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中国裸斑螟属分类研究(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裸斑螟属Gymnancyla Zeller,1848在中国的分布,并记述裸斑螟亚属Gymnancyla(Gymnancyla)2新种:尖裸斑螟G.(G.)termacerba Li,sp.nov.和叉裸斑螟G.(G.)termifurcata Li,sp.nov.,及2个中国新纪录种:须裸斑螟G.(G.)barbatella Erschoff,1874和砾褐裸斑螟G.(G.)sfakesella Chr(e)tien,1911.提供了新种的外生殖器照片和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02.
记述聪谷蛾亚科Harmacloninae 2属2种,其中聆谷蛾属Micrerethista Meyrick,1938及齿聆谷蛾M.denticulata Davis,1998为中国首次报道.文中提供了成虫及外生殖器图.  相似文献   
203.
采用PCR步移法对猫蛱蝶Timelaea macul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178 bp,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82 bp的A+T富含区,基因排列顺序与其它已知鳞翅目昆虫相同.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很高的A+T含量(81.1%).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 Ⅰ以CGA作为起始密码外,其余蛋白质基因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COⅡ和ND4基因使用了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其余基因均以典型的TAA、TAG为终止密码子.在所测得的22个tRNA基因中,除tRNAser(AGN)缺少DHU臂外,其余tRNA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与其它多数鳞翅目昆虫一样,猫蛱蝶的A+T富含区中有一段由“ATAGAA”引导的保守的多聚T结构,长度为19 bp,并散在着一些长短不一的串联重复单元.  相似文献   
204.
信息动态     
张润志 《昆虫知识》2011,(1):224-224
<正>瓜绢野螟Diaphania indica Sauders,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在我国广泛分布,常见寄主为:常春藤、木槿、冬葵、大叶黄杨等。成虫翅展20~30mm;头、胸部浓墨绿色,胸部领片及翅基片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具紫色金属光泽,前翅前缘及外缘各有1条淡墨褐色带,翅面其余部分为白色三角形。腹部末两侧各有一束黄褐色鳞毛丛,可以观察到雄虫腹部旋转  相似文献   
205.
刘友樵,男,1922年11月27日生于北京,籍贯福建闽侯。1941-1945年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生物系,1950年北京辅仁大学生物学研究生院毕业。1949年10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1982年晋升为研究员。博  相似文献   
206.
记述了中国眼蝶亚科Satyrinae黛眼蝶属Lethe Hbner,18191新种和1新亚种——浅色黛眼蝶Lethe tingeda sp.nov.,比目黛眼蝶宝兴亚种Lethe proxima baoxingensis 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比目黛眼蝶宝兴亚种,新亚种Lethe proxima baoxingensis ssp.nov.(图1~7)新亚种与比目黛眼蝶指名亚种Lethe proxima proxima Leech相似,主要区别是:后翅正面亚缘只有2枚眼斑;前翅反面外横带不规则弯曲;后翅反面Cu2、2A脉间外横线强烈弯折。淡色黛眼蝶,新种Lethe tingeda sp.nov.(图8~14)新种与棕褐黛眼蝶Lethe christophi(Leech)相似,主要区别是:颜色较浅;雄蝶后翅性标斑小,水滴状,覆有黑色毛簇,而非烙斑状;后翅反面cu1室内无眼斑;m3室内眼斑瞳点不扩大;翅反面前后翅外横线不连贯;雄性外生殖器囊突较粗短;钩突近端部背侧隆起较强。  相似文献   
207.
中国帝斑螟属分类研究(鳞翅目,螟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帝斑螟属Didia Ragonot,1893在中国的分布,共记述3种:新种直突帝斑螟D.adunatarta 6sp.nov.,丘突帝斑螟D.indra Roesler&Kppers,1981和脉纹帝斑螟D.strigivenella(Hampson,1899)。提供了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图。  相似文献   
208.
Wang XC  Sun XY  Sun QQ  Zhang DX  Hu J  Yang Q  Hao JS 《动物学研究》2011,32(5):465-475
该研究对斐豹蛱蝶(Argyreus hyperbius)(鳞翅目:蛱蝶科)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斐豹蛱蝶线粒体基因全序列全长为15156bp,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和2个rRNA基因以及1个非编码的A+T富集区,基因排列顺序与其它鳞翅目种类一致;线粒体全序列核苷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显示出明显的A+T偏好(80.8%)和轻微的AT偏移(AT skew,?0.019)。基因组中共存在11个2~52bp不等的基因间隔区,总长96bp;以及14个1~8bp不等的基因重叠区,总长34bp。除COI以CGA作为起始密码子外,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的其余12个基因是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除COI和COII基因是以单独的一个T为终止密码子,其余1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都是以TAA结尾的。除了缺少DHU臂的tRNASer(AGN),其余的tRNA基因都显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tRNA(AGN)和ND1之间的基因间隔区包含一个ATACTAA结构域,这个结构域在鳞翅目中是保守的。A+T富集区没有较大的多拷贝重复序列,但是包含一些微小重复结构:ATAGA结构域下游的20bp poly-T结构,ATTTA结构域后的(AT)9重复,以及位于tRNAMet上游的5bp poly-A结构等。这项研究所揭示的斐豹蛱蝶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不仅为认识蛱蝶科的遗传多样性贡献数据,而且对于该物种的保护生物学、群体遗传学、谱系地理及演化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9.
锯凤蝶类与凤蝶科其他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及其分类学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PCR和long PCR技术测定了属于锯凤蝶类的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结合已有的其他凤蝶科物种的相应序列数据, 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重建了凤蝶科主要类群的系统发生树, 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 丝带凤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242 bp, 包括13个编码蛋白基因(ATP6, ATP8, COⅠ-Ⅲ, ND1-6, ND4L和Cytb)、 22个tRNA基因、 16S和12S rRNA基因以及非编码的控制区; 基因组A, T, G和C含量分别为40.1%, 40.8%, 7.4%和11.7%, 表现出明显的AT偏倚。所有的蛋白质编码基因都使用标准的起始密码子(ATN); 除ND4 和 ND4L基因使用单个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外, 其余蛋白编码基因都使用了标准的终止密码子(TAA)。除丝氨酸 tRNA的二氢尿苷突环缺失外, 所有tRNA基因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型结构。基因组中共存在12个大小介于2~65 bp之间的基因间隔区以及15个大小介于1~8 bp之间的基因重叠区, 其中, 存在于COⅡ和tRNALys之间的24 bp的间隔区在其他鳞翅目昆虫中未曾见到。以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并基于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对凤蝶科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 丝带凤蝶和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先构成一个支系, 再和冰清绢蝶Parnassius bremeri构成姊妹群; 表明锯凤蝶类应作为族级分类单元归于凤蝶科下的绢蝶亚科。  相似文献   
210.
海南截获一批危害腊肠豆的害虫,鉴定发现是分布东南亚的粗鳞蜡螟Trachylepidia fructicassiella Ragonot,属腊肠树果实的严重害虫.虽然在我国尚未发现其自然分布,但该害虫的主要寄主--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inn.在我国南方通常被作为行道树或花卉栽培,有较广的分布.本文介绍粗鳞蜡螟的形态特征、分布和危害情况,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