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优化骨骼肌教学切片的制作方法,以期提高制片效率与切片质量。方法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染色,比较不同物种之间骨骼肌组织以及不用厚度的骨骼肌组织切片横纹结构的差别。结果人与狗的骨骼肌肌原纤维及横纹结构典型,厚度4~5μm 的切片中肌原纤维及横纹结构较其他厚度更易分辨。结论狗的骨骼肌更适合替代人的骨骼肌用于组织教学切片的制作,4~5μm 的切片厚度易于显示横纹结构。  相似文献   
72.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大鼠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的可行性,并观察对骨骼肌缺损的修复重建的促进效应。方法:取妊娠E 11.5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后在含5ml/L体积浓度二甲基亚砜的DMEM/F12培养基中诱导分化为骨骼肌样细胞,将细胞种植于BAM膜上培养形成组织工程骨骼肌。将其移植入大鼠骨骼肌缺损模型,手术后14 d观察骨骼肌恢复情况,同期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经诱导后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骨骼肌样细胞转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骼肌可加速缺损的修复重建,组织学染色显示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正常骨骼肌的组织形态,可表达成肌相关蛋白MyOD。结论:诱导后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本实验为临床肌肉的缺损修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骨骼肌的内分泌功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长期以来,骨骼肌被认为是一种效应器官,接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近年大量实验研究资料发现骨骼肌也具有分泌活性物质的功能,能表达、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信号分子,包括调节肽、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也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骨骼肌分泌的活性物质以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调节骨骼肌的生长、代谢和运动功能;甚至以血液循环内分泌的方式调节机体远隔器官组织的功能。骨骼肌生成和分泌的活性物质在运动系统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骨骼肌分泌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本试验用高、低浓度虾红素日粮饲喂昆白系小鼠和处理原代培养小鼠骨骼肌细胞,提取总RNA,检测各时段UCP3、LXRα基因mRNA表达量,探讨虾红素对小鼠个体发育、肌肉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增长明显减慢,肌肉组织第10天、30天以及骨骼肌细胞作用24h时UCP3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LXRα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72h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肌肉组织中UCP3、LXRα基因mRNA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虾红素作用骨骼肌细胞24hUCP3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LXRα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结果提示虾红素对小鼠肌肉的能量利用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高脂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减轻IR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基础饲料喂养组(normal chow group,NC),高脂膳食喂养组(high-fat diet group,HF)。高脂膳食喂养Wistar雄性大鼠10周,构建IR动物模型。10周后,HF组再随机分为高脂喂养运动组和非运动组,游泳运动干预4周。游泳运动干预前后以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实验技术[hyperinsulinemic-euglycemic clamp(HEC)technique]评估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水平,RT-PCR法测定大鼠骨骼肌IL-1βmRNA表达。结果HF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显著低于NC组(P〈0.05),HF组血清IL-1β水平及骨骼肌组织IL-1βmRNA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P〈0.01);运动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及骨骼肌组织IL-1βmRNA表达明显低于非运动组(P〈0.05),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改善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降低IR大鼠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6.
microRNA在肌肉发育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它通过对靶mRNA的翻译抑制和降解对基因表达起负调节作用。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知道miRNA参与了增殖、分化、凋亡、发育等许多生物过程。一些miRNA在肌肉中特异表达,参与肌肉发育。该文重点介绍了参与肌肉发育的miRNA。已有证据表明肌肉miRNA在肌肉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miRNA的调节异常和肌肉疾病有关。因此,miRNA是一类新的肌肉调控因子,它有可能成为畜禽肉产量提高和肌肉相关疾病治疗的新型靶标。  相似文献   
77.
MSTN与骨骼肌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对骨骼肌生长的抑制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其抑制骨骼肌细胞生长分化的分子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这方面仍是目前研究MSTN功能的热点。本文综述了MSTN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各种途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MSTN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的机理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肌和成脂分化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来源于骨髓基质的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因其具有容易获取、体外扩增方便迅速、移植排斥反应较弱等优点而成为临床应用的理想细胞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肌和成脂的分化对动物机体内肌肉和脂肪的组成具有直接影响,因而与肉品质及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本文综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关键调控因子PRDM16(PR domain-containing16)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肌和成脂分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利用培养的骨骼肌细胞表达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可行性,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人mmp-9-myc-his/pcDNA3基因表达载体,转染成肌细胞QM-7,G418筛选阳性转染子.诱导细胞分化成肌管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经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产物分子量为93kD,与蛋白标准品对照推测表达量约10~15mg/L.利用Ni-NTA琼脂糖从1L培养上清中纯化到4~6mgMMP-9纯品,纯化效率约50%.经明胶酶谱检测,表达蛋白可以降解明胶.这些结果表明所表达的MMP-9具有生物活性,为以MMP-9为靶分子的特异拮抗剂和/或药物的筛选、MMP-9定量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以及MMP-9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以鹌鹑成肌细胞QM-7作为外源蛋白脊椎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具有表达量高、经济等优点,有可能进一步研究开发成为新的外源重组蛋白脊椎动物细胞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80.
研究证实,肌肉中存在2种类型的干细胞,即肌卫星细胞和多能干细胞,后者又可分为不同的细胞亚群。这些细胞群表现出自我更新能力和多潜能性,可分化为血细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等不同胚层的组织细胞。由于肌源干细胞具有治疗包括骨骼肌和心肌在内的肌肉疾病的可能性,并且潜在地可促进其他组织,如骨和软骨的再生和愈合,因此近几年来的相关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