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9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Ri质粒介导的DNA转移及诱发甘草毛根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通过三亲交配将PB1121双元中间载体从大肠杆菌C600转移到发根农杆菌R1000(PRiA4b)中,在含Km、Sm的MinA选择平板上获得了转移子,上述转移子菌液用注射法感染甘草胚轴、茎等外植体,在无激素含1mg/mlcb,0.1mg/mlkm的MS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后诱发出毛根,切下毛根在同上培养基上6周长出不定芽,继续培养长成再生植株,经检测转化株毛根中存在甘露碱和GUS基因产物,具有Km抗性和激素自主性生长特性,证明Ri质粒不仅可介导GUS基因转移还可诱发毛根再生植株,提供了简化、高效的植物遗传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82.
从D—葡萄糖直接发酵发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相似文献   
83.
酸模叶蓼性状变异式样的统计分析及分类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引种栽培试验,对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性状变异的实质和规律进行了研究,证明酸模叶寥植株的高度和节部膨大程度明显受环境条件影响,且两者的变异是独立的,没有相关性,因而不宜作为分类的依据。根据对原始文献和大量标本的考证,作者提出将酸模叶蓼与节蓼(P. nodosum Pers.)归并,并取消变种绵毛酸模叶蓼(P.lapathifolium var. salicifolium Sibth.)。  相似文献   
84.
85.
小麦幼苗根部在不同渗透势溶液(PEG4000)中经受不同时间胁迫,叶片的RWC和水势下降、膜的RP、R_s和C_i升高。同时P_n下降。它还使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排列发生紊乱、膜受到破坏、基粒间的连接松驰或消失、类囊体片层肿胀和解体、脂质小球增多和淀粉粒消失。相应地叶片的RuBPC活性下降和GO活性升高,从而促进了C_i的累积。此外MDA含量增多是自由基诱发脂质过氧化的结果。这些非气孔因素可能是造成小麦光合作用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人αA干扰素在克鲁氏乳酸酵母中的表达和分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杰  高卜渝 《遗传学报》1992,19(3):284-288
pE1是由酵母天然质粒pKD1衍生出来的重组穿梭质粒,在克鲁氏乳酸酵母中具有高拷贝,高稳定性等特点。把人αA干扰素分泌表达单元克隆到pE1载体中,得到分泌型表达质粒pE-IFN1。pE-IFN1在克鲁氏乳酸酵母中相当稳定,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50世代后,大多数酵母细胞仍带有质粒。结果表明,分泌表达单元中的酿酒酵母α因子的分泌信号肽能被克鲁氏乳酸酵母的蛋白质分泌系统所识别,人αA干扰素被分泌到细胞外。在摇瓶培养条件下每升发酵液中含有1—2毫克αA干扰素。  相似文献   
87.
甜茶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祖祥  孟丽珊  徐位坤   《广西植物》1982,(4):205-208+215
<正> 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含一种高甜度的甜茶素,为斯替维醇(Steviol)和葡萄糖结合而成的二萜甙。 甜叶菊中斯替维甙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薄层——气谱联合测定法、薄层层离——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测定法等。甜茶中,甙的含量测定尚无人进行过研究,本文参照宫崎等人的薄层层离——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即首先把甙加酸水解为异  相似文献   
88.
松塔牛肝菌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采自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林下土壤中的松塔牛肝菌属一新种-三明松塔牛肝菌,并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英文描述,模式标本保存在三明市真菌研究所标本室(SMIH)。  相似文献   
89.
本实验建立一种快速从灵芝子实体中制备灵芝烯酸B的方法。以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乙醇提取物为原料,经过D101大孔树脂粗分,用60%乙醇洗脱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对获得的灵芝酸性三萜进行分离制备。确定最佳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V/V/V/V,5:5:2:9),上相作为固定相,下相作为流动相,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灵芝烯酸B的最佳工艺为:流速2.0mL/min,转速900r/min,一次上样量为500mg时,制备得到灵芝烯酸B化合物得率为(9.07±0.16)%,纯度为(85.04±3.45)%。用质谱、核磁对得到的灵芝烯酸B进行了结构鉴定。此法操作简单高效,为大量制备灵芝烯酸B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
香菇多糖是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其药用价值高,茉莉酸甲酯有助于提高食用菌多糖含量,但关于其对香菇多糖合成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香菇新808为实验材料,对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下香菇菌丝生物量和生长速率、香菇多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相对表达量、香菇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可显著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并提高菌丝体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1.14倍、1.2倍;与香菇多糖代谢相关的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葡萄糖磷酸异构酶(PGI)、α-葡萄糖磷酸变位酶(α-PGM)活性增加,为对照组的1.58、1.13、3.21倍;其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也显著上调,为对照组的5.73、1.4、1.77倍;香菇多糖合成量显著增加,为对照组1.58倍。10μmol/L的MeJA处理后,香菇多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多糖含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添加适宜浓度的茉莉酸甲酯会影响香菇菌丝的生长及多糖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