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报道了采自内蒙古宁城县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灯心草根肿黑粉菌Entorrhiza casparyana,寄生在小灯心草Juncus bufonius的根部。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92.
外寄生菌——煤污病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焕宇  张荣  孙广宇 《菌物学报》2016,(12):1441-1455
煤污病菌生活在寄主组织表面,形成黑色的污斑和污点,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商品价值。煤污病菌能够利用植物的外渗物,也可以分解表皮的蜡质层,属于外寄生菌(ectophyte)。本文综述了煤污病菌的多样性、病征类型、分类鉴定研究方法、寄主范围、地理分布及其研究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3.
报道了我国齿状木生真菌的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玫瑰色肉齿菌Climacodon roseomaculatus、带状小冠齿菌Hydnocristella himantia、棘丝刺齿耳Stecchericium acanthophysium和肾形齿耳Steccherinum reniforme。根据我国采集的标本对其进行了描述和绘图。  相似文献   
194.
红角鸮(Otus sunia)广泛分布于东亚和南亚。2012和2013年的两个繁殖季节,在江苏省南京大学浦口校区通过红外摄像观察记录了红角鸮的摄食及育雏行为,统计了亲代红角鸮育雏食物的种类、育雏的时间和次数。以1 h为一个时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Student-Newman-Keulsa多重比较法分析各时段之间育雏频次的差异。亲鸟育雏的食物大部分为直翅目(62%)和鳞翅目(18%)昆虫,以及非昆虫类的无脊椎动物,如蜘蛛(8%)和唇足动物(7%),红角鸮也捕食小型陆栖脊椎动物例如田鼠、壁虎等育雏,但比例甚低(3%)。红角鸮育雏节律较为明显,亲鸟主要集中在夜间外出觅食,但在白天也有觅食行为。夜间共有三个育雏高峰,分别为日落之后的19:00~20:00时和21:00~22:00时以及日出之前的04:00~05:00时。  相似文献   
195.
通过整理广西师范大学馆藏标本与查阅文献,共记录广西(螩)目昆虫75种,隶属于5科28属.物种按Brock(2011)的新分类系统分科排列,同科物种按学名字母顺序排列.原来长角枝(螩)亚科Necroseiinae中的大部分属与短角棒(螩)亚科Pachymorphinae中的一部分属从异(螩)科Heteronemiidae移至笛(螩)科Diapheromeridae,短角棒(螩)亚科Pachymorphinae中的一部分属与长角棒(螩)亚科Lonchodinae中的大部分属从异(螩)科移至(螩)科Phasmatidae.笛(螩)科与蝻科包含了中国(螩)目的大部分种类,异(螩)科目前在中国没有记录.根据期刊的实际出版时间将3个物种的发表时间修正如下:花坪长棒(螩)Lonchodes huapingensis (Bi&Li,1992)、长臀薇(螩)Pachyscia longicauda(Bi,1992)与梵净山副华枝(螩)Parasinophasma fanjingshanense (Chen&He,2006).对部分物种的学名变动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6.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6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后足功能优良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hler角、Gissane角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踝-后足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和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Gissane角、B?hler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B?hler角及Gissane角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和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跟骨骨折,但跗骨窦入路可更有效地改善踝-后足功能,且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97.
报道了文字衣科一中国新记录属——赖氏衣属(Reimnitzia Kalb),该属仅含1种桑蒂赖氏衣[Reimnitzia santensis (Tuck.)Kalb]。桑蒂赖氏衣生于树皮或苔藓上,地衣体壳状,无皮层;含有大的柱状草酸钙结晶;裂芽丰富,与地衣体颜色一致,无分枝,先呈球状,后变为蠕虫状,长度可达1.5 mm,顶部有黑色的孔区或者单个的小孔;具有Chroodiscus型子囊盘;子囊孢子棕色,亚砖壁型,孢子大小15~25μm×8~12μm;分生孢子器位于裂芽的顶端和地衣体疣中,分生孢子呈杆状;无次生代谢物。  相似文献   
198.
在渤海海域渤中34-A地区东营组二段下部,发现了以渤海地方属种具棘绍曾介Shaozengia echinata、腹瘤绍曾介S.ventrinodosa、鼓包绍曾介S.gibbosa等为主的大量介形类化石,指示沉积水体环境为淡水-微咸水的滨湖-浅湖;在沙河街组一段上部发现了指示沙河街组一段上亚段存在的李家广北介Guangbeinia lijiaensis亚组合,亚组合发育有椭圆西营介Xiyingia elliptica、高西营介X.alta等大个体、高梯形的介形类,反映当时浅湖-半深湖的沉积环境。通过东营组二段下部与沙河街组一段上部两个介形类发育段的追踪,重新厘定了研究区东营组的地层界面,并确定了沙河街组一段的连续存在。  相似文献   
199.
200.
[目的] 明确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感觉器种类、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及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六斑月瓢虫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长度与宽度显著大于梗节长度与宽度;鞭节分为9个亚节,末端3节横向膨大呈锤状。雌雄成虫触角上共有8种感觉器:刺形感觉器(SC)、毛形感觉器(ST)、锥形感觉器(SB)、腔形感觉器(CaS)、钟形感觉器(CS)、哑铃形感觉器(DS)、香肠形感觉器(SS)及B?hm氏鬃毛感觉器(BB)。以毛形感觉器和刺形感觉器分布最广,遍布触角;B?hm氏鬃毛仅存在于触角柄节与梗节;触角鞭节第9亚节顶端密布7种触角感觉器。六斑月瓢虫雌雄成虫触角长度、触角感觉器类型及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 六斑月瓢虫成虫触角上共有8种感觉器,其触角可能具有感知机械刺激、识别化学信息素及感受温湿度变化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六斑月瓢虫触角与其行为间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