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新疆柽麦蛾属三新种三新纪录:鳞翅目:麦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载采自新疆的柽麦蛾属3新种3中国新纪录种。对每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外生殖器图。  相似文献   
92.
本文报道了中国草蛾2新种和2新记录种。新种大茅山草蛾Ethmiadamaoshanaesp.nov.采自江西,该种个体小,翅面上无明显的斑点或斑纹,雄性外生殖器之抱器端圆形膨大,密具长毛,末端钩状,向上弯,可与所有已知种相区别。新种景东草蛾Ethmiajingdongensissp.nov.采自云南,与湖南草蛾EthmiahunanensisLiu相似,但该种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分叉不明显,颚形突口部、尾部均具刺;前翅斑纹亦不同,很容易识别。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林学院  相似文献   
93.
王敏  周尧 《昆虫分类学报》1997,19(3):216-216
本文报道发现于我国云南的灰蝶科Lycaenidae1新记录属:塔灰蝶属Thaduka Moore,[1879];3新记录种:塔灰蝶Thaduka multicandata Moore,[1879],佩娆灰蝶Arhopala perimuta (Moore,[1858])和迪花灰蝶Flos diardi(Hewitson,1862)。  相似文献   
94.
董红  刘孟英 《生命科学》1996,8(5):26-31
鳞翅目昆虫腺体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是由其信息素生物合成活化种经肽(PBAN)调控的。文章综述了PBAN的结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以及PBAN的作用模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可看出从3种昆虫中分离出的PBAN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相似,PBAN的传递方式基本有两种,同时发现对于某些昆虫来说.除了PBAN对信息素合成的调控外,还有其它因子的参与,从而说明鳞翅目昆虫信息素合成调控所包含的机制是复杂和多样的。  相似文献   
95.
云南蝴蝶区系及其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通过多年对云南及邻近省区的野外考察采集,共获蝴蝶标本30,000余只,本文就先鉴定出432种(分属11科,188属),分析了云南蝴蝶的区系组成及其起源与演化,并对云南蝴蝶的区划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研究云南蝴蝶区系特征及其起源与演化的成因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记述陕西省环蝶属Neptis Fabricius 1新亚种-茂环峡蝶宁陕亚种N.nemorosa ningshanensis,s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97.
福利祝蛾属Frisilia在中国已记载2种,本文记述2新种,安宁福利祝蛾F.anningensissp.nov.和条斑福利祝蛾F.siriapunctatasp.nov.及一新纪录种,黄福利祝蛾F.homochloraMeyrick,至此我国的福利祝蛾达5种。文中对属征作了综述,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8.
玉龙蝠蛾生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万源  杨大荣 《昆虫学报》1989,32(3):382-384
玉龙蝠蛾Hepialus yulongensis Liang也是我国名贵药材虫草的重要寄主。对其生殖生物学的研究不仅为鳞翅目昆虫的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能为冬虫夏草的人工饲养繁殖提供基础资料。 观察实验在冬虫夏草主产区之一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海拔3850m)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虫草组研究基地进行。供实验用材料采自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虫草花园(海拔4300—4380m)处的老熟幼虫和蛹。将羽化后刚交配的蛾子引入观察笼内,或将羽化未交配的雌雄蛾按1:1,1:2比例放入观察笼内饲养观察,记录成虫羽化、交配、产卵、成虫死亡及卵孵化日期和数量。死亡的雌蛾解剖观察体内余腹卵数和交配授精情况。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9.
报道了毒蛾科16属幼期的毛瘤特性及其分属检索表,并对毒蛾科各类中存在的2个类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等方法,发现了油茶林鳞翅目害虫的3种天敌,即印度长颈步甲Ophionea indica、日本长颈步甲Mimocolliuris insulana和茶梢尖蛾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parametriates ivorus,前2种天敌主要捕食鳞翅目卷叶类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等,且为首次在油茶林中发现;茶梢尖蛾长体茧蜂寄生茶梢尖蛾Parametriotes theae幼虫,为首次在广东省记录。记述了3种天敌的形态特征、寄主、国内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