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鸢尾属(Iris L.)植物的杂交育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4-1997年在南京进行了鸢尾属(Iris L.)的种间与种内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2个种间杂交组合 亲和力极弱,F1代杂种苗生长不良,6-8周内死亡,3个种内杂杂交组合亲和力较强,F1代杂种苗生长良好,其中2个杂交组合F1代的花色由单基因控制,。未出现花色的分离;不同花色的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品种LP和PP之间的杂交组合F1代花色受多基因控制F1代杂种花色出现明显分离,从中选出了“紫金”,彩带,金舞娃,红浪,水晶球,紫云和紫盘7个新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72.
郭林 《菌物学报》1989,8(Z1):221-223
茸草团散黑粉新组合(Sporisorium arthraxonis)寄生于矛叶草草(Arthraxonlanceolatus),孢子堆生花序上,外膜由真菌细胞组成,中轴由寄主组织形成,黑粉孢子11-15×10-13µm,小刺;不育细胞2-5个成组。荞麦轴黑粉(Sphacelotheca fagopyri)寄生于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孢子堆生子房中,中轴由真菌细胞组成,黑粉孢子8-13 ×7-l lµm,小疣。此二种是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73.
郭林 《菌物学报》1988,7(Z1):211-240
黑粉菌属是Roussel 1806年建立的,全世界记载有三百余种,主要寄生于禾本科,是经济作物及牧草的重要致病菌·长期以来,对黑粉菌的邢子使用过各种名称,如厚垣孢子,冬孢子及黑粉孢子等.本文采用黑粉孢子以区别锈菌的冬孢子. 芳’(1979)在《中国真菌总汇》中列出黑粉菌属五十种及一个变型.作者经过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的研究,承认其中二十九种为正确名称,八种及一变型为异名,顶黑粉菌(Ustilago acrearus Berk.)由于错拼而被废弃.埃地黑粉菌(Ustilago emodensis Berk.)被转移至利罗粉菌属(Liroa).另有十一种黑粉菌因缺少标本留待今后订正.自1979年以后,杨信东(1983)增加黑粉菌属二种我国新纪录,K.范基和郭林(1986)描述一新种,四种新纪录.在本文中,作者描述一新种:鸢尾蒜黑粉(Ustilago ixiolirii Guo L) ,孢子堆生在蒴果内,不开裂,黑色,粉末状.黑粉孢子球形,近球形,稀椭圆形, 12.5-21×10-21μm,黑褐色,壁厚1-1.Sμm,纹饰脑状.是迄今生在石蒜科植物上唯一黑粉菌的种,其它几种黑粉菌均属条黑粉菌属.本文增加七种我国新纪录.共计四十九种,寄生于六科四十四属植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蓼科.这仅是黑粉菌属研究的初步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大量采集黑粉菌标本后,作者相信会有更多新种和我国新纪录被发现.利罗黑粉菌属(Liroa)是从黑粉菌属(Ustaligo)分出的,此属为单种属.  相似文献   
74.
蒜苔在切除珠蒜后可减少贮存中干物质的损失,延缓衰老,在切口处施加外源ABA可加速苔干叶绿素的破坏和组织的老化,气相色谱与色质联用法检测完整蒜苔和无珠蒜蒜苔各部分组织中ABA含量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发现无珠蒜苔干上,中,下各段ABA含量在衰老进程中是逐步减少的,变化幅度小,而带有珠蒜的苔干各相应段和珠蒜的ABA含量均有一迅速增加而后减少的过程,珠蒜的ABA含量最大,ABA含量高峰出现时间最早,苔干各段ABA含量按上,中,下顺序依次减少,高峰出现的时间也是由上至下依次推迟,没有发现蒜苔在衰老过程中有乙烯放出,外加乙烯对其衰老进程影响不大,本文认为珠蒜是蒜苔衰老的关键部位,能加速苔干衰老的ABA主要是在珠蒜中合成的,并自上向下极性运往苔干组织,进而动员物质的再分配,起着信息传递作用,蒜苔的衰老过程可分为“准备期”和“活跃期”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5.
对3种花色野鸢尾进行形态性状变异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蓝紫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10.47%~65.16%,黄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4.46%~45.95%,白色花野鸢尾的变异系数为3.95%~55.43%。蓝紫色、黄色和白色3种花色野鸢尾的颜色差异明显;开花时间分别为15:00、14:00、16:00,闭合时间分别为19:30、19:00、20:00;3种花色野鸢尾的分蘖数和种子数差异不显著,花冠幅、外花被长、内花被宽、果实长等13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蓝紫色花野鸢尾的核型公式为2n=2x=32=12sm+20m,核型类型为1B;黄色花野鸢尾的核型公式为2n=2x=32=6sm+26m,核型类型为1A;白色花野鸢尾的核型公式为2n=2x=32=8sm+24m,核型类型为2B;黄色花野鸢尾的核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探讨了3种花色野鸢尾的亲缘关系,初步推测黄色花和白色花为蓝紫色花的种内变异。  相似文献   
76.
77.
荷兰鸢尾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荷兰鸢尾在福州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应情况,并分析种球大小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兰鸢尾能很好地适应福州地区露地栽培,生长发育正常,种球繁殖率平均达5.6倍;种球的质量(g)与周径(cm)比值(X)的大小对开花影响甚大。用作切花的商品球以X ≥ 2为宜。  相似文献   
78.
为进一步探讨从生殖细胞到精子的发育过程中细胞质膜表面凝集素受体的可能变化,及其与两类对凝集素标记有不同结果的精子的关系,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伴刀豆凝集素(Con A)、麦芽凝集素(WGA)和大豆凝集素(SBA)对蚕豆(Vicia faba L.)、鸢尾(Iris tectorium Maxim.)和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 Herb.)的生殖细胞质膜表面的凝集素受体进行标记.结果显示:在不同植物中均有部分生殖细胞不能被凝集素探针标记,且在保持尾状形态的生殖细胞的表面发现有凝集素受体的极性分布.这可能是导致部分精子表面不能被同种凝集素标记的重要原因.此外,同一种凝集素受体在不同物种的生殖细胞上分布不一致,不同的凝集素受体在同一种植物的生殖细胞上的分布模式亦有不同.在蚕豆和鸢尾的生殖细胞表面均有这三种凝集素的受体.在朱顶红生殖细胞的表面有前两种凝集素的受体,分布比较均一,但是没有大豆凝集素的受体.此外,在具尾生殖细胞表面发现有凝集素受体极性分布的现象,为探讨精细胞功能及其表面糖蛋白分布的可能差异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9.
中亚鸢尾(Iris blowdowill)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董玉芝  梁风丽 《植物研究》2005,25(2):140-143
选取中亚鸢尾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中亚鸢尾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即有连续型,也有同时型。小孢子为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  相似文献   
80.
鸢尾属部分种种子微形态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玲  卓丽环 《植物研究》2006,26(3):286-290
用HITACHI S-52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鸢尾属植物10个种及1变种、1外类群的种子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探讨了鸢尾属植物部分种种子微形态特征分类学意义及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鸢尾属植物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具有种的稳定性,与分布区无关;同一种的种子凹、凸面微形态差异很大,同一类群比较时应选择相同部位观察。所研究的鸢尾种都为网状(网纹或负网纹)文饰,种间差异明显,微形态特征可用于鸢尾属间、属下系的等级划分,但不适于种下等级鉴别。研究给出了鸢尾属植物种子表面纹饰的系统进化关系,证明了种子表面微形态对鸢尾属植物分类及系统演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