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2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78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对化学刺激和电刺激穹窿下器官(subfornical organ, SFO)诱发的饮水量和脑内c-fos表达的结果是否不同进行比较. 方法向大鼠SFO内微量注射L-谷氨酸作为化学刺激,用恒流刺激SFO作为电刺激,记录诱发的1 h内饮水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内Fos蛋白表达.结果电刺激和化学刺激SFO均能诱导相似的饮水行为,其诱饮率分别为75%和85.7%,1 h平均饮水量分别为(0.28±0.22) ml 和(0.31±0.15) ml ,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并均能使前脑的 11个脑区(终板血管器官, 正中视前核,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丘脑室旁核,联合核和中央内侧核,终纹床核,穹窿周背区和无名质)和后脑的4个脑区(最后区,孤束核,臂旁外侧核和中缝背核)相似的Fos蛋白表达.结论刺激SFO所诱导的饮水行为和脑内Fos蛋白表达是激活其神经元胞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2.
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CI)与运动诱发电位(MEP)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索MEP检查在SCI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27只雄性SD大鼠以改良Allen‘s打击法致伤T8-T9脊髓,按打击冲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5),SCI A组(50gcf,n=8),SCI B组(70gcf,n=8)和SCI C组(100gcf,n=6),采用单极经皮层电刺激,分别于损伤前、伤后即刻、15min、30min、1h、3h和6h连续观察scMEP变化,并计算脊髓出血坏死区域占脊髓横截面积的比率。结果:对照组MEP无显著改变,SCI A组和SCI B组动物MEP早成份波幅立即减低或消失,以后有所恢复,晚成份波消失后未再出现。SCI C组动物除2只大鼠SCI后MEP仍有所恢复外,其余动物再未出现MEP波。脊髓损伤随打击冲量增大而增加,与伤后1h scMEP最大波幅呈显著相关(r=-0.821)。结论:SCI后scMEP的变化程度与打击冲量和脊髓病理损伤面积相关,提示scMEP可以作为一种脊髓功能检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3.
Zhang SY  Liu G  Wang DL  Guo XJ  Qian GS 《生理学报》2001,53(3):219-223
研究不同频率慢性电刺激(CES)后兔膈肌肌浆网(SR)Ca^2 -ATPase活性以及SRC^2 摄取-释放动力学对不同频率CES的活应性变化,建立不同频率CES组,用定磷法测定SR Ca^2 -ATPaes活性,用Fura-2荧光法测定SR Ca^2 摄取-释放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低频电刺激10Hz和20Hz组的SR Ca^2 -ATPase活性明显降低(P<0.01),Ca^2 释放-摄动力学也显著降低(P<0.01),慢性高频电刺激50Hz和100Hz组的SRCa^2 -ATPase活性则显著升高(P<0.01),Ca^2 释放-摄取动力学亦明显升高(P<0.01),实验提示,ECS后不同频率CES导致膈肌SRCa^2 -ATPase,Ca^2 摄取-释放动力学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对不同功能状态的膈应用不同频谱的慢性电刺激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4.
非NMDA受体参与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an BX  Wu ZH 《生理学报》2001,53(2):89-92
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和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在灌流的改良Kredbs液中先后加以非NMDA受体的激动剂KA和拮抗剂DNQX,观察对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非NMDA受体在对双相呼气神经元之间交互兴奋和吸气神经元兴奋性突触输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使用非NMDA受体激动剂KA以后,双相呼气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蜂频率都明显增大,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和非NMDA受体激动剂KA以后,双相呼气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峰频率都明显增大,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也显著增大,而早期和晚期放电的频率无明显改变,用相应拮抗剂以后,上述效应明显被抑制,结果提示,非NMDA受体参与了双相呼气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兴奋作用,并且也介导了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输入/  相似文献   
185.
PFGE在真菌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FGE与连锁群从酿酒酵母脉冲电场电泳研究到医学上重要酵母类真菌的分类,人们已逐渐建立了参数随菌种各异的PFGE电泳条件,以适于不同大小染色体的分离,获得了一系列酵母类及丝状真菌,包括四大纲以及非典型真菌的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组大小(表1),并利用已知基因探针进行染色体连锁群的定位。1987年,Sndth等l’吩离得到了粟酒裂殖酵母的3条巨大染色体,使PFGE的分辨能力达到Tgmb,极大促进了该菌株的基因图谱工作的进展。紧接着,他们又得到了假丝酵母类具有种特异性的电泳核型,并成为分子流行病学中酵母类致病真菌的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186.
RAPD技术在龙眼品种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RAPD技术结合聚类分析,研究了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35个样品的分类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荔枝本”和“荔枝龙眼”两个品种是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和龙眼天然杂交种的可能性很小;“荔枝本”、“南湖焦核”等品种为变异较大的龙眼突变品种;“焦核龙眼”品种基因组间差异较大;“东壁”龙眼可能有同名异品种现象;“红核子”等实生栽培品种可能有一定的基因突变。龙眼品种拟分为6个类,其中“水涨”、“乌龙岭”、“油潭本”等12个品种多为核大皮厚的宜制干的品种,可以归类为水涨乌龙岭类;“赤壳”、“福眼”、“蕉眼”、“处暑本”为代表的11个品种可以划归为赤壳处暑本类;东壁系列品种分类为东壁类;“立冬本”、“南湖焦核”、“荔枝本”品种与上述品种差异较大,暂分别独立分为各自相应的类。这些结果表明RAPD技术有可能解答传统的龙眼形态学等分类方法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7.
介绍了X射线衍射技术在研究蛋白质动态过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用常规X射线衍射法和劳埃X射线衍射法等数据采样法研究反应时间为几分钟的蛋白质催化反应.然后介绍了通过选择不匹配底物,不适宜酸度,选择温度和酸度的跳跃,金属和光化学瞬时激发达到反应的同步来研究反应时间为几秒钟的蛋白质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8.
细胞外基质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交联的多糖和蛋白质构成的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的三维动力学网络。和动物的细胞外基质一样,植物细胞壁中的许多成分积极地参与植物细胞发育过程的调节,它们以某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细胞,调节细胞的行为,以便对各种外界环境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细胞壁不再是一种环绕植物细胞的惰性结构,比起细胞壁,植物细胞外基质这一名词更能反映出这一动力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9.
气候因子和非气候因子对白三叶草叶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刈割频率(强度)和品种对永久性混播草地组分白三叶草叶片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气候因子与白三叶草叶片生长的相关性。刈割对叶片出生率和每个葡萄茎现存叶片数的处理效应具季节依赖性特性,在夏季生长期,高频率刈割 处理。三叶草品种对叶片出生率和每葡萄茎观存叶片数均无显著的处理效应,但刈割与品种对秋初生长期叶片的出生率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对秋季生长期每葡萄茎现存叶片数有微弱  相似文献   
190.
野生稻基因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8个随机引物对2份栽培稻、12份包含有六个基因组型的野生稻DNA进行了扩增,共获得147个多态性DNA片断,把这些多态性DNA片断作为遗传位点用UPGMA法计算出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并作了聚类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普通野生稻同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其中江永普通野生稻更接近于粳稻.2.CCDD组的Oryzalatifolia和EE组的O.australiensis遗传多态性相似。3.B、C、D、E组的遗传多态性相似,组成一个复合体,此复合体与A组的遗传多态性也相似,而F组则相距较远.4.O.mcyeriana和Rhynchofyzasabulata尚未确定组型,RAPD测定结果表明,前者与其它组型的种亲缘关系较远,后者则与AC复合体的种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