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鲫不同种系线粒体DNA物理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鲫鱼三个亚种共七个品系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其中有9种酶在种系间或种系内产生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发现了16个线粒体DNA组合单倍型,通过双酶切分析,构建了16个线粒体DNA组合单倍型的13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点的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52.
目的:用近缘物种鲤微卫星引物来分离鲫鱼微卫星标记并对其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以鲫鱼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6对鲤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测。结果:筛选出2个以AC和TA为重复单元的鲫鱼新的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表明,这2个微卫星标记的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611和0.644,多态信息含量为0.536和0.572,属于高度多态性标记。结论:该研究筛选的2个微卫星标记可应用于鲫鱼遗传多样性、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三重PCR检测鱼类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PCR.方法.[方法]根据嗜水气单胞菌的16S rRNA、气溶素基因(aer)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然后进行了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并与普通的细菌分离鉴定进行了临床样本和人工攻毒样本检出率的比较.[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只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呈阳性扩增;敏感性高,最低可检测100fg的细菌DNA模版.对临床疑似黄鳝(Monopterus albus)样本的检出率为81.8%,高于细菌分离的40.9%;对人工攻毒鲫鱼(Carassius auratus)样本的检出率为87.5%,高于细菌分离的67.5%.[结论]本方法的成功建立,实现在同一反应管中同时对16SrRNA、aer和ahp的检测,避免了只针对aer或ahp单个毒力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可能存在的漏检和误检,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断、大规模检疫、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而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4.
苯并(a)芘对鲫鱼肝脏ER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典型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BaP)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7-乙氧基-3-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后96 h,10和100 mg.kg-1处理组肝脏EROD活性被明显诱导,分别为对照组的2.3(P<0.05)和3.1倍(P<0.01)。肝脏EROD活性随着时间延长继续升高,至注射后14 d,1 mg.kg-1处理组鲫鱼肝脏EROD活性为对照的3.0倍(P<0.001),而100 mg.kg-1处理组则高达5.8倍(P<0.001)。鲫鱼肝脏EROD活性可作为反映BaP暴露水平的生物标志物。BaP对鲫鱼的最低效应浓度为1 mg.kg-1(鱼体重)。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索淡水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利用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对鲶鱼(Silurus aso-tu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rtix)、鲫鱼(Carassius auratus)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AB-PAS(Alcian blue and periodic acid schiff’s reation)染色后动物消化管黏液细胞表现为4个类型:Ⅰ型玫瑰红色、Ⅱ型蓝绿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除鲫鱼外动物食管始部黏液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食管中部黏液细胞主要是Ⅱ型和Ⅳ型杯状细胞。除鲫鱼动物胃体柱状黏膜上皮细胞与胃腺颈部细胞主要为Ⅰ型和Ⅲ型,黏液颗粒主要集中在细胞的核上区。链鱼、鲶鱼胃腺黏液细胞为Ⅰ型和Ⅲ型。链鱼、鲶鱼小肠的杯状细胞主要为Ⅲ型和Ⅳ型。鲫鱼小肠杯状细胞主要有Ⅱ型和Ⅳ型。这三种动物大肠杯状细胞主要为Ⅱ型和Ⅳ型。  相似文献   
56.
无花果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无花果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将鲫鱼分成A0、A1、A2、A3和A4五个组,其中A0组投喂基础饵料,设为对照组,而A1、A2、A3和A4分别投喂添加0.1%、0.2%、0.4%、0.8%无花果多糖的基础饵料,并在试验的第0、第7、第14、第21、第28、第35天检测鲫鱼血清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结果表明,A2组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高于A0组(P3组补体C3含量、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的高于A0组(P1组、A4组(P3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与A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A0组、A1组和A4组之间的补体C3含量、总蛋白含量、溶菌酶活力、SOD活性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7.
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C-start in Crucian Car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kinematics of turning maneuvers of startled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are presented. All escape response observed are C-type fast-starts.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er of mass and the me,merit of inertia of the fish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er of mass is always at 35% of the length of the fish from the head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enter of mass and rroment of inertia can be considered unchanged during C-start of Crucian Carp. 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the C-start is given based on the kinematics data from our experiments. The C-start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In stage 1, the tail fin of fish rapidly flaps in one direction, and a large moment acts on the fish‘s body, which rotates around the center of mass with an angular acceleration. In stage 2, the tail fin flaps more slowly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t slower speed, the fish‘s body rotates around the center of mass with angular deceleration and the center of mass of the fish moves along an are. In stage 3, the moment approximately equals zero, the fish‘s body stops rotating and the center of mass the moves along a straight line.  相似文献   
58.
正常与感染粘孢子虫鲫鱼主要组织可溶性蛋白质电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正常和感染粘孢子虫的鲫鱼动脉球、肝脏、鳃、脑、肠、肌肉、眼、鳍8种组织可溶性蛋白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病鱼的动脉球、肝脏、鳃、脑、肠5种组织的蛋白质电泳谱带与正常鱼相比有较大变化,动脉球缺失1条谱带同时又诱导出1条新谱带;肝脏有9条谱带缺失;鳃有2条谱带缺失的同时诱导出3条新谱带;脑中新增3条谱带;肠中有5条谱带缺失同时产生3条新谱带。这些变化可作为辅助疾病诊断的生化指标,为从生化水平上揭示该病的致病机理及开展有效的早期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新型高背型鲫鱼的形成及其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鱼类远缘杂交技术和雌核发育方法获得了新型四倍体鲫鲤(G1×AT). 在G1×AT中发现2%的高背型个体, 其自交后代性状发生分离并形成3种两性可育的二倍体鱼: 高背型红鲫、高背型双尾金鱼和青灰色鲤鱼. 其中高背型红鲫自交, 后代性状继续发生分离, 形成高背型红鲫、花鲫和青鲫. 本文主要对这3种高背型鲫鱼及其自交后代的外形特征、染色体数目、性腺显微和超微结构以及繁殖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ⅰ) 这3种高背型鲫鱼在外形上都具有体背高、尾柄短、头部小的优良特性. 高背型红鲫、花鲫和青鲫的体高/体长值分别为0.54, 0.51和0.54, 三者明显高于普通红鲫的体高/体长值0. 41(P<0. 01); (ⅱ) 3种高背型鲫鱼染色体数目与普通红鲫染色体数目一致, 都为2n=100; (ⅲ) 这3种高背型鲫鱼都具有正常的卵巢和精巢, 它们分别能产生成熟的卵子和精子, 为二倍体高背型鲫鱼品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ⅳ) 与普通红鲫相比, 3种高背型鲫鱼具有产卵(产精)量大、繁殖期长、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等优点. 它们通过自交培育出了具有高背特征的二倍体鲫鱼群体; (ⅴ) 3种高背型鲫鱼既具有较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 也可以作为优良的二倍体亲本与四倍体鱼交配来制备高背型三倍体鲫鱼. 这3种高背型鲫鱼的形成在生物进化研究和鱼类遗传育种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鲫鱼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在两栖类卵母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辉  朱幸 《生理学报》1995,47(1):1-10
两栖类卵母细胞表达系统经注射鲫鱼脑mRNA后可表达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和某些离子通道。本工作利用电压箝方法结合药理学手段对GABA受体和谷氨酸离子型受体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由GABA诱发的电流反应中,约90%由GABAA受体介导,乘余约10%的成分对GABAA受体的专一性拮抗剂Bicuculline不敏感,而GABAB受体的专一性激动剂Baclofen不能引进电流反应,因此这部分受体特性与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