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4篇
  1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海草床面积的急剧减少已引起人们对海草床生态修复的重视, 种子在海草床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该文系统归纳了近年来有关海草种子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进展: 从种子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对海草种子的形态结构、发育、散布、休眠和萌发进行了归纳比较; 提出了在研究天然海草种子库的同时, 有必要建立人工海草种子库的观点, 并指出建立和完善人工海草种子库需基于种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以指导种子的采集和保存; 对海草种子的播种方式和利用种子修复海草床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对海草种子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提出海草种子生态学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在应用方面, 仍然需要以提高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为研究重点, 并指出如果利用由种子获得的人工幼苗进行海草床修复, 需首先解决幼苗成活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72.
情性载体厌氧颗粒污泥培育及某些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焦碳颗粒上起动和育成厌氧颗粒污泥(或称厌氧附着膜),及其在分批反应器和膨化床反应器内的某些运转特性。在一定的选择压力(Selection pressure)下,从悬浮态种子污泥成长为颗粒污泥的过程中,其微生物相发生了明显变化。颗粒污泥的比反应速率常数K比出发悬浮态种子污泥的增大了100%左右。从而断定,除菌体浓度很高外,菌体质量的改进是这类系统(如AAFEB和uAsB等)效率特别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三相逆流湍动床气液传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空气-水(清水/废水)-中空玻璃珠构成三相体系,在表观气速0·53~10mm·s-1、固含率为0~0·3、表观液速0~0·2mm·s-1的条件下,采用溶氧仪研究了三相逆流湍动床的气液传质性能,考察了操作参数和液体性质对液相容积传质系数kL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试条件下,kLa为0·0456~1·414min-1。kLa随着表观气速和表观液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固含率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0·05~0·08为反应器传质的最优固含率条件。液体性质对kLa有重大影响,高浓度模拟废水和工业废水中的kLa比清水中的kLa分别减小39·0%和50·9%。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逆流湍动床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提供传质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4.
沸石滤床去除炼油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石化广州石油化工厂炼油污水NH4-N含量高、COD/NH4-N比低,致使其具有经氧化沟处理后出水脱氮效果不稳定的特点,为此研制开发了一种沸石滤床。将氧化沟出水沉淀后连续导入沸石滤床(ZPB)及活性炭滤床(ACB)与陶粒滤床(CPB),控制滤速1m·s-1.运行结果表明:沸石滤床的氨氮平均去除率高于99%,COD平均去除率为24.8%,均大大高于活性炭滤床与陶粒滤床。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衰弱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跌倒坠床发生率、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271例拟行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术前是否合并衰弱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衰弱组、非衰弱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跌倒坠床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271例患者中,共有78例(28.78%)符合衰弱判断。衰弱组术后跌倒坠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其住院时间较非衰弱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下降,衰弱组术后7 d MMSE评分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11.54%(9/78),高于非衰弱组的1.04%(2/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分均较术前下降,衰弱组术后7 d BADL、IADL评分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术前衰弱的老年患者较非衰弱患者心脏手术后跌倒坠床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影响越明显,且术后恢复速度更慢。  相似文献   
76.
海草生态系统的固碳机理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海草、红树林、盐沼草等植被组成的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中高效的碳汇热点,它们所固定的碳被称为"蓝碳".作为全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海草生态系统所固定的碳是蓝碳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生产力、高效过滤及高稳定性造就了海草生态系统巨大的固碳能力,进而对全球碳循环具有深刻影响.然而,人为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使全球海草床加速衰退,成为地球生物圈中退化速度最快的生态系统之一.当前,国内外对海草床等滨海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关注、研究深度与广度仍远远不足,对全球海草固碳的评估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为了能更准确地评估全球海草床的碳埋存,一些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应优先考虑:1)全国和全球海草的准确分布面积;2)不同海草优势种类或不同地域的海草床碳汇能力的差异;3)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海草生态系统碳捕获和碳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对放疗剂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西门子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对放疗剂量影响的研究。方法将固体水模固定在治疗床中心处,改变加速器机臂的角度,从不同角度照射并用剂量仪进行比对测量,计算出治疗床不同床板对放疗剂量的衰减因子。结果西门子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中有机玻璃床头板对剂量的衰减在1.5~20.5%,有机玻璃床体板对剂量的衰减在1.9—38.6%,有机玻璃网状窗体板对剂量的衰减在0.18~12.3%。结论放射治疗时正后野180。左右时应选用网状板或有机玻璃床头板,在后侧斜野110。~130。和230。~250。区间最好用床尾板,并对相应剂量做出修正与补偿,而治疗床的主支撑架及金属边柜对剂量的衰减高达12.3~38.6%,而床头延伸板对剂量的衰减在1.1~5.5%之间,因此头部的肿瘤应选此延伸板治疗。因此在治疗计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射线束直接穿过主支撑架与金属边框。  相似文献   
78.
【背景】海草床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对全球碳汇有重要贡献。海草床沉积物剖面的垂直梯度特征显著,表层呈现氧化态,富含活性有机质,而深层呈还原态,以惰性有机质为主。【目的】探究这种垂直特征如何影响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分布。【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和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等手段,测定了山东荣成天鹅湖大叶藻海草床不同深度(5、10、15、20、25和30 cm)沉积物中细菌和古菌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沉积物5cm深处,细菌的16SrRNA基因拷贝数显著高于20cm和30cm层(ANOVA,P<0.05)。深度对细菌和古菌α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细菌中相对丰度最高的是变形菌门,其次是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等,其中δ-变形菌和浮霉菌的相对丰度随深度显著增加(P<0.05)。古菌群落中深古菌门比例最高,在25cm深处达到70%以上;其次是乌斯菌门、洛基古菌门、广古菌门和奇古菌门等。奇古菌门比例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其他古菌类群在不同深度间差异不显著(P&...  相似文献   
79.
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新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大量产生, 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并有效资源化利用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在综述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特征、相应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综述了污泥干化芦苇床、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相关组合工艺等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新工艺。总结了各种新工艺的优势以及当前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未来新工艺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以期开发出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绿色生态的技术, 真正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80.
不同采收方式对富养化河道浮床空心菜生物产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浮床空心菜为研究对象,在过水河道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采收周期(14 d采收1次、21 d采收1次、28 d采收1次)和留茬高度(15 cm、25 cm、35 cm)组合对浮床植物生物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后的植物仍能够适应过水河道环境,并在其生长周期内持续生长.经110 d的生长,分枝数提高了近5倍,最长根长27.55 cm,平均根长15 cm,根系直径达11cm.单株根鲜重可达146 g,每平方米浮床根部可吸附颗粒物3.36 kg.新芽生长速率随采收次数增多,处理组均呈现先不断提高然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幅度为0.54~3.7cm·d-1,对照组为1.63 cm·d-1.适当刈割能提高新芽再生速率.单次收获生物量同新芽变化规律相似,即先逐渐增多然后减小,生物量增长速率变化幅度3.83~37.9 g·m-2·d-1.从总生物量来看,28 d采收1次留茬25 cm、35 cm组的生物量(干重)产出最高,达2112 g·m-2;从茎叶比看,每14 d采收1次3个留茬高度,及每21d采收1次留茬15 cm和25 cm方式收获生物量茎叶比较佳.综合考虑产量、质量及浮床便捷管理,每21 d采收1次留茬15 cm的采收方式效果最佳,此时新芽平均生长速率1.88 cm·d-1,平均茎叶比<1,总生物量1966 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