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91.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主要包括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和抗体肿瘤免疫治疗。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其价格昂贵,质量易受不同批次的影响且存在免疫原性。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类能与靶标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短的单链寡核苷酸,素有“化学抗体”之称。核酸适配体易合成且成本低,质量稳定且免疫原性低,基于这些优势近年来也被开发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本文综述了核酸适配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进展,主要包括核酸适配体通过靶向免疫检查点、共刺激受体、细胞因子、递送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间接调控肿瘤免疫进程,以及将核酸适配体修饰于细胞膜上直接介导免疫细胞靶向杀伤等。核酸适配体以多种方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有潜力被开发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92.
摘要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64例,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使用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上肢功能评定(STEF)评价肢体患者功能,使用平衡量表(BBS)和Fuglg-Meyer平衡量表(FM-B)评价患者平衡能力,使用自拟认知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1)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75 % vs 75.00 %,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STEF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均显著增高,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并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93.
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1:1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在4周后记录下肢肌力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下肢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的120 °/s时膝关节的伸肌与屈肌峰力矩体重比都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低于治疗前,波幅高于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改善神经功能与运动诱发电位,从而提高患者的下肢肌力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9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Hmga1、M-CSF、AFP与宫颈癌患者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诊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同期选择宫颈良性病变患者120例作为良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甲胎蛋白(AFP)含量,调查宫颈癌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的血清Hmga1、M-CSF、AFP含量高于良性组(P<0.05)。在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Hmga1、M-CSF、AFP含量对比有差异(P<0.05);随访到2022年1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17.28±1.25个月,死亡18例,死亡率为15.0 %。Spearsman分析显示:患者预后死亡与Hmga1、M-CSF、AFP等存在相关性(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mga1、M-CSF、AFP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多存在血清Hmga1、M-CSF、AFP的高表达,且与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与血清Hmga1、M-CSF、AFP表达存在相关性,预测宫颈癌患者死亡具有很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895.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性θ脉冲刺激(iTBS)联合有氧运动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糖脂代谢、认知功能和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2DM合并MCI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有氧运动训练,58例)和观察组(iTBS联合有氧运动训练,59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认知功能和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间对比,统计学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蒙特利尔量表(MoCA)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中央区(Cz)潜伏期、组顶区(Pz)潜伏期短于对照组,Cz波幅、Pz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TBS联合有氧运动训练用于老年T2DM合并MCI患者,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机体认知功能和听觉诱发电位P300。  相似文献   
896.
897.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儿科康复中心141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FES治疗,持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后测定MAS评分、踝关节背屈活动度(ROM)评分以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结果:经治疗12周后,两组ROM评分和GMF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两组M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FES结合运动训练可显著缓解下肢肌群痉挛程度,改善踝关节运动范围和功能,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98.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伴随其而来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导致移植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因此,如何诱导移植后免疫耐受来控制GVHD,尤其是控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发生及已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GVHD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但最终为供者骨髓内的成熟T淋巴细胞识别受者体内的细胞表面的MHC-I和MHC-II及所递呈的多肽而导致供者的T细胞的激活、增殖并浸润到GVHD的靶器官如皮肤、小肠及肝脏并导致靶器官的损伤[1]。临床移植学和移植免疫学主要攻克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GVHD的发生发展。其预防和治疗是决定着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移植个体是否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章就导致GVHD现象的原因及最新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899.
目的:通过测试正常听力青年男女的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和单频刺激声稳态诱发反应探求单频刺激声稳态诱发反应的可靠性。方法:选取32名64耳听力正常的青年人作为受试者,对其进行纯音听阈、ASSR及四个0.5、1、2、4k Hz单频刺激声稳态诱发反应阈值测试,并记录0.5、1、2和4k Hz四个频率纯音阈值及ASSR及四个单频刺激声稳态诱发反应阈值。结果:ASSR在0.5、1、2和4k Hz四个频率的反应阈值与纯音听阈阈值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4、0.81、0.79、0.85;0.5k Hz单频刺激声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与ASSR阈值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余3个单频刺激声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与ASSR阈值没有统计学差异,0.5k Hz单频刺激声稳态诱发反应阈值与纯音听阈阈值相关性系数为0.81。结论: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0.5k Hz单频刺激声稳态诱发反应可以提高0.5k Hz 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0.
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NESP),是重组人红细胞生长素(rh EPO)的一种高糖基化类似物,它含有5个N端糖链和比rhEPO高2倍的唾液酸残基,具有较好的代谢稳定性和3倍于rhEPO的半衰期。在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NESP)的基础上,通过NESP的cDNA与人IgG2的铰链区与CH2和CH3的cDNA连接,形成了融合蛋白NESP-Fc,来达到提高NESP半衰期的目的。表达载体的构建、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初步的功能性试验等一系列研究证实,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NESP-Fc能明显促进UT-7细胞的生长和小鼠体内网织红细胞的增殖;在大鼠体内的研究发现其半衰期高达56h;小试规模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在1.4g/L左右。这些研究为该融合蛋白最终实现临床应用和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