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冬眠心肌在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经胸壁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观察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轻中度心衰患者左室心肌对逐渐增加剂量的多巴酚丁胺负荷呈明显的收缩双相反应。结论:冬眠心肌是高原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直接导致左室功能受损及泵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酪氨酸对海拔3700m高原人体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酪氨酸对高原人体运动时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700m高原半年的30名健康青年,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予酪氨酸、乙酰哇胺10d即可使SOD、GSH-Px活性增强,MDA降低;乙酰哇胺停药10d药效消失,酪氨酸停药20d药效消失。结论:酪氨酸、乙酰哇胺对高原低氧所致自由基代谢失衡有调节作用,且酪氨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3.
高原移居者红细胞滤过指数的变化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和同一海拔高底氧环境不同血色素范围对高原健康人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及其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检测不同海拔高度(2260m、3300m、4080m)对320健康人EFI、SOD、和MDA的影响。结果: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高原健康人EFI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EFI与MDA呈正相关,而与红细胞SOD活性呈负相关。同一海拔低氧环境Hb增高者,EFI和MDA升高,而红细胞SOD活性降低;随海拔升高,EFI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不同海拔红细胞流变学和氧自由基代谢差异性的形成,低氧环境起核心作用;而随海拔高度升高和同一海拔低氧环境自由基代谢异常加重者是导致高原健康人红细胞流变学异常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54.
高原健康人群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健康人群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的观察褚以德郗爱旗陆天顺周晶萍刘兰顾松琴滕燕民(青海省人民医院,西宁810007)在人类适应高原的生存过程中,作为机体重要调节器官之一的肾脏必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关高原肾脏生理并不完全清楚,虽然早已发现高原人群...  相似文献   
55.
高原湿地湖滨带植物对气候变暖表现出强烈的功能响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现象之一。植物解剖性状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态功能,为探讨气候变暖对湿地植物茎解剖结构的影响,该研究利用开顶式生长室分析了模拟增温对滇西北纳帕海湿地湖滨带挺水植物茭草茎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茭草地上茎在增温4 ℃的范围内,主要通过增加表皮结构厚度以增加表皮失水来响应增温; 地下茎在增温2 ℃的轻度增温条件下与地上茎的响应策略相同,而在增温4 ℃时主要通过减小维管结构大小以降低气穴化风险来响应增温。(2)年最高温度和夜间积温是影响茭草茎解剖结构性状的关键因子,但该两个温度因子仅对地下茎筛管大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R2=0.838, P<0.01)。(3)内表皮细胞厚度是地上茎响应增温的最主要性状,并与温度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地下茎导管和筛管大小是地下茎响应温度升高的主要性状,二者与温度变量呈负相关关系。综上表明,茭草地上茎和地下茎对增温响应策略存在差异,为揭示高原湿地植物应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规律以及生态适应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当前气候变暖的背景,建议未来采用更科学的实验方法对更多高原湿地植物的生态响应过程及规律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6.
<正>全球变暖、人为灾害等等导致高原湿地退化,而气候变化在高原上的超前和显著表现使得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承受着相对其他地区更为巨大的胁迫压力。蒙新高原的湖泊退化最为严重;在云贵高原,污染和富营养化是较为严重的问题,滇池尤为典型。高原湿地生活着丰富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着许多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珍稀动植物,有着独特的景观资源。其拥有的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其所具有的强大的生态功能,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是  相似文献   
57.
<正>湿地植物只有在多水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它们或植根于泥土之中,或漂浮于水面。湿地植被的浓浓绿色使高原湿地如诗如画,生机盎然;草本植物的一岁一枯荣使得高原湿地中的泥炭不断得以累积增长。植被是某一地区范围内所有植物的个体、群体和种类的总和,是植物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植被的状况最能综合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植被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为所有的动物、微生  相似文献   
58.
<正>高原不仅有雄伟的雪山,纵横交错的河流,广阔的草场,还有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高原湿地。在这里,不论是河流谷地,湖泊洼地,还是山麓平原,都有斑斓夺目的湿地景观。湿地已成为高原重要的生态系统。高原湿地是指分布在高原(主要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蒙新高原)上的所有湿地类型,同高海拔或高山湿地不同。我国高原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而独特,主要4大类湿地类型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高原地区多样的湿地类型,得  相似文献   
59.
一类蛙源非典型结构抗菌肽cDNA的克隆以及成熟肽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两栖类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寄生虫等活性,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抗菌肽的功能发挥与其特有的α螺旋结构密切相关,但是一些抗菌肽在水溶液中呈无规则卷曲,在类膜溶液中才转变成α螺旋,这类抗菌肽往往表现出极强的抗菌肽活性或细胞毒性,在药物开发中提供更多的利用潜能.本文从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皮肤组织中,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一类无规则卷曲的抗菌肽,属于chensirin-2家族.19条不同的抗菌肽的cDNA序列共编码3种长度为14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肽,分子量在1450.78-1460.82之间,理论等电点在9.53-9.70之间,3种抗菌肽都有两亲性和阳离子性,二级结构呈现无规卷曲.这些理化性质预示着这3种抗菌肽可能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在高原环境下兔肝脏火器伤后全血谷胱甘肽(GSH)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14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平原肝脏火器伤组(A组)、初入高原肝脏火器伤组(B组)、适应高原肝脏火器伤组(C组),各组又细分为伤后0.5、2、6、12、24、48、72h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在不同海拔环境下成功建立肝脏火器伤模型后,分别于各时间点采集血液标本,检测全血GSH含量、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①兔肝脏火器伤后与正常组比较,伤后GSH含量、SOD活力早期略有升高,以后逐渐下降,到达低谷后逐渐恢复。而MDA在伤后持续升高,12h达峰值(P<0.01),继而进行性下降,72h仍高于正常。②初入高原组与平原组比较,GSH含量、SOD活力早期升高及以后到达低谷和MDA到达峰值水平(P<0.01),初入高原组更显著。③适应高原组与平原组比较,GSH含量、SOD活力降低幅度(P<0.05)和MDA升高程度,适应高原组更显著。结论:肝脏火器伤破坏了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平衡,尤其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更为明显,提示氧自由基可能参与肝脏火器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