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3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瓜多竹(Guadua amplexifolia)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瓜多竹(Guadua amplexifolia)的耐盐性,对2年生盆栽苗进行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以处理40d的叶片脱落率将盐害程度分为无盐害(〈10%)、轻度盐害(10%-50%)和重度盐害(〉50%)3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离子渗漏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40d时0.30%及以上浓度的NaCl处理水平相对电导率均〉50%,MDA含量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POD和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规律,40d时0.20%NaCl处理的POD活性最高,0.30%NaCl处理的SOD活性最高;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也呈先升后降规律,40d时0.30%及以上浓度的NaCl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0.20%及以下浓度的NaCl处理则继续上升。综合上述生理指标的反应,土壤含盐量0.30%及以上时不适合该竹种生长。  相似文献   
52.
竹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化规律——以贵州省赤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  文弢  李丹  李继伟  霍达  姜霞  杨守禄  沈晓君  袁克礼 《生态学报》2016,36(22):7310-7322
以"中国竹子之乡"命名的贵州省赤水市为例,研究了竹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竹子各构件都有开发价值,包括生态服务、食药、竹材加工和文化产品等5方面,产业系统呈3级链环模式,第二、第三产业链环由近200家加工企业及6大系列近300个竹加工品种组成,包括一般加工和深加工产品,第一产业链环主要由占全市森林面积47.3%的竹林资源构成。第一产业链环是环境保障与原材料的基础,第二和第三产业链环是产业化能力,三者互相依存。(2)竹产业生态系统由环境资源、原生产业、外生产业、共生产业和产业创新5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间相互作用、重要性不同,出现原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Ⅰ)、外生-原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Ⅱ)、原生-外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Ⅲ)和外生产业子系统为主(Ⅳ)4种状态,赤水市竹产业生态系统处于Ⅱ→Ⅲ级状态。竹外生产业子系统产值占全市GDP的40%以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竹产业生态系统中原生、外生和共生产业子系统产值分别为0.95×10~9、2.85×10~9元和2.30×10~9元,总产值6.10×10~9元。(3)依据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及生产要素转化过程,赤水市竹产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原始发展阶段(约1950年以前)处于Ⅰ级状态,手工利用阶段(1951—1980年)整体处于Ⅰ级、毛竹林资源及加工利用部分有向Ⅱ级转化的趋势,工业利用阶段(1981—2000年)处于Ⅱ级状态,系统利用阶段(2001年至今)整体处于Ⅱ级、杂竹林资源及加工利用部分有向Ⅲ级转化的趋势。现时竹产业发展需提高原生产业子系统规模与生产力,依靠产业创新子系统引领竹产业生态系统走创新驱动之路。  相似文献   
53.
黄脊竹蝗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脊竹蝗 ( Ceracris kiangsu Tsai)是危害毛竹林的最主要害虫 ,在南方毛竹主产区常暴发成灾 ,仅闽西武平县近年来黄脊竹蝗的危害面积就达 1 0 0 0 hm2以上 ,受害严重的林分竹叶被食光 ,如火烧状 ,导致成片竹林被毁。黄脊竹蝗三龄后的跳蝻迁移性和成虫迁飞性极强 ,并受竹林郁闭度大小、气候因子和药械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这二个时期采用施放烟剂或常规喷雾(喷粉 )方法进行防治 ,都很难将竹蝗虫口控制下来 ,常造成年年暴发成灾的被动局面。笔者通过 1 993- 1 994两年的防治试验 ,得出较佳的防治方法 - -虫源区防治法和跳蝻三龄前施烟剂法 ,现…  相似文献   
54.
猫儿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站的建站目的就是保护漓江的水。漓江水有两个特点:长流、清澈。后者保护区无法顾及,但对于前者却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努力保证漓江水能够长年累月的奔流下去。但是,近几十年来,漓江源的水却越来越少。据资料记载,上百年前,猫儿山水源充足,溪流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55.
竹类简说     
竹类植物的形态构造特殊,既不同于一般木本植物,也不同于草本植物,是一独特的植物类群,它在植物分类系统中隶属于单子叶植物细的禾本科。竹的水平分布从赤道两侧直至温寒地带;垂直分布从沿海平原直到高山雪线。绝大多数竹种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多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平原丘陵地带。随着纬度和海拔增高,只有少数耐寒竹种才能生长。全世界约有100属、1000余种竹,在五大洲中,欧洲无乡土竹种,亚洲种类最多,南美洲次之,非洲较少,大洋洲贫乏。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竹国家,竹类种质资源丰富,在《中国植…  相似文献   
56.
华东天目山脉、黄山山脉、大别山脉竹类植物较为丰富,分别有10属/75种(含种下等级)、8/49、7/30.通过对属、种的分布型分析,前二者竹类植物区系属于典型的华东区系,起源的时间不迟于早第三纪的始新世;而大别山脉虽仍属华东区系的范畴,因渗入了不少华中区系的成分,已具有某些经向过渡性特征,且起源的时间较晚.这3个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均具有显著的亚热带性质.天目山脉不仅是刚竹属Phyllostachys和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的分化变异中心,也极有可能就是它们的起源中心,但它们自此地起源后的散布方式有所不同,刚竹属在我国亚热带为四周放射状顺序渐进,扩散的范围颇广;短穗竹属存在东西南北4条散布路线,但向各方扩散的距离相差甚远.这些山脉与华东其他地区竹类植物区系联系密切,与华中竹类植物区系也有一定的联系,但与华南、西南等地竹类植物区系联系微弱.从地理位置和区系组成来看,黄山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来源于天目山脉,大别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又来源于黄山山脉,前者都是在后者扩展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区系的一些成分后发展而成,大别山脉又是北方秦岭以东广大丘陵平原地区竹类植物区系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57.
以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东海灯光围网采集到的453条东海竹筴鱼为研究对象,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应用K-W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条件下东海竹筴鱼的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东海竹筴鱼的饵料生物有124种(包括未鉴定种),浮游甲壳类和小型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优势饵料生物依次是麦氏犀鳕(IRI%=39.2%)、长尾类糠虾幼体(IRI%=18.4%)、短尾类大眼幼体(IRI%=7.6%)和太平洋磷虾(IRI%=6.6%)等.季节和叉长对东海竹筴鱼的摄食强度均有显著影响(P<0.01),东海竹筴鱼春季摄食强度最高,而冬季最低;叉长140~159 mm的竹筴鱼摄食强度最高,叉长45~99 mm的幼鱼的摄食强度较高,其余叉长的鱼摄食强度相对较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叉长100 mm是东海竹筴鱼摄食取向的拐点.东海竹筴鱼四季的平均营养级为3.51,属于低级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58.
张雨曲  杨新杰  程虎印  高静  彭亮  张明英  张岗 《广西植物》2022,42(10):1641-1644
繁殖器官在竹类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组在广西马山县观察到竹亚科单枝竹属芸香竹正在开花,该文根据观察到的开花状况和采集到的标本解剖观察结果,对其花枝和繁殖器官特征做了详细的中文及拉丁文补充描述。经对比芸香竹与属内已知繁殖器官结构的单枝竹和小花单枝竹的繁殖器官,3个竹种有相同的繁殖器官结构特征,但在小花数目和大小等方面具有差异。繁殖器官比较表明该属竹种的繁殖器官对喀斯特地貌环境有特殊的适应性,也支持依据营养器官差异划分为3个独立竹种。  相似文献   
59.
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 et Zucc.的2个新种和5个新变型:瓜竹Ph. longiciliata、浙江甜竹Ph. zhejiangensis、黄槽黄古竹Ph. angusta f. flavosulcata、绿槽人面竹Ph. aurea f. koi、蝶毛竹 Ph. edulis f. abbreviata、黄条燥壳竹Ph. hirtivagina f. flavovittata和花竹Ph. nidularia f. basipilis;作出3个新组合变型:厚皮毛竹Ph. edulis f. pachyloen、安吉锦毛竹Ph. edulis f. anjiensis和花秆早竹Ph. violascens f. viridisulcata;对金条竹Ph. aureosulcata f. flavostriata、对花竹Ph. bambusoides f. duihuazhu、黄槽斑竹Ph. bambusoides f. mixta和黄皮毛竹Ph. edulis f. holochrysa的模式标本给予了重新指定。  相似文献   
60.
灌木状竹,有时附生于树干基部。地下茎短颈粗型。秆单丛;节问圆筒形;每节分枝单一,与主秆近等粗。秆释宿存性,革质;滓耳大,镰刀状;滓舌较低;算片外展。叶耳镰刀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