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7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383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阶段的恶性进展过程,涉及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逃逸,侵入脉管系统并在其中存活,随循环系统到达远处靶器官并穿出脉管系统播散定植,最终克隆性生长形成转移瘤。转移过程的每一阶段与肿瘤细胞本身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微环境中诸多因素的综合调控密切相关。本综述概要介绍了恶性肿瘤转移多步骤过程中所涉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肿瘤转移靶向干预新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未来肿瘤转移研究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向作一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2.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 EM)可引起肺部感染、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等疾病,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较高,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EM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目前EM的耐药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产生药物灭活酶、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外排泵、形成生物膜等方面。EM可同时携带多个耐药基因,如GOB、BlaB、CME等,从而介导多重耐药。本文就国内外EM耐药现状、耐药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和控制EM的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病原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病毒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中肠道病毒71型在继发神经系统症状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较为常见。EV71致神经元病变是其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基础,阐明肠道病毒71型致神经元病变的机制,不仅可以促进基础病毒学研究,也能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思路,对临床肠道病毒71型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提供支持。本文主要从肠道病毒71型侵入神经元的受体途径、损伤神经元的线粒体途径、诱导凋亡与自噬、感染胶质细胞后对神经元的旁观者效应、免疫病理机制以及病毒自身因素等多个方面,对肠道病毒71型致神经元病变机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14.
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诃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质量控制和炮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诃子内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其中含鞣质、酚酸、三萜类成分居多。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诃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质量标准、炮制研究以及其自身安全性,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对诃子的深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5.
监测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并分析其驱动因子,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1989—2021年Landsat 5/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获取宁夏贺兰山植被覆盖度,基于地理探测器量化了环境和人为等10个因子对其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1989—2021年间,宁夏贺兰山平均植被覆盖度为35.8%,时间尺度上总体呈增加趋势,平均增幅为0.043·(10 a)-1,空间尺度上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特征;研究区58.1%的区域植被覆盖度未来将持续性改善,但仍有30.7%的植被存在退化的潜在风险。降水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与单因子相比,环境因子和人为因子的交互作用对植被覆盖度的解释力更强,降水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6.
荒漠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其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极易发生荒漠化。荒漠土壤的稳定和功能对于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但在荒漠地区, 大多数土壤功能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单一的土壤功能性。本研究基于准噶尔荒漠79个样点的土壤有机碳(SOC)、氮(N)、磷(P)、有效氮(AN)和有效磷(AP)等指标, 通过平均值法和因子分析法计算土壤多功能(soil multifunctionality, SMF)指数, 研究SMF空间变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空间分析所示从整体来看, 荒漠SMF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自西向东, SMF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而从南向北, SMF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优拟合显示, SMF与年均降雨量(MAP)和年均温(MAT)呈显著二次函数关系, 随着MAP和MAT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SMF与pH和植被增强指数(EVI)呈显著线性关系, SMF随着pH的增加表现出显著降低趋势, 而随着EVI的增加表现为显著上升的趋势; SMF与Aridity (干旱度)之间既符合二次函数关系也呈现线性关系(二者R2相同), 随Aridity增加而减少。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率(SWC)是SMF变化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其次为EVI。土壤pH、SWC、MAT、Aridity和EVI对荒漠SMF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 其中SWC和EVI为显著正效应, 其他为负效应。MAP、经度(Lon)、纬度(Lat)和海拔(Alt)可通过影响MAT等指标对SMF产生间接效应。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准噶尔荒漠SMF的空间变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将有助于预测环境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为生态系统科学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7.
东北黑土区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土壤资源, 了解该区域内农田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及其对环境驱动因子的响应机制, 对于研究黑土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9月, 我们在42°50°‒49°08° N的典型黑土区采集了93个农田土壤样品, 利用形态学鉴定技术分析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共鉴定出47个线虫属(相对丰度 > 1%), 其中食细菌线虫中的拟丽突属(Acrobeloides)是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中的优势属(相对丰度 > 5%)。土壤线虫总丰富度和总多度均随纬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然而类似的变化趋势只出现在食细菌和杂食/捕食线虫中。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线虫丰富度和多度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 其次是月平均温度。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以47° N为分界线分为南部和北部两类, 主要归因于线虫群落中植物寄生和杂食/捕食线虫的相对多度在南、北特征属中存在差异。土壤pH值和容重分别是影响南部与北部黑土区线虫群落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本研究明确了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线虫群落的纬度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可为揭示农业活动干扰下土壤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8.
光呼吸是指植物绿色组织依赖光能吸收O2并释放CO2的过程,它被认为是一个浪费能量的过程。正常生长的C3植物光呼吸可损耗光合产物的25%~30%,在干旱、高温、高光等逆境胁迫下,该损耗可高达50%,因此,显著提高C3植物的生产力可通过减少光呼吸通量来实现。尽管光呼吸对植物生产力的负面影响明显,但它对植物一些必要生理活动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参与光保护、H2O2信号发生、氮代谢、光氧化和抗逆反应等。该文对光呼吸的改造优化需要把握好平衡点与适配度。基于Rubisco改造、CO2浓缩机制(CCM)和光呼吸支路创建的光呼吸改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了解调控光呼吸提高植物光能转化效率方面的最新进展, 可望为光呼吸代谢的分子调控及改良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9.
大豆食品中通常富含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等异黄酮素,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具有将异黄酮素代谢转化为S-雌马酚的能力。到目前为止,S-雌马酚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健康调节作用的化合物。啮齿类动物均具备产雌马酚的能力,但不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产雌马酚细菌是否存在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不同产雌马酚细菌的代谢机制可能不同,并影响机体最终产雌马酚的能力。本文对已知的各种产雌马酚细菌及其细菌的雌马酚合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雌马酚产生个体差异、雌马酚代谢转化效率、体外雌马酚的发酵生产,以及临床产雌马酚细菌的应用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学习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思维、知觉运动和社会认知等能力的下降。PND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导致长期认知功能障碍及增加死亡风险。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药物防治效果不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参与PND的发生,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有望成为防治PND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对肠道菌群失调影响PND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提出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防治PND相应的举措,为临床防治PN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