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71.
荷叶离褶伞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5℃,最适温度25℃;子实体分化的温度范围13~22℃,最适温度19℃;0~3℃的温差有利于子实体的分化,温差大于9℃子实体不能形成;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0~25℃,最适温度20℃;菌丝能在pH4~11范围内生长,最适pH4~5;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是45℃30min和50℃15min。能利用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玉米粉、乳糖和甘露糖作碳源,但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生长势强,果糖生长势弱;甘氨酸、蛋白胨、硫酸铵、黄豆粉、硝酸铵、谷氨酸和麦麸均可作为氮源,在麦麸上生长速度快,长势旺盛;硫酸铵、硝酸铵和谷氨酸虽能作为氮源,但长势很弱;能在C/N15/1~50/1的范围内生长,C/N为50/1时生长速度最快。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不能形成子实体,连续光照和12h光暗交替两种处理都可形成子实体,且两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72.
不同上样方式对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质量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蛋白质组技术难点之一是如何获取尽可能多的细胞或组织的蛋白信息.双向电泳蛋白斑点数目直接反映了实验蛋白质组信息的完整性.除样品制备外,蛋白上样方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质量和完整性有直接的影响.实验论文从以下3个方面考察不同的蛋白上样方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即:水化上样与杯上样;一次上样与重复上样;以及酸性端加样与碱性端上样.实验结果发现;蛋白上样量较大时,杯上样方式的图谱斑点数目较水化上样方式明显增多;样品蛋白浓度较高时,稀释多次上样明显优于一次性浓缩蛋白上样;蛋白裂解液(MCF7乳腺癌细胞)在酸性端加样对偏碱性蛋白的分离未发现明显优势.相反,在等电聚焦伏小时(Vh) 足够的前提下,碱性端加样对偏碱性端蛋白反而有利,表现为斑点数目较多,而且等电点方向拖尾减轻.实验结果对提高双向电泳的质量以及相关蛋白质组信息的完整性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73.
报道中国鳞属(弹尾纲,鳞科)1新纪录种,即刻点鳞Tomocerus punctatus Yosii,1967,并对其进行重新描述。该种已知分布于日本,齿节刺简单,仅最后1个2分叉。观察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74.
报道中国鳞(虫兆)属(弹尾纲,鳞(虫兆)科)1新纪录种,即刻点鳞(虫兆)Tomocerus punctam Yosii,1967,并对其进行重新描述.该种已知分布于日本,齿节刺简单,仅最后1个2分叉.观察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75.
基于耳石形态的鱚属鱼类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9个耳石形状指标对我国鱚属鱼类少鳞鱚、多鳞鱚及斑鱚共78个个体的矢耳石形态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同时对3个群体的74个少鳞鱚矢耳石形态进行了判别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少鳞鱚与多鳞鱚矢耳石的9个形状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反映耳石长、短轴差异程度的第1主成分与反映耳石三维特征的第2主成分解释了85.943%的形态差异;9个指标在种间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6%,种内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2%。研究表明形状指标法可以作为中国鱚属鱼类鉴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76.
郭克疾  邓学建 《四川动物》2006,25(2):270-270
湖南师范大学动物生态研究室1993年8月采于湖南省永顺县的蛇类标本HUNNU9308001,经鉴定为平鳞钝头蛇(Pareas boulengeri),为湖南省蛇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677.
记述弹尾目Collembola鳞姚科Tomoceridae单齿鳞姚属Monodontocerus 1新种.  相似文献   
678.
报道瓶口衣科(Verrucariaceae)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即浅灰拟鳞核衣(Placidiopsis pseudocinerea)和核斑衣(Thelidium pyrenophorum) ,它们都采自于托木尔峰。其中,拟鳞核衣属(Placidiopsis )是中国新记录属,核斑衣属在新疆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679.
680.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中药黄芩。甙浸出量的对比实验,用开水浸泡黄芩甙的浸出量,在哈磁杯中要比在普通杯中高约46-60%,相对提高53%。而用酒浸泡则产生负效应,说明磁场对乙醇活性抑制,浸出量要低约29-57%。相对抑制41%。进一步证实了磁处理的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