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笔者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地处广州,气候温暖湿润,适合马尾松生长,校园绿化带里时有种植。这种松属常绿乔木高大挺拔,树冠如盖,蔚为壮观。路人行走其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绿荫的凉爽,十分写意。但不知从何时起,在一株树  相似文献   
52.
珍稀植物十齿花群落乔木优势种群种间联结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2×2列联表,通过X2检验和W检验,分析了贵州六盘水市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十齿花群落20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20个乔木种群在抽样面积分别为50、100和250 m23种取样水平上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关联,但取样面积为100 m2,比50 m2和250 m2更为合适.结合联结系数(AC)和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指标对其种间联结性的程度测度显示:各项指标对十齿花群落主要乔木种群之间联结性关系总体上反映了大致相同的结果,但不同的测定方法可以相互弥补由于单一方法分析的不足;十齿花种群与其它乔木种群之间的联结性较显著,而且多数为正联结.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对环境要求越接近,生态位重叠值越大.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短角湿生冷水花(Pilea aquarum subsp.brevicornuta)化学成分。实验采用色谱法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包括5个五环三萜、一个甾醇和一个木脂素。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pilearbornol(1)、rubiarbonone D(2)、camarolide(3)、表齐墩果酸(4)、齐墩果酮酸(5)、5,8-epidioxy-(3β,5α,8α,22E)-ergosta-6,9(11),22-trien-3-ol(6)和桉脂素(7)。其中,化合物1和2属于乔木萜烷型(arborane)三萜,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首次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得到了确定。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也是首次从荨麻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乔木萜烷型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54.
田长城  蒋学龙  彭华  范朋飞  周守标 《生态学报》2007,27(10):4002-4010
无量山是黑长臂猿景东亚种的唯一分布区,现栖息着98群500余只黑长臂猿。长臂猿是典型的树栖性灵长类动物,通过对无量山西坡大寨子地区250个样方的调查,分析了随海拔梯度升高,黑长臂猿栖息地植被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情况。共记录乔木111种,隶属于33科;木质藤本23种,隶属于18科。其中优势科主要有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和杜鹃花科(Ericaceae)。根据不同海拔乔木层物种组成的差异,该区可划分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2100~2300m)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400~2600m)两种植被类型。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在两种植被类型中均呈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呈下降趋势,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无明显变化。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阳坡的乔木物种多样性低于阴坡;而阳坡物种多样性在两种植被类型间差异显著。随着海拔的升高,乔木层的平均高度和上层乔木(Ⅰ层)的比例均逐渐降低,但下层乔木却呈上升趋势。6种优势乔木树种的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该区植被的乔木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55.
[目的]记录亚热带地区独栖性膜翅目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乔木树种多样性对缘叶舌蜂Hylaeus perforata及其天敌窄头褶翅蜂Gasteruption corniculigerum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镇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验样地人工林设置了标准化的人工巢...  相似文献   
56.
森林是人类的起源之地,树木是构成森林的基本单位.树木体积庞大且寿命很长,但人们对树木的了解却不深刻,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迷.其中一个问题便是:为什么老树会停止向高生长?在最适宜的立地条件下,为什么树木达到一定高度后直径仍在增加而树高不再增加?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某一树种的极限高度?  相似文献   
57.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21,(1):122-122
封面图片由云霄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方镇福在2020年5月拍摄于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梅林村(24°1’N,117°11’E)。这株福建省极小种群植物——白果蒲桃(Syzygium album)母树,胸径达84 cm,树高约15 m,长在山脚溪岸边。白果蒲桃是福建省云霄县特有植物,是原福建林学院郑清芳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种桃金娘科常绿大乔木,有较高经济和观赏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心材红褐色,坚实致密,可作高级家具和工艺用材;果可鲜食,或作蜜饯和饮料.  相似文献   
58.
研究张广才岭林区未经人为干扰的(自然恢复次生林)和择伐后20年(择伐经营次生林)的2种紫椴次生林林分的乔木树种幼苗的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 阳性软阔叶和阴性树种幼苗在自然恢复次生林中重要值分别为7.9和64.5,在择伐经营次生林中为3.9和68.9;自然恢复次生林和择伐经营次生林中乔木树种幼苗的空间分布点格局分别在0~18 m和0~15 m尺度内呈聚集分布。自然恢复次生林中,14~45 m尺度上树种对多呈负相关;而择伐经营次生林中,所有尺度上的树种对多呈无相关性。在择伐经营次生林中,更新层中有57%的紫椴幼苗与其他乔木幼苗的树种对在大尺度上(31~45 m)呈负相关,在自然恢复次生林中该比例大于60%。在择伐经营次生林中,色木槭幼苗与其他乔木幼苗的树种对在更多尺度上(6~45 m)主要呈负相关,自然恢复次生林中的色木槭幼苗与其他乔木幼苗的树种对多在小尺度上(0~5 m)呈正相关,在大尺度上(31~45 m)无相关性。择伐加快了紫椴次生林未来的演替速度,一定程度上使得乔木树种幼苗在更大距离尺度上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并促使林分中乔木树种幼苗的种间关系更加协调,调整了紫椴种群幼苗种间的空间竞争关系。2个林分均处在演替进程中,在今后的林分管理中,应适当采取人工经营措施以促进林分更新及群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9.
应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1980—2005年间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中5种主要乔木树种含碳气体总的释放量.结果表明:不同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气体的排放因子不同,其中樟子松的CO2平均排放因子最大, 山杨的CO2平均排放因子最小;落叶松和山杨的CO和CxHy平均排放因子最大,山杨和落叶松的CO和CxHy平均排放因子最小.结合5种主要乔木树种各器官的含碳率和总生物量,得出25年间5种乔木共释放CO2 16.58 Tg、CO 1.61 Tg、CxHy 0.54 Tg. 其中落叶松的CO2、CO和CxHy释放量分别为5.00、0.63和0.05 Tg; 樟子松为0.225、0.023和0.003 Tg; 白桦为11.22、0.83和0.41 Tg;山杨为0.022、0.004和0.00034 Tg;蒙古栎为3.12、0.13和0.062 Tg.  相似文献   
60.
利用福建黄岗山东南坡30个样方和西北坡13个样方的资料,研究该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变化;东南坡共记录到乔木物种151种,隶属于42科73属;西北坡102种,隶属于32科54属。两坡面的乔木树种组成相差不大。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趋势是:随海拔升高,科、属、种的数量呈下降的趋势;东南坡科、属、种的数量在海拔800—1000m达到最大值,西北坡在海拔1500—1600m达到最大值。东南坡乔木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H’)与海拔呈负相关;西北坡在海拔1200—1800m范围内H’高于东南坡;Screnson指数(IAc)在不同植被类型交替时出现上下波动,从常绿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转化时,物种更替强烈,Screnson指数明显下降。乔木物种生长特征的分析表明,最大树高(Hmax)和最大胸径(DBHmax)出现在中海拔,在相同海拔范围内西北坡的Hmax和DBHmax高于东南坡;东南坡Hmax和DBHmax的峰值出现在海拔800—900m,西北坡出现在海拔1800m。东南坡立木密度在海拔1500m处达最高值,而西北坡立木密度变化不明显,仅在海拔1900m以上明显下降。将全部乔木种划分为常绿阔叶、针叶和落叶阔叶等三种生活型,分析不同生活型的生长特征发现,常绿阔叶种类的胸高断面积和(total basal area,TBA)在低海拔占比例大;针叶种类沿海拔出现两个峰值,与分布两种不同针叶林种类有关;落叶阔叶林的TBA在各海拔段均占一定比例,但在西北坡的比例要高于东南坡。两坡三种生活型的TBA沿海拔梯度变化特征基本上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