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篇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方海强  王间萍 《蛇志》2016,(4):509-51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的62例高龄患者手术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62例高龄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严格无菌操作,熟悉的手术配合步骤和器械使用,术后合理搬运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单纯颈椎后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9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单纯颈椎后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单纯颈椎前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神经功能分级(ASIA)。结果:两组术前ASIA分级B、C、D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佳,A级患者治疗后仍为A级,但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SAI等级在治疗后均有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断钉或螺钉松动等并发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间隙显著增宽,且后路组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颈椎后凸畸形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颈椎后路复位CPSS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骨保留型股骨短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近期疗效及临床体会。方法:自2013年1月~2015年3月,首次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共30例患者(38髋),年龄38~70岁,均采用后外侧入路。通过比较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最少6月,最长33月,平均19.5月。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好转,随访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45.3±4.3,术后末次随访94.1±5.4。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4个月所有患者可以全负重行走。1例术中股骨近端骨折,术后愈合良好,未留后遗症。所有病例未发现假体松动或感染。结论:骨保留型股骨短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近期临床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新型短柄假体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特征,骨量保留多,术后疗效好,为髋关节置换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4.
赵静  赵中兰 《蛇志》2005,17(3):229-230
据统计,199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占全国总人数的9.5%。老年患病率亦逐年增高。由于老年患病的特殊性,开展健康教育成为保证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我们使用标准教育计划,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在患者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5.
赵婵  苏海瑕 《蛇志》2010,22(2):179-180
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髋周肌群退变,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因其愈合能力差,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42例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方面处于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6.
外旋法复位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主要报道我们在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中采用的外旋法复位。方法:在2005年7月到2007年10月之间,我们采用外旋复位法对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31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了治疗。我们对这些患者分别从脱位的类型、复位的效果、术前麻醉的实施、复位操作的难易以及并发症上给予了相应的评估。结果:31个患者中,29例成功复位,其中25例没有要求给予术前麻醉,在这25例中,平均手法复位时间少于2分钟。只有5例病人复位后诉在复位过程中有严重的疼痛。运用此方法有两例病人没有复位成功,后来在麻醉下给予成功复位。本试验中首次复位成功率达到89%。没有人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在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中,外旋复位法是一个安全和可靠的方法,基本上不需要进行术前麻醉和镇静止痛的操作,此方法基本上能在无疼的状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7.
徐爱兰 《蛇志》2002,14(4):48-49
肺动脉栓塞是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肺栓塞早期症状有烦躁不安、心悸、呼吸快等 ,但亦会突发呼吸困难、心悸、气短、剧烈胸疼、咳嗽、咯血、发热 ;大面积肺栓塞者会出现急性左、右心衰的心源性休克 ,甚至短期内死亡。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 ,5 5岁 ,因跌伤致右髋关节疼痛畸形 ,活动障碍半小时 ,于 2 0 0 1年 6月 4日入院 ,6月 5日行右全髋关节置换术 ,6月 1 7日上午 9点突然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即转心内科行抗凝、输氧 ,抗感染等治疗 ,病情稍好转 ,后经心脏多普勒检查发现右心房内有一较大的栓子 ,宜手术取栓。于 6月 2 0日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应用两种股骨截骨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矫正股骨颈前倾角(FNA)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2015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DDH 32例(32髋),其中,股骨旋转截骨时,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16例(16髋)采用画线法;2010年1月~2015年6月的16例(16髋)采用量角法。术前及术后进行X线及三维CT检查测量FNA。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术前健侧及患侧FNA角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个月。两组术后患侧FNA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明显(P0.01);而与健侧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术后FNA较术前明显改善,达到与健侧大致相等的FNA。两组间术后健侧、患侧F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目前尚不足以证明行股骨旋转截骨术时后期采用的量角法优于画线法。结论:采用量角法及画线法进行股骨旋转截骨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平卧床、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骨保护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TRAP与CTX-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77%,相对于对照组的72.31%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股骨头局部骨密度均有上升(P0.01),其中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平均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RAP与CTX-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骨保护素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抑制骨吸收、增强骨密度、改善患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0.
梁青华 《蛇志》2014,(2):224-226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对髋关节疾病患者而言,该手术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缓解了疼痛,也缩短了疗程。而且该手术能较好地纠正患者的髋关节畸形,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手术复杂,并发症多,因此,要加强护理。采用科学的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恢复,而且还可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