mm,5 μm)色谱柱,柱温(25±1)℃,紫外检测波长450 nm,流速1 mL/min,进样体积10 μL,流动相分别由A1和B1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制得A相和B相,A相中A1∶B1体积比为9∶1,B相中A1∶B1体积比为1∶9。其中,A1相为97%甲醇-水,含有0.05 mol/L乙酸铵和0.1%(W/V)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B1相为100%甲基叔丁基醚(MTBE),含有0.1%(W/V)BHT,梯度洗脱。在0.5-20 μg/mL范围内,10种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01-1.6 μg/mL、0.2-4.0 μg/mL,且平均回收率在96.2...  相似文献   
64.
后唇科吸虫三新种(吸虫纲:复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后唇科吸虫3新种,即东山后唇吸虫Opistholebesdongshanensis.sp.nov.东山异唇吸虫Heterolebesdongshanensis.nov.和兔头异唇吸虫Helterolebeslagocehpalisp.nov模式标本式采自福建省东山县沿的棕斑兔头TunLagoceophaluslunaris spadiceus肠道内。  相似文献   
65.
花卉柱式无土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颂福  李止正 《植物学报》2002,19(4):477-483
于玻璃温室内的160 m2面积上,以干湿交替型盆钵组装起高200 cm, 直径15 cm的立柱77根,然后组成立柱“树林”并种花,25个科的共53种草花用同一营养系统管理,生长都良好,立柱“树林”象是花的“森林”,显示了良好的生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挑选不同种盆花组成不同情趣的家庭阳台花柱。阳台花柱具若干优点:新型盆钵具良好的水、气、肥协调关系,适合多种花卉生长;柱高任选,便手提携带;柱体能环绕中轴旋转使植物受光均匀;花柱底部是具中岛结构式底盆,起蓄水和稳定作用,还便于多根立柱串联扩大栽培量;有人工和自动浇灌两种系统,省工省时且干净卫生。  相似文献   
66.
rDNA片段的序列分析在苦苣苔亚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测定了苦苣苔亚科4族、5属、5种植物的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5.8s rRNA基因的3′端序列。这几种苦苣苔亚科植物的ITS-1的长度范围为234~258 bp,ITS-2的长度范 围为218~246bp。Whytockia bijieensis的ITS-1(258bP)和ITS-2(218 bp)在长度、序列及GC含量上 均与其它几个种有较大差异,其代表的尖舌苣苔族可能很早就自苦苣苔亚科的祖先沿单独的一个分支 演化。以w.bijieensis作为功能性外类群,运用PAUP软件分析仅得到一个最简约树。在简约树上, Cyrtandra umbelliferm、Briggsia longipes和Anna mollifolia形成一个单系群,bootstrap分析对该分支的 支持强度达97%,Chirita crasslfolia位于该分支的基部。由于系统树上Cyrtandra umbellifera代表的 浆果苣苔族和Anna mollifolid代表的芒毛苣苔族均起源于长蒴苣苔族,结合这3个族在形态上存在过渡系列,建议将浆果苣苔族和芒毛苣苔族均并入长蒴苣苔族。  相似文献   
67.
广西兰科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楷永   《广西植物》1998,18(1):5-8
广西兰科二新种郎楷永(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TwonewspeciesofOrchidaceaefromGuangxi,ChinaLangKaiyong(InstituteofBotany,AcademiaSinica,Beijin...  相似文献   
68.
KCl诱导柱胞鱼腥藻形成液泡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蓝藻营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很早就已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人们知道,蓝藻细胞内含DNA微丝、内羹体、核糖体、气泡及贮藏颗粒等[1].近年来,作者在蓝藻原生质球分离和培养[‘”]中注意到,有些无机盐对蓝藻细胞结构产生很大影响,并对受KO影响的住胞鱼腥藻细胞进行了亚显微结构检查,发现在KO影响下柱胞鱼腥藻细胞内形成液泡,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为此简报如下.l材料和方法本试验使用住胞鱼腥藻(Anabaenarylindrica),材料引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养条件参见文献[51。试验时,将材料培养于含0.lmoFLKO的液体培养…  相似文献   
69.
五唇兰雌配子体发育和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五唇兰的胚珠倒生型,具薄珠心,两层珠被。胚囊发育为双孢子葱型,成熟胚囊8核。从传粉到受精约50d,正常双受精。胚具5-6细胞的胚柄,种子成熟时胚柄及胚乳核消失,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珠珠形胚。  相似文献   
70.
应用鼠-鼠杂交瘤细胞技术建立了三系稳定分泌抗重组人α2a型干扰素(rHu-IFN-α2a)单克隆抗体细胞系1A5、1B5和27A7。细胞连续传代和在液氮中冻存后复苏,分泌抗体能力不变,并且维持在较高水平,细胞培养上清效价1∶256~1∶4096,腹水1∶26×105~1∶27×108。Ig亚类测定,1A5和1B5McAb为IgG1,27A7为IgG2a。三系McAb均识别rHu-IFN-α2a和-α2b,与rHu-IFN-α1和正常大肠菌体裂解液无反应。竞争ELISA试验,三系McAb分别针对rHu-IFN-α2a上三个不同表位。同McAb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对rHu-IFN-α2a和-α2b均可检测到150pg/ml,约10IU/ml的敏感度。用提纯的单抗制备亲和层析柱,单抗偶联率95%以上。三系单抗亲和层析柱均可将粗制rHu-IFN-α2a提纯到97%以上纯度。平均回收率为:1A5单抗柱902%,1B5单抗柱953%,27A7单抗柱947%。比活性平均值依次为194×108IU/mg,197×108IU/mg和164×108IU/mg,残余鼠IgG量均符合规程要求。纯化rHu-IF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