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621.
用30个经过筛选的随机引物对3组泥鳅雄核发育单倍体、2组大鳞副尼鳅雄核发育单倍体及其相应亲本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雄核发育倍体子代与其父本的RAPD谱带相似率为97.0%-97.8%,与母本相似率为30.3%-59.5%,子代中的非亲本谱眩为0-0.029,极少母本特异谱带。这一结果说明雄性发育鱼类单倍体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父本,且存在着个体差异,雄核发育子代存在DNA变异和母本DNA非特异带,但并非其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22.
纯黄白鬼伞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纯黄白鬼伞是四川省的一个新记录种。此菌有毒 ,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菌类。其菌丝无锁状联合 ,能形成大量的菌核 ,这在伞菌目中是十分罕见的。报道了纯黄白鬼伞的子实体、菌丝体的形态特性、生理特点和栽培技术。这是一种中高温性蕈菌。适宜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培养料为草粉、牛粪粉、麸皮和食用菌出菇后的废科 ,瓶栽、盆栽、袋栽、床栽均可 ,不需要覆土即可出菇 ,子实体绝对生物学效率为 5%~ 7 5%。  相似文献   
623.
对洪泽湖地区鱼杯体虫(Apiosoma piscicola)的活体、固定染色标本形态及其超微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观察、描述,发现虫体大小在南北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并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南北地区在气候条件、水体生境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很大不同,相同祖先种在进行地域辐射时,对各自生存环境长期适应所产生的结果。在超微结构中对虫体表膜、口围纤毛、口围唇、漏斗、横纤毛带及内部胞器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杯体虫体内尤其是口区具有很多细菌和有机颗粒,这就证明了其营养是来自于外界水环境而并非宿主,并从杯体虫食物来源的角度论证了杯体虫是一种体外共生体(ectocommensal)而非体外寄生体(ectoparasite)。另外,还观察到虫体尤其是口围唇部的表膜具有非常明显的褶皱,显示了其口区表膜极强的伸缩能力,这也是虫体在受到刺激或形成游泳体(telotroch或swarmer)时能将整个口围盘缩进体内的原因。    相似文献   
624.
青海湖裸鲤不同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各种年龄鉴定材料比较研究了青海湖裸鲤的年轮特征。微耳石和星耳石可用于鉴定年龄,而矢耳石易碎,不适合鉴定年龄。4种年龄鉴定材料对青海湖裸鲤年龄的判别能力为:背鳍条>微耳石>臀鳞>脊椎骨。对8龄以下个体,用背鳍条磨片鉴定年龄效果较佳;对8龄以上个体,臀鳞、背鳍条磨片和脊椎骨上的年轮计数明显低于微耳石磨片,微耳石磨片是高龄青海湖裸鲤较为可靠的年龄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625.
两种泥鳅中PdSox8和PdSox9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以地高辛标记的大鳞副泥鳅PdSox8和PdSox9基因片段为探针,研究了二者在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染色体组中的定位。结果表明,在大鳞副泥鳅中PdSox8、PdSox9分别于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4和第2号即14和12染色体上,信号位点距着丝粒的相对距离分别为40.2%和67.5%,在泥鳅中,则分别位于t9、t6上,信息位点距着丝粒的相对蹁分别为58.3%和30.8%。  相似文献   
626.
大鳞副泥鳅雄核单倍体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有关鱼类雄核发育的研究已见于川鲽(Platichthys flesus)、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红点溪鳟(Salvelinus fontinalis)、鲤鱼(Cyprnus carpio)、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斑马鱼(Danio rerio)等(Purdom,1969;Arai et al., 1979; Scheerer et al., 1991; May et al., 1988; Bongers et al., 1994;Grunina et al., 1990; Meyers, 1995; Masaoka et al., 1995; 赵振山等,1998;Corley-Smith et al., 1996).  相似文献   
627.
大鳞副泥鳅3个Dmrt基因DM保守区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玲花  严镇钧  曾庆韬 《遗传》2008,30(11):1448-1452
摘要: 利用简并PCR克隆技术, 扩增和克隆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Dmrt基因的DM结构域, 获得了3个具有不同DM序列的克隆。结果表明, 在大鳞副泥鳅基因组中存在Dmrt基因家族的多个成员。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不同进化地位脊椎动物的Dmrt基因存在高度的进化保守性  相似文献   
628.
山溪鲵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山溪鲵的咽、食管、胃、怕和大肠粘膜上皮表面细微结构及断面的结构特征。发现咽和食道上皮表面有比较宾微脊;胃粘膜上皮表面有微绒毛,周转的长 密集,顶部的短而稀少;胃粘膜上皮表面的微绒毛似苔葡状覆盖在细胞的表面;杯状细胞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同时,还讨论了这些结构与机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9.
郭克疾  邓学建 《四川动物》2006,25(2):270-270
湖南师范大学动物生态研究室1993年8月采于湖南省永顺县的蛇类标本HUNNU9308001,经鉴定为平鳞钝头蛇(Pareas boulengeri),为湖南省蛇类新记录.  相似文献   
630.
不同上样方式对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质量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蛋白质组技术难点之一是如何获取尽可能多的细胞或组织的蛋白信息.双向电泳蛋白斑点数目直接反映了实验蛋白质组信息的完整性.除样品制备外,蛋白上样方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质量和完整性有直接的影响.实验论文从以下3个方面考察不同的蛋白上样方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即:水化上样与杯上样;一次上样与重复上样;以及酸性端加样与碱性端上样.实验结果发现;蛋白上样量较大时,杯上样方式的图谱斑点数目较水化上样方式明显增多;样品蛋白浓度较高时,稀释多次上样明显优于一次性浓缩蛋白上样;蛋白裂解液(MCF7乳腺癌细胞)在酸性端加样对偏碱性蛋白的分离未发现明显优势.相反,在等电聚焦伏小时(Vh) 足够的前提下,碱性端加样对偏碱性端蛋白反而有利,表现为斑点数目较多,而且等电点方向拖尾减轻.实验结果对提高双向电泳的质量以及相关蛋白质组信息的完整性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