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0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01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精子作载体的转基因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晶  李莹 《生物技术》1994,4(3):20-22
本文报道了以精子为载体将美洲拟蝶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罗非鱼卵,构建转基因鱼的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斑点杂文和SouthernBlot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为18.1%,与其它方法构建转基因鱼的外源基因整合率相近。  相似文献   
52.
论晚二叠世的“克氏蛤”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方宗杰 《古生物学报》1993,32(6):653-661
系统评述目前世界上出现的晚二叠世克氏蛤类标本,并描述采自贵州,云南藏东的有关化石1属3种。其中1新属1新种,右壳足丝凹口特征在克氏蛤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晚二叠世的Claraioides gen.nov.以足丝凹口内端明显向腹方或后腹方扩展膨大成足丝凹湾而不同于早三叠世的Claraia.后者似由前者演化而来,它们在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发生替代,可能与古生代末的绝灭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53.
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表明(蜒)类的旋壁属于钙质微粒壳类型,对它们的电镜观察揭示了组成旋壁的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对具有致密层和蜂巢层型两层式旋壁的Triticites的电镜研究表明:其致密层由近等轴晶无定向排列而成;蜂巢层由短柱状晶定向排列组成板状复合体,进而组合成管状孔,镶嵌在不定向排列的近等轴品基质中构成.Pseudofusulina的致密层也由近等轴晶不定向排列构成,蜂巢层由粗柱晶定向排列组成纤状复合体,进而形成管状孔,镶嵌在近等轴晶基质中.  相似文献   
54.
广西天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䗴地层及化石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周建平 《古生物学报》1993,32(5):596-610
简要地介绍了广西天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Ting地层,对Ting类动物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7个化石带,分别为:1.Montiparus montiparus带;2.Triticites variabilis带;3.Pseudoschwagerina beedei带;4.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5.Mccloudia ovata带;6.Schw  相似文献   
55.
56.
Hu鱼鳋能在16度以上的适宜水温中繁殖,在25度左右,繁殖快,感染力强;Hu鱼鳋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由外界因素(如水温,水质和水体流速等)的变化以及它的繁殖和感染力的变化所引起的;Hu鱼鳋的频数在宿主种群中呈负二项分布;Hu鱼鳋的感染可能引起大鳍Hu产生的抵抗力,抵抗力的强度随感染次数和感染强度增加而增强;在天然条件下,影响Hu鱼鳋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和大鳍Hu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7.
广西、云南的PSEUDOSCHWAGERINA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该文记述了广西宜山马脑山剖面及云南八宝小独山剖面Pseudoschwaserina属34种(亚种),分析了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的面貌,讨论了Pseudoschwagerina的地层意义。研究表明,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具有地方性种稀少的共同特点,大多数种皆为广相型分子。从动物群的组成上看,广西、云南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与我国贵州、北美及俄罗斯等地的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目前归入 Pseudoschwagerina名下的各种在形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合Pseudoschwagerina地层带化石难以直接对比。根据对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地层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国内、外Pseudochwagerina地理分布的资料,笔者建议选用 Pseudoschwagerina uddeni,P.beedei,P.robusta等 Pseudoschwagerina的典型分子做为含Pseudoschwagerina地层划分、对比的首要标准类群,选用P.uddeni和P.robusta分别做为确定Pseudoschwagerina带底、顶界线的首要标准种,以便于含Pseudoschwagerina地层的全球性的对比。  相似文献   
58.
59.
转基因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0.
依据辽宁西部三个地点的新材料和宁夏、内蒙古的标本,对罗家峡隆德鱼(Longdeichthys luojiaxiaensis Liu,1982)的形态特征作了补充描述和修订,并初步分析讨论了“薄鳞鱼类”的研究现状以及隆德鱼的系统关系。认为隆德鱼可能已是鲱头鱼派(Clupeocephala)的成员,与德国和法国基末里期的Leptolepides sprattiformis(Blainville)最为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