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104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71.
小桐子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小桐子(Jatropha curcas)的胚芽、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对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5.0mg/L6-BA和1.0mg/LNA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加入5.0mg/L6-BA和0.1mg/LNAA对不定芽的诱导最为有效,加入0.1mg/L6-BA和1.0mg/LNAA有利于芽的生长;加入1.0mg/LNAA的1/2MS培养基对生根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72.
秀丽小杆线虫分泌蛋白组的计算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红芝  李成云  朱有勇  毕玉芬 《遗传》2006,28(4):470-478
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采用组合的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TargetP v1.01、Big-PI Predictor和TMHMM v2.0,预测了秀丽小杆线虫(Caenorthaditis elegans ws123)的全基因组19855个ORF编码蛋白的信号肽,同时系统分析了信号肽的特征。结果表明,在19855个秀丽小杆线虫的蛋白中,有1990条为带有信号肽的分泌型蛋白,其中,1936条为典型的分泌型信号肽(即信号肽酶Ⅰ型信号肽),53条为信号肽酶Ⅱ型信号肽,1条为信号肽酶Ⅳ型信号肽;在Ⅰ型信号肽中,有41条为RR-motif亚组型信号肽。在1990条信号肽中,有742条没有典型的N-区,其余1248条包含典型的3个区。比较了秀丽小杆线虫与原核生物分泌蛋白信号肽中20种氨基酸残基在信号肽酶切位点的使用情况,表明:在Ⅰ型信号肽酶切位点,其信号肽中使用的氨基酸总体趋势与原核生物基本相似,但秀丽小杆线虫选用的氨基酸种类更多,变化更大;在Ⅱ型信号肽酶切位点,秀丽小杆线虫脂蛋白信号肽中使用的氨基酸的种类与原核生物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与真核单细胞生物比较,作为真核多细胞生物的秀丽小杆线虫,其分泌蛋白信号肽所占比例更高、种类更多,可知线虫信号肽的组成具有很高的多态性,表明该物种的分泌蛋白具有多种功能。此外,分析结果显示,脂蛋白信号肽在结构上比分泌型信号肽更为保守。在秀丽小杆线虫分泌蛋白中出现了少数氨基酸组成完全一致的信号肽,采用BLAST 2 SEQUENECES对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进行了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同源性非常高,它们的存在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倍加(duplication)及环境选择的结果,信号肽特征的详细描述必将对这些蛋白功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73.
几种影响羽衣甘蓝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羽衣甘蓝成熟小孢子胚转到固体培养基上可直接萌发成苗。成苗率与基因型、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温度有关。MS+1.0%琼脂+3%蔗糖是适宜的成苗培养基;100MG·L-1活性炭对鱼雷形胚成苗起促进作用;10℃低温培养10D可提高成苗率。  相似文献   
974.
“雪花、冰花、蜡梅花,喜鹊飞来叫喳喳……”伴随着古老的歌谣,蜡梅已在不知不觉间飞来赶赴那冬天的约会。北起北京,南到衡阳,东达上海,西至四川的辽阔地域上,又将展现一幕幕蜡梅傲雪盛开的奇观。  相似文献   
975.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以及相应的花药壁发育过程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以阐明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花粉发生与发育超微结构特点以及花粉败育的时期和败育的细胞学特征.结果显示:(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分裂期间细胞质具有明显的"细胞质改组"现象,主要表现在核糖体减少,质体、线粒体的结构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有利于孢子体向配子体的转变.M14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前期Ⅱ和中期Ⅱ形成"细胞器带";正常发育的花粉,小孢子分裂形成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生殖细胞脱离花粉壁,生殖细胞游离于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最初具细胞壁,而后消失,且生殖细胞壁成分与花粉内壁成分相似.(2)三细胞型的成熟花粉含有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具有尾突的精子;每个精子通过两层质膜与营养细胞隔开,含有一个大的精核,长尾突内含少量的细胞质以及纤丝状结构.(3)生殖细胞和精子中缺乏质体.(4)花粉的败育起始于小孢子,大部分受阻于单核-二细胞花粉期,其败育特征为花粉内液泡吞噬作用导致细胞器解体,绒毡层细胞过早解体或肥大生长致使营养供应受阻,可能是导致单核-二细胞花粉败育的主要细胞学原因.研究表明,白花甜菜第九号染色体的附加可能是导致M14大量花粉败育的遗传学因素.  相似文献   
976.
濒危植物香果树武夷山种群分布格局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盒维数对武夷山4个群落类型16个样地的香果树种群进行分形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香果树种群计盒维数值相对较低(0.872 3~1.629 2),种群扩展能力较弱.(2)不同群落类型的香果树种群间分形特征差异明显,而同一类型内部各样地间差异较小.香果树种群计盒维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香果树纯林、阔叶林、毛竹林和针阔混交林,表明不同群落中其个体分布的非均匀性存在较大差异.(3)香果树计盒维数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拐点尺度与之相反,随海拔升高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4)对更新差的香果树现有林分加强就地保护,重点是具有结实能力的个体;对盖度大的乔木层和林下灌木层通过间伐、清理林下活地被物等抚育措施,为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对更新较好的区域,应采取就地采种育苗,扩大人工种群.  相似文献   
977.
香根草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20年历程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礼煜 《生态学杂志》2009,28(7):1406-1414
香根草系统是一种价格低廉、用于水土保持、基础设施保护、污染控制和治理、减轻自然灾害等的有效系统,自1988年引入我国已历经20年。本文回顾了香根草系统在我国农业、边坡防护、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介绍了香根草网络的发展和作用,并提出香根草系统在不毛之地造林、矿山植被恢复、生物燃料和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8.
鸟类鸣唱的功能通常是吸引配偶,对于建立繁殖隔离也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研究认为鸟类鸣唱表演可能受到鸟类喙型变化的影响。达尔文鸣雀是一类用来验证喙型和鸣唱表演关系的模型物种,前人的研究认为较低的元音演奏与更大的喙相关。本文用在Floreana岛屿生活的达尔文小树雀(Camarhynchus parvulus)来验证喙型和元音演奏的关系。结果显示,喙型大小与元音演奏之间无相关性。这个发现与过去对小树雀中的研究结果相似,但却与达尔文鸣雀中更大体型的鸟类研究结果相反。讨论了研究结果在物种的生态分化和生态变异之间的前后关系。  相似文献   
979.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小蹄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6年9月7日在广西宁明县明江镇峙东村防空洞捕捉到21只蝙蝠(其中做成2号泡制标本),体型小,前臂长32.4—36.0 mm,体重3.7—4.5 g。马蹄叶相对较简单,前叶前端无缺刻,无附小叶,中叶几乎均等横向排列4个圆形突起腺体,后叶被3个纵隔几近均等地分为4个室;鼻尖隔膜略微膨胀形成肾形肉垂。耳相对较大,往前折略微超出吻端。经鉴定为中国新记录——小蹄蝠(Hipposideros cineraceus)。标本保存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980.
条纹小斑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敏  黄芳  杨东  薛芳森 《昆虫知识》2009,46(3):411-414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羽化时间多出现在上午7~10时,羽化后当日或次日下午交配,交配时间集中在下午3~6时,交配一般可持续12个h左右。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蜜做补充营养才能充分产卵。产配后次日即可产卵。第1代成虫常将卵数十粒聚产于幼嫩叶片的背面,以后各代主要聚产于花蕾上,平均每雌产卵量为43粒。幼虫为4龄。第1代主要取食叶芽、幼枝及嫩叶,以后各代主要取食花蕾。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卵为4~7d;幼虫为10~14d;非滞育的茧期(指幼虫结茧后的预蛹至成虫羽化的日期)为8~11d,越夏茧期为32~40d,越冬茧期为205~224d。成虫寿命为3~1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