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本研究检测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雌激素水平,并探讨了TNF-α对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中破骨细胞标志物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 RANK)、组织蛋白酶K (Cathepsin K, CTSK)和凝血酶受体激活肽(thrombin receptor activating peptide, TRAP)以及核因子-κB (NF-κB)亚基(p65)和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F-κBligand, RANKL)处理1周后,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中破骨细胞标志物RANK、CTSK和TRAP的mRNA和蛋白高度表达。与RANKL对照组相比,TNF-α处理可上调RANK、CTSK和TRAP m RNA的表达。但是,仅TNF-α不能诱导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成。TNF-α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NF-κB亚基p65和IκBα磷酸化,而NF-κB抑制剂处理则有效降低了RANK和TRAP的表达。本研究结论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TNF-α通过激活NF-κB来促进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7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质微观结构退化,可导致各种脆性骨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 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已日渐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科研人员积极研究安全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的治疗新方法。对骨质疏松 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务工作人员用药及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究Periostin(骨膜蛋白)表达上调对雌性去势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特性的作用。方法:通过去势手术建立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待建模成功后分离培养并鉴定BMSCs,利用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大鼠Periosti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转染P3代BMSCs,成骨诱导后鉴定其成骨分化能力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提示慢病毒载体实现转染并表达目的蛋白;慢病毒转染组BMSCs成骨诱导后ALP及茜素红染色较去势组BMSCs染色加深;慢病毒转染组BMSCs的S期细胞比例为(17.07±0.56)%,显著高于去势组BMSCs的S期细胞比例(8.42±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病毒转染组BMSCs的细胞凋亡率为(7.3±0.1)%,显著低于去势组BMSCs的凋亡率(12.05±0.5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riostin表达上调可提高去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及细胞增殖能力,并对其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4.
本文主要阐述了乳铁蛋白对造骨细胞、破骨细胞及半胱氨酸蛋白酶的作用,由于其对造骨细胞有促进作用及对破骨细胞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如K、L)的抑制作用,因此乳铁蛋白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5.
《生物磁学》2013,(26):I0003-I0003
据芬兰广播公司报道,芬兰研究人员识别出一种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基因新突变。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研发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采用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存在着毒性大、价格昂贵等问题,迄今为止还没一个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中国古代本草书籍中记载着大量对骨科疾患有疗效的中草药,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从中草药中寻找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成为研究热点课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发此类中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体液免疫水平的变化及骨愈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行治疗的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患者在钙剂、降钙素、维生素D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骨愈灵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免疫球蛋白等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BMD(0.504±0.054)g/cm2、CD3(55.4±5.6)%、CD4(33.6±1.6)%、CD8(25.2±4.1)%、LYM(2.013±0.412)×109/L、LYM%(28.310±6.354)%、LgG(9.55±0.23)、LgM(1.26±0.05)均降低明显(P〈0.01),WBC(7.621±1.023)×109/L、NEU(5.023±1.230)×109/L、NEU%(60.321±8.231)%升高(P〈0.01),观察组BMD、CD3、CD4、CD8、WBC、LYM、LYM%、NEU、NEU%及各免疫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较正常人受到抑制,炎性反应被激活;骨愈灵片能显著提高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BMD值,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中药熨烫对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作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卧床休息、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熨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 中药熨烫能有效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9.
杨欣 《植物杂志》2011,(5):58-63
当前,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一同被列为世界三大老年性疾病。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就多达8800万,总患病率为12.4%,其中骨折发生率为27.5%~32.6%,在老年人卧床者中约有20%是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初步分析1-α羟化酶(1-alpha-hydroxylase,1α(OH)ase)、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基因修饰小鼠离体股骨及下颌骨X线平片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为其在骨质疏松症评价中的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6周龄的1α(OH)ase-/-、FGF23+、1α(OH)ase-/-FGF23+小鼠为模型,以同龄的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为对照,采集小鼠的股骨和下颌骨,使用离体X-射线摄影评估骨质疏松状况,利用Image J软件测量各组小鼠股骨和下颌骨X-射线影像兴趣区域的FD值,分析其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与WT小鼠相比,1α(OH)ase-/-、FGF23+、1α(OH)ase-/-FGF23+小鼠均出现骨质疏松征象,包括股骨和下颌骨骨长度及体积减少、骨密度明显下降,下颌磨牙、切牙及牙槽骨的射线透光度增高、牙髓腔宽大、根管变薄。2)1α(OH)ase-/-、FGF23+、1α(OH)ase-/-FGF23+小鼠的股骨头和股骨远端干骺端的FD值均较WT小鼠明显增加(P<0.05),但股骨腔未见差异;下颌骨升支的FD值在1α(OH)ase-/-、FGF23+、1α(OH)ase-/-FGF23+小鼠中明显增高(P<0.05),而在牙槽骨中未见差异;3)下颌骨升支X平片的FD值与股骨干骺端的FD值显著相关(r=0.541,P=0.049)。结论:FD值可以较好地反映骨质疏松状况,股骨干骺端、下颌骨升支是较合适的兴趣部位,分形分析可运用于下颌骨影像学的再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