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9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果树介壳虫寄生蜂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壳虫是果树的重要害虫,研究利用寄生蜂的自然控制作用是果树介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本论述了果树介壳虫寄生蜂资源的研究,报道了小蜂总科寄生蜂5科25属63种。  相似文献   
62.
褐稻虱(Niaparvata lugens)鸣叫行为与起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褐稻虱不同翅型.不同起飞特性个体的鸣叫行为及其与起飞的关系,结果表明:短翅型能较早鸣叫(雌虫)或明显比长翅型活跃(雄虫).在早期的求偶、空尾中表现出一定优势.羽化后2—3日为起飞高峰期,起飞的长翅型雄虫有SVS行为的个体明显少于短翅型.其变尾受到较多抑制.起飞的长翅型雌虫则极少鸣叫.起飞个体的鸣叫.求偶.交尾行为多发生在起飞之后.  相似文献   
63.
滇西晚石炭世 Triticites 带的苔藓虫,产于施甸的10种,内含1新种,群体形状单一,生活于温暖、清洁、高能、面向外海的硬基底浅海区;产于腾冲的只有1种,是低能深水特提斯区分子.早二叠世苔藓虫12种,内含1新种,产耿马永德组 Polydiexodina 带之下,系特提斯区分子,据对其中的3层苔藓虫的硬体类型及标本数量分析,耿马含苔藓虫地层代表一个海侵过程.  相似文献   
64.
本文就HHT、RA、WB_(852)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此过程中PKC活力在细胞胞浆部分及膜溶脱部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用药浓度下,从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形态学观察及NBT还原能力测定判断,三种药物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PKC活力分布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药组细胞胞浆部分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在用药早期(约6h以前)下降显著;而膜部分PKC活力则表现上升、或下降,或活力相差不大的结果。暗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PKC对不同的胞外刺激可能采取不同的应答方式。PKC的作用可能主要发生在信息传递的早期。  相似文献   
65.
稻螟赤眼蜂田间自然繁殖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调查表明,稻螟赤眼蜂是我省多择性卵寄生天敌的优势种.同时发现.稻螟蛉卵可认为是水稻上几种主要害虫天敌的天然优良寄主.由于它的被寄生率高.天敌繁殖量大.控制后继害虫的功效显,所以在水稻生产上稻螟蛉实是益大于害的.在早稻害虫防治实践中.应该减少农药使用,或避开天敌活动期和早稻前期用药.以使世代短的天敌,在近期内迅速形成庞大的种群数量。控制相继发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的为害.可减少早稻用药1-2次.上述方案.无须人工生产天敌,即以田间自然繁殖保护天敌的新技术,所能达到稻田以虫治虫的功效.不亚于以往工业生产天敌的举措.实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66.
福州地区桑白蚧发生动态和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白蚧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雌成虫在寄主枝干上越冬.越冬代(第4代)一雌虫产卵量多的达278粒.少的36粒,平均171粒,比第2代产卵量多2.6倍.比第3代多4.5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在2龄幼蚧高峰期,用25%扑虱灵可温性粉剂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和95%机油乳剂50—1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用25%扑虱是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酒幼蚕触杀试验和喷洒桑叶喂蚕胃毒试验结果.对幼蚕安全.用扑虱灵防治桑树上的桑白蚧,对养蚕业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7.
瘿孔象属一新种(鞘翅目:象虫科,花象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清 《昆虫学报》1993,36(1):74-76
在北京动物园,有一种俗称木黄瓜树的枝条,被一种象虫幼虫寄生,形成桃核大小的虫瘿,成虫羽化后凿一圆孔钻出。这一奇特的现象早已引起游人的注意,但可惜一直鉴定不出其学名。已故赵养昌教授对此潜心研究多年,收集了文献资料,认定为新种,但是没能成文发表即逝世。为纪念他在我国象虫分类研究的成就,特将此虫命名为赵氏瘿孔象。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不同腐殖酸浓度下参与含砷水铁矿转化的微生物类群组成和丰度变化及对砷释放的影响,预测原位高砷含水层中功能微生物群参与有机质—含砷铁矿物转化过程对砷转化释放的作用。【方法】对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和同深度高砷沉积物中的铁还原功能群落进行富集培养,构建室内厌氧微宇宙体系,将富集菌群分别加入到实验室条件下合成的不同浓度腐殖酸(0、1.5、7、14 mg C/L)-含砷水铁矿体系中,通过体系中砷、铁形态及浓度的变化分析,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ometer, XRD),探究不同条件下砷的释放固定和群落的演替。【结果】高砷地下水组(G组)和沉积物组(S组)富集得到的铁还原功能群落具有明显差异,G组中以Aeromonadaceae为特殊优势菌群,而S组中以Shewanellaceae为特殊优势菌群。微宇宙实验结果显示,S组的铁还原量相对较高且速率较快;G组与S组中液相砷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整个培养期内G组均以As(Ⅴ)为主,而S组中前期以As(Ⅴ)为主,当反应到达20 d时液相As(Ⅲ)高达3.4μmol/L,推测此时具有砷还原功能的群落占优势地位。当反应...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