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周伟  张庆  李明会  李伟  王进 《动物学研究》2006,27(5):489-494
通过观察昭觉林蛙(Ranachaochiaoensis)蝌蚪在栖息地的分布状况,统计和分析不同发育期蝌蚪在不同植被盖度、水深和水温下的分布频次。其结果表明,Ⅰ、Ⅱ期蝌蚪更倾向于选择植被盖度为41%—70%的水域;Ⅲ期蝌蚪对植被盖度的选择不明显。Ⅱ期蝌蚪倾向于选择水深为0·11—0·30m的水域;Ⅰ、Ⅲ期蝌蚪对水深的选择不明显,且Ⅲ期蝌蚪在水深大于0·31m的水域无分布。随着蝌蚪生长发育,Ⅰ期至Ⅲ期对水深的选择不断变浅。Ⅰ、Ⅱ期蝌蚪均倾向于选择水温为19—25℃的水域;Ⅲ期蝌蚪对水温的选择不明显,但在水温为8—13℃的水域无分布。  相似文献   
92.
目的:监测中国南极冰盖考察预选队员心血管系统随海拔增高的变化,探讨筛查低氧易感队员和急性高原病的防治。方法: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仪和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在北京(40 m)、拉萨(3 650 m)、羊八井(4 300 m)对第25次和26次南极冰盖考察预选队员心血管功能进行连续动态性监测。结果:随着海拔的增高,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显著升高(P0.05),心输出量、心指数、搏出量、搏出指数、加速度指数、速度指数、左心射血时间显著降低(P0.05),预射血期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随着海拔的增高,预选队员的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升高,左心泵血和收缩功能减弱且与Q-TC间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3.
 该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美国东部杜克森林76年来植物种类变化、种群动态和森林演替研究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该森林内永久性森林样地的 设置和调查规范,以及最近10年来利用永久样地数据进行树木空间格局和自然干扰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将杜克森林永久样地监测规范和数据管 理方法与目前主要的森林监测网络进行了一定的比较,旨在对目前国际上蓬勃开展的长期定位植物多样性监测和空间格局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  相似文献   
94.
中国云南高原鳅属洞穴盲鱼一新种——邱北盲高原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和2006年,在云南省邱北县腻脚村一喀斯特洞穴深处各采到一批盲鳅标本,经鉴定,为高原鳅属(Triplophysa)一未记录的新种--邱北盲高原鳅。新种具有的特殊头形及可数性状等特征,与中国已记录的穴居高原鳅均不同,而与分布于金沙江水系的前鳍高原鳅(T.anterodorsalis Cao et Zhu)相近,但新种有下列特征可与之相区别:1)无眼vs.眼正常;2)背鳍分枝鳍条7vs.8-9;3)尾叉形vs.尾微凹。新种与同水系(南盘江)的大斑高原鳅(T.macromaculata Yang)也较相近,但可与之相区别:1)无眼vs.有眼;2)无色素vs.有斑;3)尾叉形vs.尾微凹。  相似文献   
95.
青藏铁路通车一年多来,有1/3左右的旅客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除了影响高原旅游之外,加上大部分旅客缺乏高原低氧防护的基本知识,所以有的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高原病。因此,在青藏铁路通车即将两周年之际,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高原生理组专家吴天一编撰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与昆虫群落的关系,评价人工植被和自然恢复植被种类搭配的合理性,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研究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区昆虫有189种(含蜱螨目),分别隶属13目84科。而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值均有明显差异。以20a自然封育植被恢复区昆虫群落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值均较高,其值分别为160、21.17、1.4914和0.6918。优势度则以人工治理区(0.7251)>自然封育区(0.5845)。说明从人工治理区到自然封育区,随着植被种类增加,昆虫种类相应增加,优势种由突出降至不明显,昆虫群落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97.
中国林蛙皮肤抗菌肽抗菌的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林蛙皮肤中分离到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混合物——多肽FⅢ。抑菌实验表明,林蛙皮肤中小分子活性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且此粗提物的抗菌活性远远高于传统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8.
人工食物对高原鼠兔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玉米面、小米面和绿豆粉 (质量比为 5∶3∶2 )的混合食物饲喂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种高原鼠兔 ,4 0d后断头杀死 ,取其后腿肌肉测定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 ,用混合食物饲喂后 ,高原鼠兔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显著升高 ,由对照的 (- 2 4 6 6± 0 2 5 )‰上升为 (- 19 0 5± 0 0 9)‰ ;稳定性氮同位素的组成变化较小 ,仅由对照的 (3 2 8± 0 13)‰增加为饲喂后的 (3 6 1± 0 32 )‰。经人工食物饲喂后 ,高原鼠兔与其食物间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分馏效应为 4 73‰ ,稳定性氮同位素的分馏效应为 2 79‰。C4组分食物的加入影响高原鼠兔的稳定性同位素 (特别是氮同位素 )代谢模式 ,其稳定性同位素代谢周转率可能高于原来预测的 4 0d。  相似文献   
99.
很久以前.人们对火山的认识纯粹是感性的.只从表面现象断定火山活动就是山在燃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火山喷发时发出的硫磺气味认定是地下的硫磺燃烧的结果.俄国的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火山是地层中煤矿燃烧所形成当然各种迷信的神话传说就更多了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才搞清火山活动是地球  相似文献   
100.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穴居和啃食活动改变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团聚体结构和孔隙度, 干扰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 对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高原鼠兔干扰下的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动态, 实验设计了高原鼠兔实验组和自然对照组, 采用LI-8100A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在2018年的生长季监测了高原鼠兔干扰下的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 分析了高原鼠兔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实验发现: (1)在高原鼠兔活动干扰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9.58%(高原鼠兔实验组的土壤呼吸速率值为5.27 µmol·m-2·s-1, 自然对照组为5.22 µmol·m-2·s-1, P<0.05), (2)在高原鼠兔干扰下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程度(Q10)降低了21.02%; (3)土壤呼吸变化深受5 cm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活动深刻干扰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 影响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因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加强高原鼠兔活动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碳排放的干扰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