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7):I0003-I0003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利用自主研发的特殊纳米操纵技术——“动态组合纳米蘸笔”,向DNA分子手术实际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ESCC)根治术后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8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食管鳞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L-8表达水平。所有患者都给予根治手术治疗,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到2021年7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5.69±2.58个月,死亡28例,死亡率为28.6 %(死亡组)。两组血清IL-8表达水平表达具有差异(P<0.05)。所有患者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这一平衡法则,表明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均具有群体代表性。IL-8基因启动子rs4073A/T的AA基因型较死亡组高,TT基因型较死亡组低,两组A、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对比有差异(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IL-8基因启动子rs4073A/T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血清IL-8表达水平与预后死亡率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8基因启动子rs4073A/T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血清IL-8表达水平为导致患者随访死亡的主要因素(OR=2.051,3.094,P<0.05)。结论: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依然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患者死亡与血清IL-8基因多态性存在相关性,同时多伴随有IL-8的高表达。IL-8基因启动子rs4073A/T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血清IL-8表达水平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回顾性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3月期间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治疗的83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1)和B组(n=42),A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神经损伤指标及预后。结果:与A组相比, 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血肿清除率升高(P<0.05)。B组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A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1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低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P<0.05)。B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A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HICH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神经内镜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观察组60例(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毕(T5)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麻醉前(T1)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插管后1 min(T2)~T5时间点HR、MA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介素-6(IL-6)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 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麻醉效果较好,可平稳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应激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5.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三叶因子1(TFF1)、热休克蛋白70(HSP70)、天冬氨酸-天冬酰胺β羟化酶(ASPH)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PHC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9例以及未复发组34例。比较两组术前TFF1、HSP70、ASPH水平差异,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TFF1、HSP70、ASPH水平预测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效能。结果:复发组术前TFF1、HSP70、ASPH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肿瘤直径≥5 cm、肿瘤数目为多发、有血管侵犯的患者比例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多发肿瘤、血管侵犯及术前TFF1、HSP70、ASPH高水平是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FF1、HSP70、ASPH联合检测预测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明显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的0.704、0.713、0.707。结论:术前TFF1、HSP70、ASPH与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三项指标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PH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比较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开放性手术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颈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放组(开放性手术)和腔镜组(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例数分别为37例和43例。对比两组疗效、免疫功能、颈部功能、美容学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长,引流液总量更多(P<0.05),两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数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D3+、CD4+、CD4+/CD8+下降,但腔镜组高于开放组;CD8+升高,但腔镜组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3d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部损伤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吞咽障碍指数低于开放组(P<0.05)。腔镜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相比,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虽然延长,但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更轻,同时还可减轻患者吞咽障碍,获得更好的美容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和血清转铁蛋白(TRF)与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PWH)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252例接受手术治疗老年HF患者,根据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为PWH组(n=27)和非PWH组(n=225)。收集患者基础资料、术前PNI和血清TR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和血清TRF水平对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预测价值。结果:252例老年HF患者术后出现27例PWH,其中24例切口长时间不愈合,3例切口裂开。与非PWH组比较,PWH组体质量指数(BMI)和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LC)、PNI、血清TRF水平更低,糖尿病比例和术中出血量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2(OR=0.648,95%CI:0.457~0.919)、PNI(OR=0.954,95%CI:0.932~0.976)、血清TRF(OR=0.484,95%CI:0.307~0.761)升高是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保护因素,糖尿病(OR=2.651,95%CI:1.182~5.948)、术中出血量增加(OR=1.013,95%CI:1.005~1.021)是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NI和血清TRF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770、0.871,灵敏度分别为70.37%、55.56%、92.59%,特异度分别为80.65%、85.81%、70.32%。二者联合预测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术前PNI和血清TRF水平降低是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老年HF患者术后PWH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8.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学习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思维、知觉运动和社会认知等能力的下降。PND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导致长期认知功能障碍及增加死亡风险。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药物防治效果不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参与PND的发生,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有望成为防治PND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对肠道菌群失调影响PND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提出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防治PND相应的举措,为临床防治PN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林宏镖  徐颖  李迎  陈贤璟  王琪  林超琴 《蛇志》2021,(2):150-153
目的 探讨经阴道高位骶韧带悬吊术(HUS)联合自体组织修补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我院行经阴道高位骶韧带悬吊术为主的自体组织修补手术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指标并评价手术安全性,并于术后第3、6、12个月采用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  相似文献   
70.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干预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出血以及胆漏、放射痛、肠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系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