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为了研究鲤(Cyprinus carpio)幼鱼快速启动游泳能力并揭示电刺激参数的影响,将90尾鲤幼鱼(体长6.47 cm ±0.09 cm;体重6.36 g±0.03 g)在水温25.0℃±0.5℃的条件下分别采用4个不同的刺激场强(0.25、0.40、0.55和0.70 v·cm-1)和5个不同的刺激历时(10、50、90、130和170 ms)测定实验鱼的快速启动游泳能力.结果表明:电刺激场强由0.25 v·cm-1分别上升至0.40、0.55 v·cm-1时,第一阶段偏转角度(θs1)、第二阶段最大线性加速度(αmax)和速度(Vmax)随刺激场强的升高而显著增大(P<0.05);而当刺激场强高于0.55 v·cm-1,上述3个参数却无显著差异(P>0.05);刺激历时在10 ~50 ms范围内,αmax 和Vmax随刺激历时的延长而显著增大(P<0.05),当刺激历时长于50 ms时上述2个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场强和历时分别为0.55 v·cm-1和50 ms条件下,鲤幼鱼的θs1、αmax和Vmax分别是(56.51±4.11) deg、(31.60±3.62)m·s-2和(1.34±0.07)m·s-1;鲤幼鱼采取“快速直线”的逃逸策略,具有较强的快速启动游泳能力,鱼类的电刺激反应受刺激参数的影响并且存在阈值.  相似文献   
842.
目的:观察PPAR-γ、PGC-1α、Nrf2和γ-GCS-h在豚鼠支气管哮喘肺组织中表达而探索PPAR-γ/PGC-1α对Nrf2/γ-GCS-h作用。方法:40只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化原则分成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C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D组),每组10只豚鼠,卵蛋白致敏法复制哮喘模型。原位杂交检测PPAR-γ、PGC-1α、Nrf2和γ-GCS-h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四种蛋白表达。结果:PPAR-γ、PGC-1α、Nrf2和γ-GCS-h的mRNA哮喘组表达最低,四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PPAR-γ、PGC-1α、Nrf2和γ-GCS-h的蛋白哮喘组表达几乎都呈阴性而且以核内表达为主,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PAR-γ表达与PGC-1α表达呈正相关,γ-GCS-h mRNA表达与PPAR-γ、PGC-1α、Nrf2核内表达均呈正相关,Nrf2表达与PPAR-γ和PGC-1α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PPAR-γ、PGC-1α、Nrf2和γ-GCS-h在卵蛋白致敏急性支气管哮喘模型中表达下降;PPAR-γ/PGC-1α可通过上调Nrf2/γ-GCS-h表达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因而PPAR-γ/PGC-1α在哮喘的发病和防治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3.
鱼类干扰素反应及分子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扰素反应在脊椎动物抵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鱼类干扰素抗病毒免疫反应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克隆鉴定了一系列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而且通过功能研究揭示了鱼类具有类似于高等哺乳类的干扰素反应。但是,鱼类干扰素反应及分子调控具有自身特点。以下综述了最近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44.
大鼠海马场电位记录是研究学习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尤以在体记录更具生理学意义.为克服目前在体海马场电位记录的弊端和诸多不便,提高实验效率,设计并完善了一套简便易行,融刺激、记录、给药于一体的大鼠海马在体CA1区场电位实验技术.将雄性SD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利用自制的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引导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表明,使用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能长时间稳定记录由测试刺激诱发的海马CA1区fEPSP.高频刺激条件下,能成功诱导早期时相长时程增强(E-LTP)和晚期时相型长时程增强(L-LTP).海马内注射AMPA受体阻断剂CNQX(100μmol/L,1μl)可迅速抑制fEPSP,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1μl)可明显压抑LTP,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较侧脑室给药明显缩短,剂量减少.采用此联合装置还成功实现了PPF的稳定记录.总之,采用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技术进行在体海马CA1区场电位记录的特点是简单、可靠、高效,可以为开展脑认知功能活动的电生理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5.
摘要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64例,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使用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上肢功能评定(STEF)评价肢体患者功能,使用平衡量表(BBS)和Fuglg-Meyer平衡量表(FM-B)评价患者平衡能力,使用自拟认知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1)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75 % vs 75.00 %,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STEF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均显著增高,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BS和FM-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并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循环运动系统对老年脑卒中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46.
摘要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在本院住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1:1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在4周后记录下肢肌力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下肢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的120 °/s时膝关节的伸肌与屈肌峰力矩体重比都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低于治疗前,波幅高于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改善神经功能与运动诱发电位,从而提高患者的下肢肌力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47.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主要包括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和抗体肿瘤免疫治疗。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其价格昂贵,质量易受不同批次的影响且存在免疫原性。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类能与靶标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短的单链寡核苷酸,素有“化学抗体”之称。核酸适配体易合成且成本低,质量稳定且免疫原性低,基于这些优势近年来也被开发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本文综述了核酸适配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进展,主要包括核酸适配体通过靶向免疫检查点、共刺激受体、细胞因子、递送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间接调控肿瘤免疫进程,以及将核酸适配体修饰于细胞膜上直接介导免疫细胞靶向杀伤等。核酸适配体以多种方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有潜力被开发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4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Hmga1、M-CSF、AFP与宫颈癌患者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诊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同期选择宫颈良性病变患者120例作为良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甲胎蛋白(AFP)含量,调查宫颈癌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的血清Hmga1、M-CSF、AFP含量高于良性组(P<0.05)。在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Hmga1、M-CSF、AFP含量对比有差异(P<0.05);随访到2022年1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17.28±1.25个月,死亡18例,死亡率为15.0 %。Spearsman分析显示:患者预后死亡与Hmga1、M-CSF、AFP等存在相关性(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mga1、M-CSF、AFP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多存在血清Hmga1、M-CSF、AFP的高表达,且与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与血清Hmga1、M-CSF、AFP表达存在相关性,预测宫颈癌患者死亡具有很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849.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性θ脉冲刺激(iTBS)联合有氧运动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糖脂代谢、认知功能和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2DM合并MCI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有氧运动训练,58例)和观察组(iTBS联合有氧运动训练,59例)。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糖脂代谢、认知功能和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间对比,统计学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蒙特利尔量表(MoCA)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中央区(Cz)潜伏期、组顶区(Pz)潜伏期短于对照组,Cz波幅、Pz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TBS联合有氧运动训练用于老年T2DM合并MCI患者,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机体认知功能和听觉诱发电位P300。  相似文献   
850.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儿科康复中心141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FES治疗,持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后测定MAS评分、踝关节背屈活动度(ROM)评分以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结果:经治疗12周后,两组ROM评分和GMF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两组M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FES结合运动训练可显著缓解下肢肌群痉挛程度,改善踝关节运动范围和功能,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