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4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迷迭香水溶性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用^13C NMR、^1H NMR、Ms等方法鉴定出3个化合物:迷迭香酸(1)、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2)、木犀草素(3),其中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对化合物2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为:对金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正>一项研究发现,用能够耐受从黄花蒿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常见抗疟药青蒿素的啮齿类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当让它们食用整株黄花蒿的干样本的时候,寄生虫载量减少了,而且一种非青蒿素耐受性小鼠疟原虫物种对整株植物疗法出现耐受性的时间长度是对青蒿素出现耐受性时间长度的3倍,这提示整株植物可能拥有增强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有效性的特性。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  相似文献   
103.
用根钻法和细根分级的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的细根(D≤2 mm, D为根直径)垂直分布,并用渐近线方程Y=1-βd[Y为从地表到一定深度的根量百分比累积值(0~1),d表示土层深度(cm),β为根系削弱系数]描述根系分布与土壤深度的关系.对不同径级臭柏、油蒿细根的β值、根长密度及根面积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以15 cm为取样深度级,臭柏和油蒿群落活细根(D≤2 mm)的各月生物量平均值,在0~15 cm 范围内最大,并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的β值差异不显著(P>0.5),但相应层次上的月平均细根生物量,臭柏群落是油蒿群落的6.7~14.6倍(P<0.05),臭柏灌丛是油蒿群落的14.0~19.2倍(P<0.05).D≤1 mm与1 mm<D≤2 mm的细根重量百分比与土壤深度都呈对数关系,但D≤1 mm的细根与土壤深度的相关程度更高.根长密度与根面积指数在各土层的分布有极大的相似性.在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中,D≤2 mm的细根根长密度和根面积指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月平均值中, D≤2 mm、D≤1 mm、1 mm<D≤2 mm的细根在0~90 cm的根面积指数总和的大小都是:臭柏灌丛>臭柏群落>油蒿群落.  相似文献   
104.
白沙蒿肌动蛋白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荒漠植物白沙蒿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R方法扩增出肌动蛋白基因核心序列.将获得的片段克隆到T载体后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白沙蒿肌动蛋白基因核心片段长599 bp,编码198个氨基酸.将该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并与多种植物肌动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片段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在75%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5%以上,具有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5.
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群落是半干旱草原地区沙地的重要植被类型,分别在植物的生长前期、中期、盛期和后期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大型同化分析仪测定了沙蒿叶片和沙蒿群落的光合动态。单叶和群落的光合速率日进程类型随气候的不同而异,瞬时光合速率主要决定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土壤干旱大大降低了单叶和群落的光合能力,晴天土壤湿润时气温和空气湿度控制着叶片的光合速率,午间大气湿度降低是光合午休的主要外因。叶片的蒸腾速率与气温呈显著线性相关,植物的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也主要取决于PAR和气温,随着PAR和气温的升高利用效率下降。沙蒿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在后期也能保持较高水平。沙蒿对土壤干旱和高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土壤湿润时能迅速提高光合速率,形成较大的生物量。但是沙蒿的蒸腾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低。研究认为,沙蒿通过对土壤干旱和高温的忍耐机制而保持长时间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并在土壤湿润时迅速提高光合能力和积累干物质来适应半干旱的沙地环境,而且依靠高蒸腾速率和强的水分吸收能力来竞争性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6.
如何用环境属性空间异质性解释植被动态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该项研究中,选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在小区面积相同、样方数目和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将统计学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结合起来,讨论分析了土壤湿度和有机质与油蒿和冷蒿(A. frigida)密度空间异质性变化趋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块尺度上(80 m × 80 m),油蒿和冷蒿密度的空间异质性都与土壤湿度的空间异质性有关,其中与冷蒿密度呈现为单调递增,与油蒿密度不呈单调变化,说明土壤湿度与油蒿密度空间异质性的相关性已逐渐减弱,但与耐旱的冷蒿依然较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也与两种植物密度的空间异质性有关,其中与油蒿密度呈现为单调递增,与冷蒿密度不呈单调变化,说明油蒿的长期定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促进了冷蒿的侵入;进一步分析表明,该群落中油蒿种群和冷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这种集群分布使得油蒿或冷蒿的密度与土壤湿度或有机质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增强,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冷蒿和油蒿之间的竞争替代关系。因而,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变化是半荒漠带油蒿群落演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水分条件对毛乌素沙地油蒿幼苗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肖春旺  周广胜  赵景柱 《生态学报》2001,21(12):2136-2140
选择毛乌素沙地优势半灌木油蒿为研究对象,人为控制4种施水量水平来观察油蒿幼苗的生长和形态对全球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水量显著影响了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枝叶形态和细根分布。随着施水量的增加,幼苗生物量、株高、总枝数和长度、总叶片数、总叶面积、比叶面积和细根长逐渐增大,而生物量根冠比、硬叶特征和叶肉质化程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8.
对比分析了沙冬青、油蒿的光合膜系统在人工补水条件与自然水分条件下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沙冬育与油蒿的光合膜系统均比人工补水条件下植株的简单,表现在基粒片层的叠垛程度降低,基粒片层与基质片层比率下降,其中自然水分条件下的沙冬育最明显。同时沙冬青叶绿体中能量型贮藏物质多于的油蒿。分析认为自然水分条件下植株光合膜的简单化可能是光系统Ⅰ、Ⅱ适应环境的表现;充足的水分保障了人工养护株发育出更为完善的光合膜系统。而沙冬育中多量的能量型贮藏物质与植株保持四季常绿有关。  相似文献   
109.
香叶天竺葵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材料类别:叶片、叶柄。培养条件: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用固体和液体两种培养方法。固体培养基琼脂用量为7g/L,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为防止材料沉没,在三角瓶内加入适量脱脂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液培+BA 1.5~2mg/L(单位下同)+NAA 0.5~1;  相似文献   
110.
在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与播娘蒿原生质体融合杂种的自交后代群体中,实施定向选择和品质鉴定,在F3收获的247株中筛选获得9份含油量大于45%、芥酸含量小于0.5%、硫苷含量小于30μmol/g的高油双低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其中有2份是黄籽高油双低材料,这些材料的F4仍保持高含油量双低性状。在F4群体收获的905株中新选出了15份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种质,其中有5份是黄籽高油双低材料。因此,通过播娘蒿与油菜原生质体融合及其后代选择可以获得高含油量优质油菜新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