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Virology is a branch of biological science dealing with the study of viruses, and medical virology focuses on the study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due to viruses that is of medical importanc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virology in Malaysia has its beginning in the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IMR), fo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vision of Medical Zoology and Virus Research in the institute on 23 March 1953. The second institution in the country to establish diagnostic and research work in medical virology was Department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Malaya. This was followed by University Kebangsaan Malaysia, 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 and University of Sarawak Malaysia. The National 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NPHL) is the latest institution to establish a laboratory in 2003 for virus isolation and services to support country surveillance and outbreak investig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ue to viruse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virology, Malaysia contributed substantially in the areas of virus diagnostic service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ranging from survey and documentation on the existence and prevalence of viruses causing diseases in Malaysia,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virus diseases, evaluation of new diagnostic tests to pathogenesis of viral diseases. Malaysia contributed to the discoveries of at least 12 new viruses in the world. ASEAN plus Three (China, Japan, Republic of Korea) Emerging Infectious Programme was established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and impact of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is region. Malaysia as the co-ordinator of the laboratory component of the programme, contributed to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laboratory capability, capacity, laboratory-based surveillance and networking. The future of medical virology in Malaysia in terms of integration of diagnostic, reference and research to support the country's need will be enhanced and strengthened with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Malaysia) which also incorporates a futuristic Special Diagnostic and Reference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12.
对紫玉盘属8种,杯冠木属3种和Ellipeia属1种进行了叶的比较研究,以调查不同种之间解剖学的不同点,这对种的鉴别和了解它们的分类学意义可能是有用的.有意义的解剖学特征是末端石细胞,表皮细胞的晶簇,毛状体,在中脉和叶柄的薄壁组织内的短石细胞以及中脉和叶柄横切面的形状.有某些特征仅出现在某些种中,这对种的鉴别是有用的.结果亦显示这三个属的联系十分紧密.  相似文献   
13.
太湖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生物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龙  胡维平  谷孝鸿 《生态学报》2007,27(8):3324-3333
2006年5月和10月在太湖马来眼子菜分布区进行了定点采样,分析了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在不同水域变化特征及影响其生物量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水环境中,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变化较大,介于526~4843 g/m2,个体植株生物量依次为叶>根>茎,其中叶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55%~80%。水深增加能促进植株高度和生物量的增加,但单位面积生物量变化不明显。群落的自疏效应使马来眼子菜生物量与资源供应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水平上。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与水体中TN呈显著正相关,P是影响其生物量变化的间接限制因子,根、茎、叶的N/P介于16.92~59.88之间,叶片的N/P达到42.33。马来眼子菜对水环境的形态可塑性响应是其在水环境长期变化中逐步成为幸存者和优势种的重要原因之一。底泥的深度和营养含量对其分布和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围网捕捞、养殖以及航运的发展是造成局部地区马来眼子菜生物量急剧下降的主要人为因素。不同水域的生物量的差异是水深、水体营养盐、底质特征、水体透明度、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对水环境变化在形态上较强的可塑性响应,也是马来眼子菜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1月24日至29日,第九届亚太生物化工会议(AsiaPacifiCBiochemicalEngineeringConference2009.APBioChEC’09)在日本神户的神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瑞典、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亚太生物化工盛会。  相似文献   
15.
用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研究库存血红细胞膜蛋白质构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种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物—马来酰亚胺Ⅰ和马来酰亚胺Ⅴ研究了红细胞膜蛋白质构象及巯基结合位点性质在ACD-B方库存血保存期间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35天的血液保存期间,马来酰亚胺Ⅰ所标记红细胞膜的S/w值很快下降到一低水平,而马来酰亚胺Ⅴ所标记红细胞膜的旋转相关时间则呈现迅速下降后缓慢升高的双相性变化。作者结合膜蛋白构象及其周围微观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血管梗塞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发现,过度自噬或自噬不足均可导致细胞损伤。自噬包括自噬体的形成和成熟、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自噬底物在自噬溶酶体内的降解和清除,这些过程呈连续状态则称为自噬流。研究发现,脑缺血可导致自噬体与溶酶体间发生融合障碍,从而引发自噬流损伤。细胞内膜融合由3种核心组分介导,即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N-ethylmaleimide sensitive factor,NSF) ATP酶、可溶性NSF黏附蛋白(soluble NSF attachment protein,SNAP)及可溶性NSF黏附蛋白受体(soluble NSF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SNAREs)。当SNAREs介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以非活性的复合体形式存留于自噬溶酶体膜,须被NSF再激活为单体后方可发挥新一轮的膜融合介导作用,而NSF是唯一可再激活SNAREs的ATP酶。新近研究表明,脑缺血可显著抑制NSF ATP酶活性,导致其对SNAREs再激活减少,这可能是自噬体与溶酶体间发生融合障碍并导致神经元自噬...  相似文献   
17.
李裕棠  刘荣兴 《动物学报》1989,35(2):177-181
于长爪沙鼠体保种的周期型马来丝虫,其感染性幼虫(100条/只)接种于BALB/cCR和BALB/cJ两株小鼠腹腔内,都获得感染成功。在95只BALB/cCR株鼠(45,50)中,显性感染者8只(4,4),占8.42%;隐性感染者34只(17,17),占35.79%。共检获成虫110条,每鼠检获1—11条,平均2.62条。在30只BALB/cJ株鼠(18,12)中,12只雌鼠全部阴性;18只雄鼠中,2只为显性感染,4只为隐性感染,共检获成虫18条,每鼠检获1—5条,平均3.0条。两株小鼠中的10只显性感染鼠,有2只腹腔液内首次发现微丝蚴是在感染后80天,其最短潜隐期约为75天。  相似文献   
18.
19.
万木之王     
《生命世界》2009,(1):81-81
熊通常给人的印象是体形庞大,但一种叫马来熊的熊科动物却偏偏长了一副"娇小"身材。马来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性情孤独,胆子很小,白天在树上休息,夜间出来活动。马来熊行动敏捷,善于攀援。  相似文献   
20.
雅鲁藏布江河谷丝须蒟蒻薯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的丝须蒟蒻薯(Taccaintegrifolia)与其在东南亚的主要分布区具有明显的间断分布格局。为了探讨地理隔离对其居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我们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西藏墨脱的3个丝须蒟蒻薯居群共6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并与马来西亚Seremban的1个居群(19个个体)进行了比较。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165个位点,其中111个为多态位点,占67.68%。丝须蒟蒻薯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虽然不低(PPB=67.68%,HT=0.185,Hsp=0.292),但在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却非常低(PPB=12.81%,HE=0.065,Hpop=0.044)。与马来西亚居群(Ma)(PPB=31.71%)相比,墨脱的3个居群遗传多样性极低(PPB分别为3.66%,8.54%,7.32%)。Ma居群与墨脱居群相隔2000km以上,两个地区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大(GST=0.777,FST=0.9206),而墨脱的3个居群间(0.28%)及居群内(7.94%)的遗传分化却非常低(P<0.001)。居群间极其有限的基因流(Nm=0.1435)可能是由于该物种是以自交为主的种类、种子散布很困难、居群间的隔离、生境的破碎化等原因所致。总之,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特殊的地形和地貌以及与其他热带地区的地理隔离是造成丝须蒟蒻薯在这一地区遗传多样性极低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